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

2017-04-12◇樊

市场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国际收支顺差外资

◇樊 艳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

◇樊 艳

国际收支状况是一种综合反映,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的反映,也是确定宏观经济政策和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促进并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我国实现对外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在阐述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基础上,探究了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制约因素,并对如何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提出相应策略。

国际收支;失衡;制约因素;策略取向

一、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自1999年至2013年,我国的国际收支连年出现“双顺差”,即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若不计入“误差和遗漏”,“双顺差”实现的两个账户盈余之和正好等于外汇储备的增量。1996年至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状况表明,除去在1998年出现金融危机期间因为国际资本流出造成的短暂资本账户逆差,1996年至2011年,我国的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一直维持在一种盈余的状态。但在2012年出现近几年首次年度逆差,虽然2014年资本与金融项目继续顺差382亿美元,却同比下降了89%。自1998年后,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增长势头猛进,但在2015年和2016年,外汇储备余额逐年下降,2016年下降为3.01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的格局虽已被打破,国际收支失衡现状有所改善,但我国国际收支仍然将在一段时期内呈现失衡格局,这不利于我国经济自身稳健发展,造成诸多阻碍和负面影响。

二、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制约因素

自90年代之后,有学者将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连年的“双顺差”称为超前的国际收支结构,即我国经济发展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时候,国际收支却显现连年的“双顺差”格局。从我国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其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是综合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国家“出口导向”战略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在鼓励出口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外汇自求平衡的限制政策、汇率政策和出口退税政策。虽然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模式对发展国际市场、促进我国经济稳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是我国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对经济稳健发展的负面作用逐渐凸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仍大力支持出口,导致对外贸易增速远高于GDP增速。目前我国出口额度不断增大,外贸依存度逐年上升,就是“出口导向”战略实施和与之配套的优惠政策所致,使得出口顺差总额大量增加,从而出现出口的不平衡增长,最终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严重失衡的局面。

(二)政府优惠引资政策推行

在80年代初期,我国同时存在着内部和外部资本缺乏的问题。后来,我国相继制定了很多项关于吸引外资在我国投资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吸纳异地人才特权、外汇管理优惠待遇等,这些举措严重牺牲了国内非出口部门、企业甚至是民众的利益。此外,作为产业政策的配套政策,吸引外企的政府优惠税收政策也同样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下,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倍增,我国又一直对外资企业给予超国民待遇,促成了较大的贸易顺差,导致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以比较大的规模增长,加速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

(三)国际“热钱”逐利流入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我国人民币一直存在较大升值预期和利差的刺激下,国际上过量的逐利“热钱”投机我国。世界经济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不仅导致全球过剩的流动性,还使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产生大规模的过剩流动性。“热钱”大量流进不但导致非实体经济指标急速上涨,对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有较大的挤出效应,导致了我国过剩的流动性,而且加剧了房市和股市投机性和不稳定性,使其表现出浓厚的泡沫色彩。国际“热钱”的流进也致使国际收支的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进一步加强,导致越来越多的国际“热钱”进入我国,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

(四)内需不足长期存在

内需不足是阻碍当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人均收入水平还处于低水平,加上传统节俭文化使居民的消费意识薄弱,消费增长长期落后于GDP的增长。此外,消费占GDP比重呈逐年降落的现状。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较快增长,反映出我国居民的消费力度不大,大部分款项用于储蓄。体现了目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低消费,高储蓄。近年来我国储蓄额占国民总收入比率一直很高,使我国相对储蓄过剩,这种过剩反映在国际收支上就是我国的经常项目连续多年顺差,呈现收支失衡的局面。

(五)国际产业结构转移

目前,国际产业转移情况备受关注,国际产业转移关系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等问题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已经转移了大量加工出口产业,这些都是原来设在亚洲地区其他几个经济体的产业,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十分低廉,世界工厂地位已经形成,这些产业接着又从我国出口回到他们本国及其他国家,同时也就把他们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过来了,致本国汇率上升,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发展非常不利。根据海关统计,我国在2012年的贸易顺差是2311亿美元,扩大48.1%,其中加工贸易方面的顺差达到3816.1亿美元,扩大达4.5%。

