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义市松材线虫病风险分析及防控

2017-04-10叶晓红

生物灾害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松褐松材线虫病

叶晓红,陈 波

(贵州省遵义市林业局,贵州 遵义 563000)

遵义市松材线虫病风险分析及防控

叶晓红,陈 波

(贵州省遵义市林业局,贵州 遵义 563000)

结合当前我国在林业有害生物(病、虫)风险分析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方法,从松材线虫病的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寄主、传播途径、检疫和铲除的难度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对遵义市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发生的现状及松材线虫病发生进行风险评估,其风险评估值R=2.64,松材线虫病在遵义市属于特别危险的外来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为此,提出松材线虫病风险管理防控措施,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提供有效的方法。

松材线虫病;风险分析;防控措施

松材线虫病(pinewilt disease)又称松树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通过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的一种危险性极高的病原主导性病害。现已成为松属植物的毁灭性病害,被认为是松树“艾滋病”[1-3]。松材线虫病对遵义市森林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遵义市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为防止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蔓延,降低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本文从国内分布情况、潜在的危险性、寄主植物的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的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参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评估方法对松材线虫病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并提出有利于松材线虫病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防患于未然,使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新局面。

1 发生情况

2003年,在播州区(原遵义县)南白镇、龙坑镇、鸭溪镇、石板镇4个镇首次发现松材线虫,2006年在马蹄镇发现松材线虫;2008年在红花岗区金鼎镇发现松材线虫;2014年在仁怀市二合镇、鲁班镇、茅台镇发现松材线虫。

红花岗区经过艰苦努力,2014年拔除松材线虫病疫区,目前播州区(原遵义县)、仁怀市为贵州省遵义市的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据2015年松材线虫病春、秋季普查结果,两(区)市总发生面积288 hm2,其中播州区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217 hm2,疫点镇有南白、马蹄、龙坑、石板、鸭溪等5个镇;仁怀市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70.6 hm2,疫点镇有茅台镇、二合镇及鲁班镇。

2 风险分析

2.1 分布和管理

2.1.1 国内分布情况松材线虫在我国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15个省(市、自治区)的211个县级行政区[4-5]。

2.1.2 目前采取的控制措施遵义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工作,从2003年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一直将其作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点,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开展防控工作。每年由遵义市林业局检疫站制定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预防总体方案,并组织各县(区、市)实施。

采取的防控措施主要有:采取强度择伐、扩大清理范围或更新改造等除治措施,清理病死树、衰弱木、萎蔫木等,全市平均每年清理12 000株左右;对松材线虫病疫区的疫木,实施严格管理,严禁疫木外流,疫区禁止松木采伐,加强对松科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查,实施检疫封锁;加强对调入的松科植物及其产品的调运检疫和复检,发现非法调运、加工利用疫木的,依法扣留,及时就地进行销毁或除害处理;疫木限定在疫区内疫木加工厂进行安全利用;采用挂设松褐天牛诱捕器引诱松褐天牛成虫,喷洒噻虫啉以及施放花绒寄甲成虫、卵卡等综合措施防治松褐天牛,能够有效减少松褐天牛虫口密度,经统计,全市平均每年挂设松褐天牛诱捕器1 000个,诱集松褐天牛成虫65 000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10万头,喷施噻虫啉5 000亩,用药约4 t。 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得到了有效遏制,总体呈现逐年双下降的趋势。

2.2 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2.2.1 寄主植物及其分布松材线虫的寄主植物主要是松科中的松属植物,目前已报道的有57种。还可以寄生13种以上的其他针叶树如香脂冷杉(Abies balsamea)、北非雪松(Cedrus atlantica)、雪松(C.deodara)、欧洲落叶松(Larix decidua)、美洲落叶松(L.laricina)、挪威云杉(Picea abies)、加拿大云杉(P.canadensis)、欧洲云杉(P.excelsa)、白云杉(P.glauca)、黑云杉(P.mariana)、锐尖北美云杉(P.pungens)、红云杉(P.rubons)和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esii)等[6]。截止2015年,遵义市有林面积为137万hm2,其中松林面积48万hm2,占森林面积的34.4%,分布于遵义市15个县(区、市)。

