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7-04-12刘继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教学模式

【摘要】现代学徒制想要得到实际的效果,就必须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本文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从课程教学各个环节的创新层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目的是找到现代学徒制下培养具备高素质、技能型的高职人才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高职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J954-4

学徒制教育在中国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但并未形成自身的体系。西方的一些国家则通过不断的摸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教育形式。现代学徒制是实施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的模式,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具有双重身份:即学生和学徒工,也就是通过师徒关系将企业中的实际操作和学校的理论学习结合在一起的一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1 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

现代学徒制教育是一位企业中的工程师,即师傅,每次收少量徒弟,这是与传统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最大不同,虽然这样好像显得有些低效,但它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是无法替代的,也是学校传统教育的高效补充。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现的就是学校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每周1-2天的学校理论学习,3-4天的企业实践锻炼,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约为3:7。上述是一种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组织形式,可见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下理论学时比较少,所以要求学校据此特点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上,同时把实践作为重中之重。

2 现代学徒教育模式的特点

(1)高职教育本身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现代学徒制也正是为了体现这个目标,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是为了工作而去学习,目标明确、前景明确,所以大部分学习积极性高,并且应该有一大批学生被原企业在毕业后录用。

(2)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内容由学生和企業双方共同制定,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到理论上应知应会的知识,而且突出培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适应企业的需求。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最先进、最真实的生产理念、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

(3)理想状态下,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不仅不需要缴纳费用,而且根据个人的表现还会享受学徒工资,这从另一个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现代学徒制最具发展潜力的原因之一。

3 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进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大多是针对专业课程中实践性较强,而抽象概念又多的内容放到实验或者实训课程中来完成。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则是一种更加系统化的多方协作的社会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徒制教育在很多方面也进行调整和完善。学徒制教育模式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要通过工作任务和真实的工作过程进行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完成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实际工作中如何做课上就如何来讲授,而且整个过程由双师型教师来进行授课。学习的同时也在工作,在企业时就完全按企业员工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约束,这样学生也能够体验到企业的经营理论与运营模式。

4 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基本要素

(1)政策支持

现代学徒制需要多方来共同实践,不仅包括企业和学校,国家在政策和制度上也需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当然还有法律上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种模式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实施,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率。

(2)师资队伍

由真正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来授课是现代学徒制得以高效实施的必要保证,也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其基本要素之一。包括了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性、数量的可行性及质量的保障性,这些还都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同时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与企业的工作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也是需要强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专业技术技能与实际项目的经验,是用人单位较为看重的方面,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指明了目标,但这个目标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可一旦能够在这方面有本质的突破,将会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因此,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来实践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模式将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为关键要素。

(3)教育方式

依据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校企双方建立完整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后,如何采取一种可行又高效的教育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显然不能满足其办学目标。这就需要企业的师傅适时的介入,以达到实践技能的有机培养。这也就展现出了现代学徒制的优势所在,由企业具备丰富经验的工程师承担师傅的角色,把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教育效果。

5 学徒和学生的区别

从传统意义的角度来看,学生是学科体系下偏向于书本上理论知识的掌握,学徒则是在作坊进行技能的学习,偏向于动手能力的锻炼。目前就我国的高职院校来讲,培养的学生大多数仍然缺乏企业所必需的实际工作技能,办学实际状态与行业企业的需要仍存在一定差距。对于我国的高职教育中的现代学徒制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该与西方国家的有所区别,应该体现中国的国情,应该展示出学徒与学生的整合关系。

随着我们国家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各个领域对于用人的标准及要求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遵守规章、能操作将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才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和范畴发挥其作用、体现其发展空间。而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恰恰与这种思想有着很高的切合度,它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具备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水平,同时重点突出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

因此,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具备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有与企业要求相吻合的实践能力,所以能够使学生具有“零距离就业”的感触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关晶.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研究[R].上海师范大学,2014:23.

[2] 赵志群,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与“现代学徒制”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1):21-27.

[3] (美)阿兰·科林斯,(美)理查德·哈尔弗森.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 范星.近代商人对学徒教育的参与及其意义.职业教育研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5] 李敏,潘严娜.英国发展世界一流学徒制的最新进展[J].世界教育信息,2010(10):34-36.

[基金项目] 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2015-2016年度课题(项目编号:LZY15186)

[作者简介]刘继光(1980-),男,讲师,硕士,从事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