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西克的“平日与历史”解读

2017-04-10秦琳

社会科学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科西拜物教历史性

秦琳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科西克的“平日与历史”解读

秦琳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科西克用格言式的叙述方法再现“平日断裂处,历史呈现”的逻辑构境。在他看来,海德格尔的“烦、操持”的概念是此在在世的具体生存的基始性关系,构成了烦和操持的二重性构架里的经济活动本质特征和人类关系拜物教化过程。平日与历史、实在世界与形相世界、具体总体与伪具体、革命实践与功利实践,是人本主义形而上体系的同体真假逻辑结构,也意味着,追寻人作为本真创造性的历史性生存,缝合平日与历史的裂隙,以达到平日拜物教和历史拜物教最终消除。当代艺术的功能之一是对伪具体的捣毁,以揭示异化的平日世界伪具体,看起来独立的思维结构只能是脱离经济基础的文化变革的一种主观投射。

平日;历史;伪具体;异化;拜物教;海德格尔;张一兵

一、平日与历史:此在“在世”的逻辑构架

科西克开篇就说:“人类每一种生存方式或在世(being-in-the-world)方式都有它的平日”[1]张一兵教授认为,科西克对平日与历史的分析逻辑是通过解读现代社会生活中经济活动和物化的社会关系,在历史的尺度中展现平日现象,直达日常生活现象与人类历史性存在的关系,并把平日与历史对置。[2]这是理解科西克“平日与历史”逻辑的总判定。具体而言,科西克从时间维度到空间维度最后直达历史维度,一步步深入平日与历史关系的分析构架。

平日。科西克说:“平日(everyday)首先在于把人们的个人生活组织成每一天(everyday)。”“平日是时间的组织,是控制个人生活史展开的节律。”[1]也就是说:平日在时间维度上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可重复性,老百姓说的“过日子”,是表面上与反常现象的“历史”不同的一种常规。接着,科西克旋即进入平日的空间(世界)分析。

“平日表现为平淡冷淡的黑夜、机械和本能的黑夜,表现为熟知的世界。”“平日里一切都‘在手边’,个人可以实现他的意图……这是个人能够筹划并控制的、可信的、熟识的世界,是直接经验和重复性的世界。”[1]这里,所谓的一切都在手边、可以实现的意图,可以窥见海德格尔“此在在世能动性”的痕迹。这是科西克要捣毁平日伪具体现象、实现具体总体的新人文主义的理论逻辑构序。

这种逻辑在后面得到进一步强化:“现代哲学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即人不是堂堂正正地诞生于环境之中,而总是被‘抛入’一个世界”,“人会消失在‘外部’世界中,因为他是对象性主体的实存”。[1]这里,科西克与海德格尔的思想一脉相承,海德格尔对此在在世的分析表明了此在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把世界作为此在生存的可能,并判定此在处于历史的特定的世界中,只能挣扎在“被抛入”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如何加以理解呢?

科西克沿袭了海德格尔的轨迹,指认人是对象性主体的实存,即历史性个体不能随意选择生存的环境,个体的平日处在“非主体”对象化关系网的条件之下。海德格尔的“烦、操持”的概念是此在在世的具体生存的基始性关系,科西克巧妙运用了这些概念的深层含义,在烦和操持的二重性构架里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和人类关系拜物教化的过程,把处在其中的平日个体(海德格尔的常人)赋予了一个新的名称——经济人。古典经济学把人视为经济系统中的个体,不是人决定经济,而是经济决定人,在这种器械和装具的经济秩序中,个体只作为外部世界的派生物出现,甚至淡忘了外部世界是人类的创造物,对象性主体也就转变为无主体的主体。主体的实践则表征为操持的伪具体实践特性,异化的主体沉沦为伪实践主体。在此意义上,科西克的平日世界是相对于本真世界的拜物教化的操持世界。

2.历史。受到海德格尔对此在在世的社会历史条件共时性的原发性思想影响,科西克从空间(世界)维度摆脱出来,开启了对平日历史维度追问。科西克不无深刻地指出,“平日生活只有在被打断时才成了问题,才暴露自己为平日。”[1]正如科西克前面所谈及的,人们常常在意外故障中,才能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运行着的装具世界里,而平日中的个体被这个装具世界所操持。

