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陆区域物流集群发展探析

2017-04-11

山东纺织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内陆集群优势

赵 彤

(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内陆区域物流集群发展探析

赵 彤

(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物流集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念,地理因素一直被认为是物流集群发展的先天条件。本文从对物流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进行分析,并借鉴成熟内陆物流集群的成功经验,给予我国内陆物流集群的发展提供借鉴,以促进区域物流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物流集群;地理;区域经济

引言

物流集群的概念从产业集群的概念发展而来,集群性的产业发展对于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物流成本所占GDP比重不断增加。据统计,201 6年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 6%左右,物流产业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物流集群式的发展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区域其他行业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

物流集群在中国较早出现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作为天然的国际港口,沿海地区的物流集群发展在先天的地理位置上已经无可比拟,例如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城市成为物流集群蓬勃发展的领跑者。而作为先天条件不足的内陆地区的物流集群发展则显得差强人意。本文着力于天然地理优势不明显的内陆区域物流集群发展的展开分析。通过对物流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进行辨析,力图给内陆地区物流集群的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考。

一、物流集群的内涵辨析

物流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属于产业集群的范畴,产业集群最早诞于马歇尔(192 0)的开创性贡献,他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3]。195 0年代前,连同马歇尔,亚当·斯密、熊彼特、艾尔弗雷 德·韦伯、科斯及胡佛(193 7,194 8)和霍特林(192 9)分别从经济地理学和区位理论方面做出了多个里程碑式的贡献。

集群概念的整体发展在2 0世纪9 0年代实现重大突破,波特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他系统地提出了以企业集群为主要研究目标的新竞争经济理论。同期,克鲁格曼(199 1)通过其新贸易理论发展了其集聚经济观点,构建了一个基于收益递增的经济区位理论,形成了新经济地理学后,国内外学者不断从个体、整体等不同方面展开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大量研究。

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很多学者试图把产业集群和物流行业联系在一起。很多学者也开始了对物流集群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但是,就物流集群的概念来说,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 WOS 期刊文献的被引用分析,张晓燕在《“物流集群”研究的奠基者、范式、和主题》一文中归纳出了物流集群研究的六大范式,即“基于新经济地理(NEG)的集聚经济模型”、“基于新古典区位理论的集聚模型”、“基于竞争理论的集群模型”[4]、“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社会网络模型”、“基于供应链理论的纵向集成范式”、“基于运筹学的方法论范式”。这些范式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物流集群”这一概念,但从总体上来说,都是从个性与共性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但是每个范式都或多或少在对地理区位的因素加以关注,这证明了区域地理位置对于物流集群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内陆区域大多没有海港的优势,本文从没有先天优势的内陆地域发展物流集群展开,对内陆发展物流集群的发展提供新思考。

二、物流集群的形成

1.地理区位优势及气候条件

物流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无疑是首先基于地理优势的。国内外早期的物流集群往往是集中于沿海地区。但是,也有许多物流集群位于内陆区域,例如中国的重庆,西班牙的萨拉戈萨,以及美国的芝加哥等地,这些地区虽然并没有天然的海港优势,但是都处于城市群或经济带的中心区位。当然,气候条件是物流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区域必须具备良好的气候条件,这样才能保证物流集群发展的稳定性。

2.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

2.1物理基础设施条件

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内陆港)、通信、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是物流集群形成的必备条件。物理的基础设施条件决定了物流集群的生命周期,物流的技术进步等因素决定了物理基础设施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也是不断吸引物流企业集群的关键,从而可以形成更大的物流集群。

2.2多样化的配套功能与服务系统

物流活动不仅是处理大量的商品实体流,还伴随着大量的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运转。由此,区域的金融、贸易、信息等服务功能成为了支持物流集群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样的,物流集群的发展也同样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剂,可以大力促进区域的金融贸易的发展,从而形成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循环[5]。

2.3土地资源

物流活动高度依赖于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限制物流集群进一步发展的终极物理条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物流集群必须努力提高土地、空间的综合利用效率。

3.人力资源与教育创新

人力是物流活动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条件。目前,物流活动中的任何一环都离不开人的作用,人力资源是进行物流活动的保障。同时,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其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也不断发展,低端的劳动力已经不能满足物流集群的发展,因此物流集群的发展需要更高层次,高水平的人力资源作为其长足发展的保障[6]。在当今的大型物流集群地区中,都建立了相应的物流培训中心,有些地区还引进的研究生院,形成了完整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例如新加坡港务局的PSA学院、西班牙萨拉戈萨的ZLC物流研究中心等。人力资源和教育体系作为物流集群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4.多元化市场需求催动物流集群发展

