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三课”工作,让我成绩进步

2017-04-12张若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

张若愚

【摘要】进入高中之后,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所在的学习氛围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经完全不同初中。同时就像我们所知道的那样高中阶段的课业难度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心理压力的增大。压力会转化为动力,但是过度的压力则会引起相应的反作用,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成绩。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学习方法,以保证学习成绩的稳定提高已经是当前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之一。而我的学习方法归结起来就是做好“三课”工作。

【关键词】课前预习 课上学习 课后预习

【分类号】G633.96

所谓的做好“三课”工作就是做好课前预习、做好课上学习以及做好课后复习并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将“三课”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做好“三课”工作,真的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成绩。具体方式如下。

1、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课前预习是“三课”的基础环节,相比其他两个环节课前预习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经常会被大家忽视,但其实课前预习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是后两个环节所不能替代的。

首先,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老师即将讲解的内容,可以从宏观上发现问题,知道自己哪里存在困惑,从而更有侧重点更直接地在课上跟随老师的讲课节奏,更有效地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学习质量。其次,有效的课前预习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即将学习的内容与之前内容的联系,这不仅仅能够令我们会对新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对旧知识也是一种再次复习和强化。最后,有效的学习也可以帮助我们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不是一味被动,同时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发揮出极为重大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学习中我们中的很多人却会因为没时间预习或者认为预习没价值而放弃这一工作。并且这部分人会认为自己利用大家预习的时间多学到了知识,但是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坚持课前预习工作的同学相比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人生发展都更为优秀。

以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地球的运动一章为例,这一章是高中地理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而这一章的重点难点又是地球公转自转时差角度问题的计算分析。由于其所涉及知识点琐碎,且要求一定的空间概念及数学思维,所以每年都会有无数的人被其斩于马下。而进行在此种情况下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能够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记忆,这样在面对复杂的计算时就会更为轻松,减少了为难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会相应提高。

2、做好上课学习工作

不得不承认做好课上学习的认真是“三课”的核心环节。因为上课是我们与老师直接进行的最直接最单纯的关于专业学术方面的沟通,是我们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基础。

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全面应用令部分同学认为课上的知识通过ppt完全可以自行学习,所以上课时注意力就会相对放松。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课上与老师的沟通学习,与老师思维灵感上的碰撞,学习的除了被完全剖析开的知识外,还有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而就我看来后者才是更具价值意义的。正如老话所说的,现成包子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做包子。一味被灌输完全分解开始知识,永远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还有就是什么是做好上课学习工作?是认认真真记录老师说的每一个字,还是全程一眨不眨地盯着老师。就我个人而言,真正的做好上课学习工作就是能和老师有互动,比如老师说和黄赤交角我就能反应过来是23度26分21秒;比如说老师将数学题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我就会进行对比分析自己的不足。这样真正地将自己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才能更深层次地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做好上课学习工作我想说的最后一点就是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因为老师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对考试重点更加了解,所以在课堂上一定要听老师指挥,需要记的重点,需要思考的问题,需要解答的习题,一定要动笔动脑千万不要懒惰或者自以为是,对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3、做好课后复习工作

课后复习工作是“三课”中的收尾。之所以要做好课后复习工作,第一是因为这种方式可以再一次加强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就像我们都知道的人的记忆规律,第一个记忆周期是5分钟,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个小时,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天,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天,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天,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天,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课后的复习时间就恰好在这个时间内,可见进行课后复习是极为重要且科学的。

第二就是课后复习会帮我们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一般情况下在课上由于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对知识有一个直接的认识,所以无论是做题还是思考都会显得很流畅。在课后如果不及时复习,做题时加以巩固就会慢慢遗忘,而我所说的遗忘不仅仅指单纯地记不起来也指记忆的错误偏差。一旦这种问题存在就会影响做题的正确率,降低学习效率。

我一般课后复习采取的方式就是建立知识体系,将一本书或者几本书的内容串联在一起。尤其是针对历史这一科的学习,建立时间轴或者以政治经济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并逐渐补充是一种效率极高的学习方式。因为这样会将知识更加清晰明确地显示出来,利于提高记忆的正确性。

课后复习中做各种习题不可避免地会碰壁,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从而经常心情烦躁我也如此。所以我一旦遇见这种情况就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直至恢复平常心能冷静地继续学习。但如果真的无法平静就不要吝啬,大方地给自己的放个假,让自己进行更深入地放松,以劳逸结合的方式真正提高学习质量,获得更高的学习成绩。

【总结】

以上我所说的就是有关于课前复习,课上学习,以及课后预习三项工作的学习方式。但实际上由于每个人自身性格特点的不同所以在具体应用时应当依据自身进行及时调整。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绝对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无论何种学习方式想最终真正提高学习成绩,其根本都是选择一个适合自身的方式并加以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而实际上这一点正是我们最欠缺的。请始终相信自己足够优秀,只是还不够努力。

【参考文献】

[1]常智.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起点[J]. 学周刊,2013,02:94.

[2]李世伦. 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听两堂高三复习课后感[J]. 成功(教育),2011,12:161-163.

[3]明小艳. 巧妙设计“承上启下”的课后作业[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01:80-81.

[4]张晓涵. 浅谈如何养成高中文科良好的学习方法[J]. 才智,2015,07:354.

[5]陈宜欣. 优化高中学习方法的实践与初探[J]. 才智,2015,08:266.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探究
磨好课前预习这把“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语文课前预习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发展现状与有效性提升策略
做好课前预习
省少工委“关注48个生活细节”活动之课前预习有准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