2.2.2 适生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分析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特别是温度和温度直接影响松材线虫的生长发育及发生发展。在松树生长季节,松材线虫病发生就严重[7]。根据松材线虫生活习性,年平均气温10℃以上的地区为适生区[8],遵义市有松林面积48万hm2,主要树种为马尾松、黑松、华山松、湿地松等,全市15个县(区、市)均有分布,全年平均气温15.1℃,因此,遵义市全境均为松材线虫的适生区。

松材线虫病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可塑性[9],传入遵义市后仅发现感染本地乡土树种——马尾松、黑松和少量华山松,未对其他松属植物造成危害,其传媒昆虫为松褐天牛,未发现其他传媒昆虫。同时,松材线虫对低温适应性逐步加强[10]。

2.2.3 传播渠道在遵义市松材线虫的自然传播主要是通过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进行。因其与松材线虫生存关系的一致性,生活史的同步性,进化过程中的相互适应性而成为媒介昆虫[10],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往往是松褐天牛产卵的对象,翌年松褐天牛羽化时又会携带大量的线虫,转移到健康的松树上,导致病害的扩散蔓延,在纯松林中,一年的自然扩散距离在100 m左右;松材线虫病疫情扩散主要是人为传播,在通讯、电力、交通、建筑等工程建设中,由于调入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感病原木、木材、薪材以及包装材料而引发。

松褐天牛,又名松墨天牛,全市均有分布,主要取食松属植物,除对黑松、马尾松等造成严重危害外,另外还有湿地松、华山松等[11],因此,还有可能携带松材线虫蛀食其他松属植物使其感染松材线虫病,目前在省内发现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有云南松、湿地松,在遵义地区未发现。

2.3 天敌情况及制约能力

2.3.1 松材线虫的天敌松材线虫的天敌有5种真菌、8种捕食螨,在8种捕食性螨中最常见的有4种Dendrolaelaps unispinatus、 D.Fukikoae、hypoaspis sp.、Proctolaelaps hystrix。在我国南京还分离出一种捕食松材线虫的矛线虫(Dorylaimus sp.)。这种线虫行动活泼,在游动中寻找追逐松材线虫,接近后用粗壮口针穿透角质膜并插入松材线虫体腔,30~50 min使其全身麻醉停止活动。目前,对这些天敌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离应用还有很大距离[12]。

2.3.2 松褐天牛的天敌及控制能力松褐天牛的天敌资源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寄生蜂和鸟类等。目前,在遵义市利用比较多的天敌昆虫是管氏肿腿蜂和花绒寄甲。林间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当代防治效果可达40%~50%[13-15]。

2.4 对经济和非经济方面的影响

2.4.1 市内的危害情况目前,遵义市松材线虫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生扩散。从2003—2015年,累计因松材线虫病侵染而枯死的松树144 376株,因治理而择伐的松树有240 828株,累计面积4 983 hm2,累计投入防治经费1 677.347 8万元,防治经费主要来源于每年的中央财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省级财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市、县)级自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等。

2.4.2 潜在的经济影响如果疫区内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扩散得不到有效的控制,48万hm2松林将受到严重威胁,不需要很长的时间就有可能损失巨大。若全部感染损失,按照每公顷9 000元的重置成本计算,仅造林费用就需43.2亿元,经济损失巨大,如果加上生态服务功能的损失,经济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2.4.3 非经济方面的潜在影响马尾松等松树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消除噪声、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松树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多年来在绿化国土、涵养水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一直发挥着先锋树种的作用,在造林面积和成林面积上居于主要造林树种的首位。如果由于松材线虫病的危害,罹病松树的消亡,松林的上述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不复存在,对遵义市生态环境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其他方面,松材线虫病的定殖,直接影响松木制品的加工和国内流动,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出口竞争能力,经济效益影响巨大。