诚如张一兵教授所指认的[3]:“《廊桥遗梦》中的男女主人翁中断了平日,浪漫开始发生”,这样的场域构境很容易把我们拖入平日与历史(意外的浪漫)事件的对置中:平日终归战胜历史,浪漫过后一切依然。相比之下,泰坦尼克号中的男女主人翁在巨轮的平日与历史的变故中运演的爱情故事同样惊心动魄,确证了平日生活何尝不是在“平日-历史-平日”的逻辑构境中周而复始的延续。其次,科西克又说:“战争是历史。在(历史的)战争对平日的撞击中,平日被征服了。”[1]又如张一兵教授的解读:《攻克柏林》影片出现的一幕,原野中拥抱着的青年恋人身边突然驶过德国坦克,平日一下子被否定性指认:平日断裂处,历史(战争)呈现!可谓入木三分!

平日被打断后,战争暴露了平日的性质同时也暴露了历史的性质,平日终将被战争征服。科西克对集中营、断头台的“平日”及其惯常模式的指认再自然不过。一句话:平日在历史的维度中无所不在。

关于平日的历史,科西克总结道:“历史之所以是历史,是因为它既包含着环境的历史性,又包含着实在的历史形状。短暂的历史性沉入过去,并且一去不复返。历史行状则是持续着的东西的形成,是自我形成和创造。”[1]科西克思考克服历史暂存性的方式,在于通过记忆库和意识的基本构架来显现。短暂的平日在历史性飞逝中,留存的是社会存在运动进程中的历史行状。科西克深刻指出,历史是出轨、意外、灾难和超越实在,而人类的生产活动则创造了社会历史,历史的过程就是人类生产活动内在矛盾运动的发展过程。历史记载着人类的革命的实践,充斥着人类生产活动历史发生学的哲学意蕴。显然,科西克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理解是精准的。另外,科西克肯定黑格尔的逻辑先验主义历史观即历史是精神在时间中的运用与展开所作出的贡献,并认为这是近代反对历史的相对主义和历史绝对论的最宏伟的努力。

3.历史与平日的关系。素朴意识认为平日和历史是分裂的。平日世界是熟知的惯常世界,而历史是意外与出轨。平日无历史性,也无主体性。将历史移除平日,跟平日对置。科西克就是要填平这种裂痕,唤醒平日中失去的实践维度的主体,恢复平日实践向主-客体统一的辩证实践,最终消除平日拜物教和历史拜物教。

首先,他说,“平日表现为信任、熟识、亲近,表现为‘故乡’。而历史表现为出轨、平日生活的打断,表现为意外和陌生……平日是历史的基础和原材料。它支撑着并滋养着历史。但它本身却没有历史并且在历史之外。”[1]由于平日没有历史性,平日是一个现象世界,它既掩盖实在又揭露实在,即海德格尔“解蔽也是遮蔽”,平日的现象在显露本质实在的同时也在掩盖本质。如何通过实在来把握平日和历史,科西克提出了必须消除平日的拜物教与历史的拜物教。平日与历史相互渗透,离开历史,平日变成乏味;离开平日,历史则为一个荒诞的软弱无力的巨人。

其次,如何解决平日与历史的矛盾?科西克认为唯物主义给出了答案:“现代唯物主义第一次消除了平日与历史之间的矛盾,并确立了关于社会-人类实在的前后一贯的一元论观点。只有唯物主义理论把一切活动都看作历史的活动,并填平了非历史的平日与历史性的历史之间的鸿沟。”[1]也就是说,平日生活的一切活动,包括生产和社会的实践活动,都在社会历史的维度展开。在科西克看来,平日也是有社会历史感的!科西克反对平日的历史维度被剥夺的唯心史观。平日与历史之所以出现分离的矛盾,是实在被一劈两半,一边是历史的历史性,另一边是平日的非历史性,这加剧了平日生活的异化。平日一旦被剥夺了历史,平日与历史的断裂进一步演化为平日不成为平日,历史不成为历史。

最后,平日与历史都表现为无名性。平日的个人是无名的常人,即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此在。常人在海德格尔那里,是此在的非自立、非本真的存在方式,此在的共在则为操持。科西克认为平日的人在操持的世界中被淹没了,个人是社会关系网中的存在,同时也是社会主体,与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之独在也是在世界中共在”如出一辙。另外,科西克认为,无名的常人是主体的无名,组成了无名的副本即历史演员们(平日个人组成)的无名,由此,历史事件成为非个人的作品,也是所有人的作品,是平日和历史的无名性造成的。平日使每一天都可以置换为相应的另一天,每一主体都可以置换为另一主体,平日使主体处于无名状态,日常主体如何克服“无名”和“沉沦”,实现“是其所是”呢?于是,科西克接下来追问平日的意义。

