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服装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及实践
——以惠州学院旭日广东服装学院为例

2017-04-11孔群英

山东纺织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服装学院旭日卓越

孔群英

(惠州学院 广东 惠州 516007)

卓越服装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研究及实践
——以惠州学院旭日广东服装学院为例

孔群英

(惠州学院 广东 惠州 516007)

以惠州学院旭日广东服装学院为例,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等校企全程合作共同培养卓越服装人才,探索卓越服装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可行性。

卓越培养;校企合作;创新实践

前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 0-202 0年)》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这是高等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这与惠州学院旭日广东服装学院(简称“服装学院”)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服装学院198 5年开始办学,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一直坚持“学工一体,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采用校企多方联合办学模式,培养服装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和社会。服装学院设有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表演三个本科专业,包含针织服装、服装工程、内衣设计、服装零售、服装设计、服装表演与策划等六个专业方向。

服装学院于201 3年1 0月开始组织开展“卓越服装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培养计划”),希望通过实施卓越培养计划,在服装学院搭建一个精英培养的平台,为服装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办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组建师生团队,明确培养目标和任务

服装学院依托学院旭日企业研究社、T恤创新协同中心、服装创意研发中心、内衣实验室、电脑横机实验室、设计工作室等平台,组建了RFID服装模拟店铺、成衣贸易跟单、精益生产、服装设计创新团队、电商及零售、服装数字化技术、服装高级定制等卓越服装人才培养师生团队。

针对参与卓越培养计划的学生,在本科教学要求开展的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另外设置了卓越培养计划专用教学计划,设有服装品牌管理、服装专业大赛理论与实践、工业化服装结构理论与实践、服装吊挂生产理论与实践 、服装零售与品牌管理、服装数字化技术、服装跟单等专题教学与实践,并由团队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进行辅导,并由导师带领各学生团队参与相关的研究工作和各类比赛。

希望通过卓越培养计划,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服装学科竞赛,提高进入外资企业、国际服装品牌企业就业竞争力以及考研水平,从而清晰明确卓越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任务。

二、优化课程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1.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模块化设置课程

服装学院办学多年来,始终坚持校企合作,如与校企联合开展编写教材、共同开发课程等合作,努力做到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符,按行业企业所需培养人才。特别是近几年学院新开设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零售方向和内衣方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与企业协同研讨开发设置课程,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加入新的教学元素,实现培养应用型服装人才。

其中,零售方向201 2年由服装学院、香港制衣业训练局、旭日集团三方,根据企业对零售方向人才的需求联合开发,由最初引进香港制衣业训练局“时装零售概论”、“时装顾客行为”、“市场营销及推广”等十门零售课程,并结合一定比例旭日集团高管的零售讲座开展,服装学院教师从一开始采取听课方式,到零售方向课程逐步由学院教师授课,到现在完全由服装学院教师授课,结合每学年嵌入二十多个香港制衣业训练局讲师和旭日集团高管的零售专题讲座。

内衣方向执行模块式教学方法改革,围绕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产品为中心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训练,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模块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理顺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纵向和横向的相互关系,保持合理的内涵联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使各门课程构成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突出专业特色。课程的考核形式是学生制作的产品,以倒逼形式使学生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产品制作—产品销售,使产品更加适合市场的需求,利用答辩的形式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2.开展嵌入式教学方式改革,校企合作协同开展教学

服装学院率先在全校实施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将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融入改革,通过改革将企业高层管理、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学院授课。目前,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两个专业有四分之三以上的课程已经开展了嵌入教学模式。

学院开展嵌入式教学课程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与香港制衣训练局联合开展进零售专题讲座;二是与旭日集团真维斯服饰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设计、生产、零售运作植入课堂教学讲座;三是与其它服装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专题讲座。

通过开展嵌入式教学,让学生及时了解了行业和企业最新服装资讯、技术及发展动态,每个专题讲座课后采用问卷形式检查课程效果。这种由企业专业人员、专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嵌入式教学,有力促进了校、政、企、行协同推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专业课程与产业链对接,使学院培养的人才更符合行业企业需求。