2.5 检疫和铲除的难度

2.5.1 松材线虫鉴定困难在遵义市,马尾松线虫病害分为两种:拟松材线虫病和松材线虫病,其致病因子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形态上十分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雌虫的尾部形态[14],松材线虫雌虫尾端钝圆,而拟松材线虫的尾端有个尾尖突,但松材线虫有时也会出现很短的尾尖突,给准确鉴定带来了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PCR等分子检测方法才能准确鉴定,目前PCR分子监测仪仅有一台,因此全市各检疫站通常采用抽样、取样、线虫分离、显微镜镜检和形态鉴定等步骤进行。松材线虫虫体细长,长1 mm左右,在鉴定过程中需使用显微镜,并且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的分离,才能进行镜检。由于松材线虫的鉴别特征主要依据成虫的形态特征,在检疫工作中,往往分离到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虫,需要培养出成虫才能准确鉴定。因此,需要经专门培训并熟练掌握松材线虫的检疫检验鉴定技术的人员,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一定的仪器设备才能完成鉴定工作。

2.5.2 松材线虫病除治困难在遵义市,松材线虫病侵染循环的复杂性、扩散蔓延的迅速性以及生存的顽固性加大了松材线虫病除治的难度。松材线虫生存在马尾松病树的木质部中,隐蔽性强,一般的常用杀线剂和常规的施药方法难以取得防治效果。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除了成虫期外大部分时间隐蔽在松树体内活动,而且现有的防治药剂和施药方法等方面存在着防治效果差且防治成本高的问题。松材线虫病一旦传入感染马尾松,就难以根除。目前,遵义市普遍采用的是对松树和病死树进行择伐或皆伐,砍伐的疫木在安全期内进行热处理或变性处理。从生产防治的角度看,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松材线虫扩散蔓延的速度,但还不能从根本上根除松材线虫病。

2.6 定量评估

根据上述定性分析,按照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进行分析。松材线虫的各项评判指标的赋分见表1。

根据以下有害生物风险性定量分析计算公式[15],分别进行各项评判指标(Pi)和风险R值的计算:

按照2.50≤R<3.00为特别危险,2.00≤R<2.50为高度危险,1.50≤R<2.00为中度危险,0≤R<1.50为低度危险的分级标准,松材线虫病在遵义市属于特别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3 风险管理及防控措施

松材线虫病风险评估值R=2.64,在遵义市属于特别危险的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应作为重点防控对象开展防控工作。

3.1 检疫御灾体系建设

从目前森林植物检疫现状来看,植物检疫还存在一些盲点和漏洞,无法将所有随人为活动传播的危险性有害生物拒之于大门之外,或扼制于局部的范围,尚未构建起特别完善的检疫御灾体系。因此,做好松材线虫病的检疫首先要规划好检疫御灾体系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有害生物检疫机构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检疫信息网络系统,构建全省林业有害生物远程诊断体系,提高对松材线虫病的鉴定、监测、风险评估、疫情的封锁等能力。

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疫木的检疫封堵,松材线虫病疫区内未经处理合格的疫木严禁调出本县级行政区。疫区内的松木材加工必须由省级森防检疫机构定点的疫木加工厂进行安全加工利用,严防疫木外流和传播蔓延。

3.2 松材线虫病的监测预警措施

3.2.1 开展松材线虫病春、秋季普查每年的3—4月和9—10月,在全市开展春、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通过开展普查工作,及时对枯死松树进行取样镜检,及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严防松材线虫病传入各县(区、市),防止松材线虫病传播蔓延。

3.2.2 设置固定监测样地设置400个固定监测样地或临时监测样地,监测松树枯死、萎蔫情况,切实有效地掌握松褐天牛的发生发展规律。

3.2.3 挂设松褐天牛诱捕器引诱松褐天牛成虫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期(5—9月),选择国家电网、农网沿线,交通沿线、风景区、煤矿、城镇周围以及由松褐天牛发生的松林,按照监测的方法在松林内挂设诱捕器,于集虫器内盛APF-1引诱剂,诱杀松褐天牛成虫,同时对诱到的天牛成虫进行镜检,鉴定其是否带有松材线虫活体。