二、平日的意义

首先,基于海德格尔人的生存性时间维度寻觅平日的意义。科西克指出:“在烦之中的个人不是生活在他的现在,而是生活在他的未来。由于他否定存在之所是,而和期待它之所不是,所以他生活在虚无中。”“人的时间维度,他的存在于时间中的存在,在烦中展开为拜物教化的未来和拜物教化的暂存性。”[1]科西克运用海德格尔的时间三维概念指认人类的依赖性和有限性,指出人要意识到自己必有一死,才能决心生活在现在,而不是逃往浪漫主义的未来,否则就滑入平日生活的虚无中。因为我们以未来的方式体验时间,当我们追求不能安于现状与此地的生活时,不真实的平日生活就出现,平日异化了。

科西克虽然赞成海德格尔的短暂生活和历史对人类生存的意义,但是他反对海德格尔夸大暂存性生活的影响,反对其误认暂存性生活是物化基础的结论,并驳斥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并不产生时间,他们只能寄寓于时间之中”的观点。相反,他倒是坚持了马克思的观点:人类产生时间,作为把动物欲望变成人类满足中介的劳动产生时间。有学者认为,为了忠实于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唯一根源的理论,科西克的结论是,人类的物化活动产生暂存性。[4]由此看来,科西克利用海德格尔的时间三维概念来追问平日的意义,出奇制胜的是,其落脚点则是马克思的观点。

其次,追问平日世界中主体的本质。平日世界是一个操控的世界,平日的人之异化是操控世界中人之存在的自我遗忘,主要表现为不再追问人的生存的意义即平日的异化。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科西克提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规定,人是社会条件的总和,但忘了提及谁是这些“条件”的主体。把主体神秘化最终导致真实的个体转变成一个工具或一具假面。[1]这里,科西克并不领会唯物主义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在马克思那里,对物化关系的判定是基于经济物化现象与经验事实的批判的狭义历史唯物主义同质性基础之上,人处于非主体的对象化关系网构架中。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规定则是建立在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背景中的。那么,平日的异化对应操控世界的人在“烦”的哲学中人的本质异化,是在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构境中言说的,科西克并没有真正区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界线。

反思平日的意义,科西克注意到人类主体在历史上的转瞬即逝,提出平日的历史生存就是人类生活的自动化、机械化历史过程,因此,个人寻觅平日的意义的过程,就是从非可靠性到可靠性转变的历史过程。通过人类的实践-精神进化过程完成人的进化,进而完成针对平日世界伪具体的革命性摧毁。他的整个观点并没有跃出人本主义理论的逻辑架构。

三、在平日与历史维度中:揭示异化的平日世界伪具体

科西克极为肯定地说,“平日的熟识世界并不是一个已知的被认识了的世界。为表现它的实在,必须撕去其拜物教化亲密的假面,暴露其异化的残忍……为了窥见异化了的平日之真情,人们必须与它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取消它的熟识性,人们必须对它施行‘强制’”。[1]也就是说,要认知平日世界,越过哲学虚无主义的荒谬感,揭示被异化的平日伪具体,必须施行强制与捣毁。

首先,科西克借用艺术与日常生活融合的手段,对艺术和生活进行双重革命以揭示平日世界的伪具体。科西克认为捣毁平日伪具体,不要放过任何一种捣毁方式进行彻底的革命变革,他把布莱希特、卡夫卡的摧毁伪具体的艺术方法加以运用,并沿袭了列斐伏尔开启的“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日常生活理论,认为艺术具有内在的二重性,既能表现实在,又能构造实在。他说:“作为完美的艺术作品,它们所构造的实在,是一种超越了它们各自世界历史性的实在。这种超越显示了它们的实在的特殊性质。”[1]他认为艺术具有的超越性不仅是那个时代的总和,而且具有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特殊性能!殊不知,正如有学者提到,“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让每一种技术方式都被用来改变日常生活”的乌托邦追求,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根深蒂固的新人本主义传统,是一种公开而强烈的反工业化的文化决定论。[5]科西克指认当代艺术的功能之一是对伪具体的捣毁,以消除平日的异化,这种脱离经济基础的文化变革理想只能说是非现实的“空中楼阁”。

