APP下载

“洁静精微”与做学问
——以研究生治学为例

2017-04-1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佛印做学问禅师

李 茜

(大理大学 云南 大理 671003)

“洁静精微”与做学问
——以研究生治学为例

李 茜

(大理大学 云南 大理 671003)

对研究生来说,做学问是其根本要务,关于做学问,《礼记》告诉我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做学问方法更离不开端正认真的基本心态,在这一点上先圣孔子早就告诫我们要“洁静精微”,“洁静精微”是研究易经的要点,也是我们研究生治学当有的基本心态。

研究生;做学问;洁静精微;治学

在我国大陆地区,我们普遍将硕士研究生称为“研究生”,是指本科毕业后继续修读的更高层次的学历。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本科生是以学习为本,主要是去接纳老师所教的现成的知识;而研究生是要做研究的,更多的是自主学习,并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更加深入的去钻研。所以在知识理论层面,研究生要比本科生有更加深厚的知识积累;在为学实践层面,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需要比本科生更加突出。

1.学问及做学问

学问是什么,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学问学问,既要有“学”,又要有“问”,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大脑接受到所学的内容并产生思考,才会有疑问,随着疑问的解决,我们不仅有了新的知识更是有了新的见解,是谓“有了学问”。

做学问就不只是停留在对知识的接受层面上了,所谓“做”,即钻研。对所学知识的研究和探讨,掌握和运用,是研究生的“本职工作”。心态、方法对研究生做学问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宋代陆九渊的《读书》中:“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强调读书不要急,要有好的心态,要反复研琢推敲,鉴赏比较。这同样适用于做学问的过程。

2.做学问之意义

2.1 做学问乃研究生之根本

笔者在上文中提到:对所学知识的研究和探讨,掌握和运用,是研究生的“本职工作”。研究和探讨是对研究生已获得的知识的更加深入的剖析,掌握和运用是使研究成果得以经受实践的检测,以便研究人员在之前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做学问的过程需要研究生不断进行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充实,同时研究生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并且对研究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重要意义。

2.2 做学问利于培养心智

对大部分研究生而言,做学问是一件苦差事,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在做学问的过程中,也许是乏味枯燥的,但正是这个过程使得研究生培养出坚持、为达到学科目标不放弃的精神,也恰恰是这个过程让研究生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积淀,从而锻炼出做学问的“硬功夫”。

2.3 做学问利于提炼研究方法

做学问是个漫长的过程,研究生在做学问时会进行大量的查阅与阅读,进行多种研究方法的尝试,长此以往研究生必然会形成一种自己的惯用研究方式,或自成一体的研究体系,同时发现新的研究方法也不是全无可能的,孔子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孔子研究《易经》后便得出此结论,“洁静精微”是对《易经》最精准的评价,也是《易经》通贯全篇的研究方法。直至目前“洁静精微”仍然是学者们做学问的一种高标准的研究方式。

3.从“洁静精微”看做学问当具备的心态与方法

“洁静精微”是孔子对《易经》的评价。 洁,是指思想的清洁、无欲;静,是指内心的安静淡泊;精,是指做学问要追求精确化,从细节处着眼;微,是指要把握住事情产生前的预兆,从几微处入手。

3.1 做学问当具备的心态

《诫子书》中讲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做学问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件严肃谨慎的事情,因此就要求研究生在做学问时必须具备正确的态度,而“洁”、“静”便是我们做学问应当具有的心态。

(1)洁——我们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干净,纯洁,我们在做学问时,思想上要清澈纯粹,宋代林逋《省心录》云:“心不清,则无以见道。”这就说明了在治学得道的过程中,内心的清净与否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在做学问中获得成果。

同时还要有净澈的心境与德行,古人云:“天不赋慧于无德之人”。老子也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说明我们做学问要做到无欲,不可迷恋物质世界,做到无欲望,才能虚心做学问。

(2)静——应该几乎所有的研究生不论在学习或是研究学问时都喜欢一个安静的氛围,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内心才能静下来,才能集中注意力一心扑在书本上。