市场需求是促进物流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决定了物流集群的成长和未来。例如萨拉戈萨物流集群中,欧洲的客户对海产品的需求导致其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促使集群中科技、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革新。例如电商时代下对物流的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促使了顺丰物流的“隔日达”以及联邦快递的“限时快递”的高效的物流服务,这也推动了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5.政府主导的合理公共政策的支持

大多数的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认同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投资核管理的重要作用。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认为,公共产品和定义广泛的制度(如政府机构)是创造产业集群卓越生产力的五大原因之一。物流集群也不例外,政府对物流集群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无时无刻不在物流集群中发挥作用。例如萨拉戈萨,鹿特丹、新加坡等都受益于政府在基础设施的投资、公共管理和服务上等。在这些集群中,政府在区域规划、市场监管、贸易、税收等方面都制定了比较合理的政策。例如土地的审批、交通枢纽的建设、对物流行业的支持、人才体系的建设等都离不开政府的强大作用。

三、以萨拉戈萨为代表的内陆物流集群成功的启示

萨拉戈萨位于西班牙的内陆地区,其既不是港口城市,也不是大城市,更不是一个枢纽机场。在欧洲遍地港口的情况下,萨拉戈萨的地理位置似乎并没有什么优势,但是,萨拉戈萨市和西班牙的马德里、巴塞罗那、瓦伦西亚和毕尔巴鄂四大城市等距,同时,它还和大西洋、地中海大致等距,该市的机场还能起降大型货机。除此之外,萨拉戈萨市的规划还有一个多式联运库场,这对于内陆“无水港”的建设非常重要。经过阿拉贡自治区、萨拉戈萨的政府的投资和支持,萨拉戈萨物流集群目前已经成为多个地中海和大西洋港口的内陆无水港区,虽然其不具港口优势,但是其四通八达的连通性超越了其地理位置成为了其发展的一个主要优势。

地理位置的优势不能保证物流集群的长远成功,在先天四通八达的内陆物流集群的建设中,萨拉戈萨通过努力引进了印地纺控股集团的Zara品牌和西班牙最大的鲜鱼处理和分销商。Zara作为西方的时尚品牌具有无可比拟的销量,Zara不仅是一个普通的销售商,更是一个对市场快速反应的公司。《经济学人》杂志上写道,“西班牙王室菲利普(Felipe)和莱蒂齐亚奥迪兹在200 3年订婚时,准新娘穿着时尚的白色西裤套装,让那些关注王室礼仪的人士皱起了眉头。但在几个星期内,就有成百上千的欧洲妇女都穿上了类似的行头”——这些行头均由Zara设计、生产、配送、销售。

另外,在人才教育方面,萨拉戈萨PLAZA物流中心(ZLC),ZLC的目标是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和学术研究。ZCL提供国家化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以及西班牙语学位(Mdl)。通过这样的产学研的结合,为萨拉戈萨的物流集群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四、结论与展望

内陆区域虽然不具备天然的港口优势,但是可以利用自身其他独特的区位优势,像萨拉戈萨利用其多个城市和海洋的中心位置,重庆利用其内陆河的优势以及“渝新欧”政策背景支持等。同样,我国处于内陆的其他地区同样有其独具的优势,例如新疆地区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桥头堡,在其发展中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新疆也在逐步进行国际内陆港口开放的可行性研究。这些政策的支持也是集群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笔者认为,盲目的模仿很可能造成集群建设的失败。物流集群的发展模式不能照搬照抄,每个地区有其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在成功经验的启示上我们还应该分析到区域的情况,进行的进一步研究与论证。

[1]杨慧.产业集群治理研究述评[J]. 生产力研究,2007;(01).

[2]薛辉,欧国立.基于谱系分析的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系统协作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8;(7):6-8.

[3]毛谦.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4]黄浪勇.产业集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

[5]刘艳梅.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J].物流技术,2013;(3):76-77.

[6]王晨頔.浅谈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管理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5;(4):309-309.

F252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7.07.007

赵彤(1993-),男,汉族,河南洛阳人,新疆财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内陆集群优势
矮的优势
解读:70年,重庆从内陆变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内陆移民(外二首)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100吨吸内陆渔政船
画与话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内陆国家级新区发展政策建议——基于内陆与沿海新区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