其次,科西克提出要呈现并实施人类实在的真理,揭示平日的伪具体。科西克不断地追问:在一个不可靠、不自由的世界中,人能过上可靠的、自由的生活吗?如何找到可靠性、自由性生活,从不可靠、不自由生活中解脱出来,从平日的准死亡状态中寻找可靠的方式最终消除平日异化?科西克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提出了质疑:存在主义的方式不是对世界的革命性改造,只是个人在世界中上演的一出戏。显然,科西克不同意海德格尔对此在在世必有一死的先验意识,认为人们对必死性和有限性的意识,也不能保证他们创造一个可靠性的社会。他嘲笑存在主义的更改方式并不能完全消除平日的异化,终将因为选择可靠性的准死亡状态会导致一种贵族的浪漫式的斯多葛主义。但是,科西克只是笼统地提出所谓的可靠方式就是:回归真实可靠的社会-人类实在,必须实施实在的真理。“异化了的世界的伪具体,必然要通过‘革命的变革而被摧毁!’”[2]科西克试图缝合马克思的社会革命变革与存在主义论的裂缝,非但没有获得成功,反而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这是他的人本主义立场以及与海德格尔的关系所决定的。

四、结语

科西克用晦涩的语言和格言式的叙述方法再现了“平日断裂处,历史呈现”的理论逻辑,反映了操持的平日世界正是20世纪异化与非主体的技术世界的真实写照。科西克持批判的态度,追问日常生活的非历史性和不变性与历史的历史性和可变性的断裂,指认平日世界的异化加剧的事实,提出扬弃平日与历史之间的分离,暴露平日和历史的拜物教。有学者称:科西克的具体辩证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异化理论,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理论。他对异化现象的批判没有停留于一般的社会活动,而是深入到人的日常活动和本质活动之中。[6]

科西克的异化理论把人的本质视为实现自由性和真实性的各种生存斗争过程,与海德格尔把人的本质看作人的非理性的生存冲动一样,带有明显的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特色。平日与历史是科西克人本主义形而上体系的同体真假逻辑结构之一,正如他前面所设定的实在世界与形相世界、具体总体与伪具体、革命实践与功利实践,都是在其本体论逻辑构架中的“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其认识论层面,科西克则设定了概念与观念、中介与直接、原一与分割等逻辑范畴。[7]

每一种这样的真假逻辑结构,体现了科西克本人深刻的辩证逻辑构境。比如,平日与历史,经济人与历史性个人的对置,无不处在海德格尔的直接现代哲学参照系的关照之下。平日在外部表现为一种惯常运转,是一成不变的无历史性的非本真实在的展现,个体在平日的物相世界中成为利己主义的经济人。人类主体的沦丧恰恰生发了科西克对人与世界问题的思考。反思人在平日伪具体世界中的地位与意义,追寻人作为本真创造性的历史性生存,缝合平日与历史的裂隙,以达到平日拜物教和历史拜物教的最终消除。这不能不说是科西克的理论原创性表现。然而,最终科西克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捣毁平日伪具体的详尽方案。

[1]卡莱尔科西克,傅小平.具体的辩证法——关于人与世界问题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52;52;53-54;58;54;54;104;55;109;52;58;60-61;92.

[2]张一兵.经济人与日常性生存的形而上学批判——读科西克的《具体辩证法》[J].学术月刊,2000(8).

[3]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后马克思思潮哲学文本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30-231.

[4](美)M.E.齐默尔曼.科西克的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J].哲学译丛,1984(6).

[5]刘怀玉,范海武.“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一种后马克思的都市化乌托邦构想[J].求是学刊,2004(1).

[6]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20.

[7]张一兵.科西克的哲学逻辑构架[J].学术研究,2001(04).

[责任编校:赵立庆]

B089.1

A

1002-3240(2017)05-0028-04

2016-12-07

本文系2016年度国家社会基金一般项目“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语言生态学批判与重建”(16BKS097)的阶段性成果

秦琳(1970-),广西平乐人,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意识形态与语言生态。

猜你喜欢

科西拜物教历史性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与形而上学——对鲍德里亚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
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
《资本论》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的再探讨
从商品拜物教到景观崇拜: 德波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新推进
张异宾(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新谢泼德火箭:历史性的垂直软着陆
问题设计 品位体验
关于莫里森小说《爱》中“爱”的主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