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法点睛

2017-04-12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评论家谜底误会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会将情节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但为了掀起波澜,使情节发展曲折多变,可采用误会法。

1.在铺陈叙述中巧设误会。运用误会法,可以在开头先巧设悬念,然后在叙事铺陈中不断制造误会,使读者的思路跟随作者的叙述向故事结局相反的方向渐行渐远,到最后突然笔锋一转,才呈现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回味无穷。

比如波兰作家格罗津斯卡的小小说《文艺评论家和部长》:

“你看斯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

评论家回答說:“部长,我认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

部长摇了摇头。

“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的。”评论家赶忙更正。

部长摇头。

“我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

部长摇头。

“确切地说,就是针对那些没有鉴赏能力的人。刚才我没表达清楚。”

部长摇头。

“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

部长又摇头。

“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部长摇摇头说:

“这衣领真别扭。”

当评论家就斯普罗塔新创作的小说征求部长意见的时候,部长一言不发,一直摇头。读者和评论家心中产生了一样的疑问:部长为什么摇头?是不同意评论家的观点?那部长的意见又是什么呢?评论家在猜测和误会中,不断改变自己的观点以迎合部长,彰显出评论家见风使舵的庸俗形象,极富嘲讽意味。

2.在细节描写中加深误会。为了让读者在“歧途”中越陷越深,可以用人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使矛盾冲突更加集中、误会加重,使作文曲折动人、扣人心弦。如《猫》,作者在设置误会过程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来加重误会,坐实猫的罪状:猫对鸟的凝视、妻子的提醒、“我”和妻子的愤怒、猫的逃匿、猫晒太阳的神情等。

3.在合情合理中解除误会。使读者产生误会,是为了使情节一波三折,更有起伏感。但是,设置的误会不能没有“回头路”,要在设置误会过程中,为下文的“解误”作铺垫,使作文最后亮出谜底时更加合情合理。如《文艺评论家和部长》的结尾确实出乎意料:读着读着,还真以为部长是在与评论家探讨文艺批评问题呢!直到读完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一句“这衣领真别扭”将谜底揭开。但这又不是空穴来风,前五次的“摇头”就是很好的铺垫。结尾既始料不及,却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以峰回路转的美感。

(邱荣珍指导)

猜你喜欢

评论家谜底误会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误会
梁晓声“报恩”
爱伦·坡作为短篇小说创作家和评论家的生涯综述
寻找失踪的少女
谜底大揭秘
谜底大揭秘
谜底大揭秘
谜语四则
《你误会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