做学问时思想的诚静使得内心安静,内心安静才不容易产生浮躁的情绪,而浮躁的情绪是做学问的一大忌讳,浮躁便容易着急,一着急思想就跟着混乱,进而导致言行混乱,在做学问时影响研究生学术作业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我们说要让各界研究生浮躁的心性得以安定,因为“定而后能静,静安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曾国藩的老师唐鉴尤其强调做学问时的“静”的功夫,他认为“静”便是不能动心,做不到“静”,对自身的行事便做不到全面的反省,对事理的见解也不会彻底明了。唐鉴所讲的“静”是为儒家所看重的,但同时道家和佛家也尤其强调“静”,这是由于只有在静的状态下,理性的思考才能产生。《红楼梦》中所说的“静则灵,灵则慧”也与以上的意思相同。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诙谐的例子。当年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关系甚好,有时间便在一起讨论佛法,参禅论道。有一天,苏东坡静坐之后,若有所悟,便诗性大发,作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大意就是,我境界很好,任什么风也吹不乱我的思绪。之后便让书童坐船到江对面去送给佛印禅师鉴赏,佛印拿过苏东坡作的诗一瞧,提笔便批了两个大字:“放屁!”,让书童给苏轼带回去。苏东坡本以为佛印一定会对他的诗大加赞赏,看到书童回来后立即打开诗作来查看佛印对其的评价,不想却看到“放屁”两个大字在纸张上赫然躺着,便大为光火,马上乘一叶小舟过江去找佛印算账。船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已在岸边恭候多时。苏东坡见禅师,大声质问:“大和尚!你我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么可以恶语中伤?”禅师若无其事地反问:“我骂你什么了?”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禅师看过,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来了呢?”苏东坡呆立半晌,终于恍然大悟,惭愧不已。这个故事也在告诉我们,“静”的境界并不是容易达到的,研究生在做学问时,一定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定力。

3.2 做学问当具备的方法

方法决定效率,效率会直接影响成果,研究生在做学问时必须具备可行有效的治学方法。《汉书》中讲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笔者在前文中提到,《易经》中的“精”谓之精确化,强调着眼细节;“微”即几微,要求我们捕捉住事物发展前的苗头。这正是研究生做学问需要的方法。

(1)精——我们在做学问时,要把目光落在细节处,不论是整理资料还是学科实践都要将其做到条理精细,逻辑明晰。要不断的对文献进行考量、整理,使其精确化。当然做到这一切的大前提是要求我们要有精确的思想。

做学问需要研究生的内心专一而坚定,而如今学术圈的浮躁之气使得研究生在做学问时心态容易产生动荡,在做学问时内心难以专一,因此作为研究生一定要尽快培养出控制自己内心动乱的能力。

(2)微——任何事情的产生发展演变都是非常微妙、精细的。而事情在产生之前总会有点滴微妙的征兆,这就是“几微”,所谓“几微”,中国百科网对其的释义是是“细微、细小;征兆、迹象”;而所谓“几”,就是“苗头;预兆”,例如唐代苏涣的《变律》中:“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几”。“几”终究会发展成“势”,而历史上那些神机妙算的先知,如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以及辅佐朱元璋消灭群雄,在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作用的刘伯温,这些先知所谓的“神机妙算”,其实都是因为看到了事物的“几”,所以才能将还未发展出来的“势”算出来,而我们一般人只会等到“势”已成型才真正了解了这一事物。

反观研究生做学问,也要做到观几不观势,对事情进行预测其实是要做到防微杜渐,预测结果好我们要继续发展,结果不好就要尽快避免和杜绝。

学习易学,需要从“洁静精微”这四个要点入手。其实这也是我们研究生做学问需要的态度和方法,不能单单凭借一些其他的技术性方法去做学问,“洁静”的态度和“精微”的方法是研究生做学问最根本的基础,如若抛弃这些,那研究生做学问就会失去“地基”,如冰上建楼。

[1]周乐.说理文教学:发展学生的智慧——《学与问》教学侧记[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4(3):77-80.

[2]卢翠琬,肖满省.略论《易》之"洁静精微"[J].皖西学院学报,2008(3):133-135.

[3]黄新根.《周易》管理哲学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0.

[4]陈霞,常理.浅析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5]牛立婧.浅谈研究生科学道德的培养与良好学风的形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01).

[6]庄莉.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分析及其提升途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02).

[7]谷慧冉.论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培养[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03).

[8]杨娟,刘子瑜,金帷.硕士研究生对课程教学评价的实证研究——基于A大学的个案调查与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05).

“Clean subtle”and a scholar——to postgraduate research,for example

LiXi
(University of DaliYunnan Dali671003)

For graduate students,knowledge is the root of priority,told us about the scholar,"rites"to"the learned,the interrogation,care,discernment,Benedict."And learning methods more without serious basic mentality,sage Confucius on this point would have warned us to"clean subtle","clean subtle"is to study the main points of the book of changes,is also our postgraduate research when some basic mentality.

Graduate student;Academia;Clean subtle;Scholarship

C9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27(2017)-06-0118-02

李茜(1992—),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大理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猜你喜欢

佛印做学问禅师
妙语尝酒肉
写散文从做学问开始
苏东坡与佛印
佛印
做学问与搞创作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五柳鱼”何故叫做“东坡鱼”
做学问像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