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湖泊治理是生态保护的关键

2017-04-11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湖泊经济社会高原

文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把“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成效显著”作为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能源和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高原湖泊水质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201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步伐。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抓手,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途径,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生态文化建设为保障,加大协同治理力度,坚决保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原野沃土。加强长江、珠江等六大水系和滇池、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强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保护地管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以九大高原湖泊水环境保护为重点,维护好大江大河的水生态健康,是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九大高原湖泊总的流域面积只占全省面积的2%,但每年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全省的1/3以上,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如何处理好湖泊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云南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三个定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在解决高原湖泊水环境问题上,在认识上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在源头上为湖泊治理创造相应的经济社会条件:跳出水体治理水污染误区,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对湖泊水资源的再生性维持能力;跳出湖泊解决湖泊问题误区,降低城市和城镇及其发展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环境和污染负荷;跳出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误区,优化流域生态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至为关键。

要充分认识湖泊保护和修复的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转变治理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湖泊保护治理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从源头查问题,从根子上抓治理。

减压发展。全面降低对湖泊的生态环境负荷,控制湖泊流域城市人口和产业(特别是旅游、养殖)发展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合理整合布局产业,实现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划定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线,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性的建设项目用地规模,严格控制临湖开发搞旅游,限制和优化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

优化发展。根据湖泊休养生息和未来湖泊提质保护的需要,适当扩大保护范围,充分考虑湖泊水资源和流域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充分考虑水环境敏感性和环境容量。重新划定生态红线,所有产业和布局应离湖建设,借湖发展,加大离湖功能区的配套建设。

清洁发展。对于滇池流域内的昆明市,应从区域水环境容量和省会城市的功能需要,打造和提升城市功能,寻找发展新动力,如面向南亚东南亚形成区域性的国际商贸城市,面向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信息中心、金融中心、管理中心、社会服务中心;面向西南成为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孵化中心、科教文化基地;面向全国和世界旅游市场,以山光水色、人文风情、历史文化铸造旅游精品,形成国内外重要的旅游休闲基地。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知识、服务创造财富,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心城市昆明最主要的需求。

综合治理。坚持“让湖泊休养生息”的理念,坚持“一湖一策、全流域系统保护”的原则,抓好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三个环节,全力推进湖泊水环境治理工作。

猜你喜欢

湖泊经济社会高原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你相信吗?湖泊也可以“生死轮回”
奇异的湖泊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推进实现“两个率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