3.3 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除治措施

3.3.1 人工清理枯死松树对林地内的枯死树、濒死树、受害严重的虫害木在每年12月份完成砍伐、清理工作,清理下来的虫害木,对能利用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进行安全利用,对不能利用部分进行烧毁等除害处理。要求伐桩不超过5 cm,并在每个伐桩撒上500 g~1 000 g生石灰,用塑料薄膜盖上,再盖土5 cm,同时,林地现场内大于1 cm的松枝也要一并清理。

3.3.2 化学防治在松林区采取喷洒噻虫啉、白僵菌等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防治,每年均喷施噻虫啉4 t,覆盖面积达333.33 km2,有效减少了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

3.3.3 生物防治每年均施放花绒寄甲成虫10万头,有效减少了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减少了松材线虫病的自然传播媒介,降低了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度,达到控制松材线虫病传播蔓延的目的。

[1]杨宝君,潘宏阳,汤坚,等.松材线虫病[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2-14.

[2]聂谷华,王文琪.松材线虫防治方法现状及其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9(24):58-59.

[3]刘洪剑,束庆龙.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松墨天牛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7(8):23-25.

[4]王明旭.松材线虫发病条件的研究概况[J].湖南林业科技,2007(5):77-80.

[5]夏永刚.湖南省松材线虫病疫情及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6]杨宝君,潘宏阳,汤坚,等.松材线虫病[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8-20

[7]周汝良,石雷,伊立红.云南省松材线虫适生区的精细化评估[J].林业科学研究,2008(5):32-35.

[8]柴希民,蒋平.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2-23.

[9]徐福元,杨宝君,葛明宏.松材线虫媒介昆虫的调查[J].森林病虫通讯,1993(3):28-29.

[10]卢彩鸽,彭德良,王慧敏,等.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方式及机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11]杨洪.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和交配行为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12]柴希民,蒋平.松材线虫的天敌[J].森林病虫通讯,1999(3):19-23.

[13]付甫永,司徒春楠,王健.松材线虫传媒昆虫松褐天牛天敌的筛选[J].植物病虫害研究2010(3):77-82.

[14]王宏毅.伞滑刃属线虫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

[15]陈克,范晓虹,李尉民.有害生物的定性与定量风险分析[J].植物检疫,2002(5):25-28.

Risk Analysis and Control Measures Against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in Zunyi City

YE Xiao-hong,CHEN Bo
(Forestry Bureau of Zunyi,Zunyi,Guizhou 563000,China)

Based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methods of risk analysis system of forest pests(diseases and insects)in China,the distribution of pine wood nematode disease,its potential dangers,hosts,transmission routes,and quarantine and eradication difficulties as well,were all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lso,the risk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occurrence status quo of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in Zunyi City,and thus the risk assessment value R=2.64 was found,which indicated that pine wood nematode was a kind of particularly major and dangerous foreign forestry pest in Zunyi City.The paper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prevention and risk control measures against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in Zunyi,which provided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gainst pine wood nematod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risk assessment;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763.712.48

B

2095-3704(2017)01-0041-05

10.3969/j.issn.2095-3704.2017.01.009

叶晓红,陈波.遵义市松材线虫病风险分析及防控[J].生物灾害科学,2017,40(1):41-45.

2017-03-01

贵州省2014—2016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

叶晓红,高级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1981273427@qq.com。

猜你喜欢

松褐松材线虫病
不同引诱剂与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诱捕效果的影响
肉牛消化道线虫病和呼吸道线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治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防治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技术探析
释放天敌防治松褐天牛技术研究
花绒寄甲在同海拔不同时间释放对松褐天牛寄生效果试验研究
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年少时的爱情,吹动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