三、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策略取向

国际收支失衡会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要改善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失衡的状况,必须跟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采取相关措施,尽快实现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一)实施“进出平衡”战略

我国国际收支常年出现“双顺差”,应采取“进出平衡”的对外贸易政策替代“出口导向”战略。在出口方面,政府想要加快实现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尽快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取消或尽量减少出口方面的优惠措施。一是限制初级产品的出口,鼓励一些高技术、节约型、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以科技进步来提升出口竞争力。二是从价格信号上影响出口商品结构,应该先对部分低附加值的加工品征收出口关税,降低出口退税。在进口方面,应加强重视进口的作用,减少非关税进口壁垒,扩展进口,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构建健全促进进口的机制。总而言之,只有尽快实行“进出平衡”的对外贸易方针,才可以有效控制我国出口贸易过快增长的风险,达成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二)调整外资引资政策

我国应摒弃“敞口”引进的外资策略,提高外资利用效率,外资的引入应有总量和结构控制。即我国应由重视引进外资数量过渡到重视引进外资质量。由此,我国要注重调整吸引外资政策,增强引资质量。一是调整外资的优惠政策。根据自身产业的政策,进行定向的优惠,建立一个特定型的税收优惠体系,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适当提高准入标准,使国内企业享受与外资等同的市场准入、关税减免等待遇,推行市场一体化。二是指导外资产业投资方向。我国企业应该指引外资向第一、三产业加大投入,增加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加工业的投资,引导外资流入一些疲软的第三产业,积极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环保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等。

(三)遏制国际“热钱”流入

当前,“热钱”涌入我国的势头依旧不减,其对我国经济影响不仅是流动性问题,还可能产生物价上涨、资产泡沫、金融稳定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所以,我国要加大打击“热钱”的力度,避免并杜绝国际“热钱”在我国经济市场投机,坚决遏制“热钱”的流入。因此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逐步过渡到人民币的独立浮动,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均衡汇率的自动调节。二是加强外资流入检测。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外汇管理的相关部门应该密切合作,有效控制进入我国的国际“热钱”,以防止国际“热钱”偷偷流入,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三是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我国不仅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上要加快步伐,在对房地产等高风险范畴上的调控也要加强,而且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要注意深层次的矛盾,减少海外投机的利润率。

(四)坚持扩大内需原则

我国经常项目长期顺差表明我国内部的经济失衡,内在需求不足,对外经济储蓄过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方向的需求。一是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在社保、水电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上的投资力度,增强社会抗风险的能力,减少预防性储蓄。二是大力发展我国经济和生产力水平,改善当前收入分配的制度,缩小贫富差距,进而提高社会的消费倾向。三是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境外加工贸易等形式,为我国产品提供兴起的市场,减少FDI的挤出效应,而且也要避免国内的一些企业出现只引进外国的生产线,而没有学习国外的先进科技,国内企业却不自主研究的情况。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我国应从根本上恢复经济对内平衡入手。一是加速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改变方式,增大内涵式发展的投资,以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二是要实行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发展战略。消除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以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有效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三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应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推动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快速转移,并逐步健全农村与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城乡科教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四是全方位提高开放型的经济水平。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内涵不仅包括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合作、全球治理等,而且要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还要求这些领域形成协助共同效应,形成合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张彤.中国2007~2012年国际收支现状分析[J].时代金融,2013(20).

[3]王雪.关于中国“双顺差”的文献梳理[J].金融经济,2014(08).

[4]姜丹华.浅析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对策[J].对外经贸,2016 (02).

[5]连平.十问中国金融:改革、开放、问题、风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10.13999/j.cnki.scyj.2017.05.009

猜你喜欢

国际收支顺差外资
前三季度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双双保持顺差
国际收支分析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国际收支分析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形成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