三、搭建多层次创新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服装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及参与各级各类服装学科竞赛;对学生参加各类服装竞赛活动、技能比赛等进行激励,形成良好的氛围;积极搭建多层次创新平台,引导学生锻炼创新思维,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热情,加深对服装学科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科研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卓越服装人才培养。

针对大学生思维活跃,有求新、求异的特点,为发挥好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在实践中长见识、增才干,服装学院把举办、承办各类竞赛作为促进卓越服装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各类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展示平台,一是积极承办全国性设计大赛;二是学院每年定期举办服装毕业设计大赛,并与企业行业共同举办各类服装赛事;三是学院各系每学期开展一次不同课程专题比赛。

通过举办和参加赛事,师生圆满完成了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并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拓展,培养了学生的胆识和自信,强化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四、加强双师双能型资队伍建设,校企共同培养学生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是服装学院保证卓越计划成功实施的核心环节,师资队伍包括校内专业任教师和企业行业兼职教师[3]。非职业技术类学校教师实操能力相对薄弱,为提高服装学院教育水平,培养实践能力强、能直面一线的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学院坚持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近年来一直采用灵活机制培养既有教学能力又懂实践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一是通过组织现有教师到企业挂职,学院每年定期选派教师到协同合作企业定岗挂职,挂职时间为3至6个月不等,挂职岗位选定与教师专业和授课方向相符。通过教师挂职,可增加教师对企业的了解,明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补弥理论教学中的不足,对今后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在企业学习后,为企业提供员工提供培训和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师科研水平,使教学相长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引进一批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行业和企业高级管理、技术人才,由学校聘为兼职教授、兼职副教授或兼职教师,到校为学生开展讲座,承担专业课部份教学任务。同时组织学院教师听课,对授课方式和内容提出建设和改善意见,提升外聘教师授课能力和授课质量。外聘教师进课堂,为服装学院师生带来最前延、最实用的行业资讯及实战知识,补充了校内教师教学中教学的不足。企业行业外聘教师清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先进的优秀企业文化和理念带入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使学院与企业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实现“无缝对接”,为卓越计划提供了师资保障。

五、加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硬件保障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卓越人才、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高水平、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重要保障,也是高等院校对传统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思路的改革。高等院校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可以进一步深入巩固理论课程所学知识,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实现。

服装学院一直坚持校企合作办学,与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多年来与几十家企业建立了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目前,服装学院已与企业联合建立了校内十五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香港旭日集团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联合建立RFID智能模拟店铺、与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建立安东尼T恤协同创新中心、与江苏常熟金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协同建立电脑横机室等,让学生在校内实践基地参与实践,并参与到科研项目研究中,从而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融入具有专业特点的学习环境。同时,合作企业能够及时为校内实践基地提供技术、软件、项目等支持和帮助,因此,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对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因学校的实验设备、装置有限,可能导致学生得不到较企业更完整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训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则能够提供系统全面的、功能完备的工程实践和创新环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可以使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更为完善。服装学院至今已在旭日集团、富绅集团、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等三十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学习,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信心,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可以让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利用企业优越的实践环境拓宽实践教学的领域,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

结语

通过开展卓越培养计划,促进了服装学院教学改革和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了现代工程教育、“以生为本”和创新教育观念,为学院向应用型高等院校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实施卓越培养计划三年多来,虽然完成了预计的建设任务与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未来,服装学院将根据企业需求与实际培养效果,进一步完善卓越培养计划,继续推动学院教学改革和发展;同时,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企业、专家参与培养计划,建设更多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多方协同培养卓越服装人才。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2]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R].天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2010-06-23.

[3]陈斯,唐敏.论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

G642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7.07.016

猜你喜欢

服装学院旭日卓越
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摄影作品选登
FSAE赛车转向系统优化设计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丁莺作品选登
《长城》
日本将刊登“旭日旗”韩文说明
香港服装学院专场发布
晨钓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