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手机电磁辐射的研究

2017-04-10王怀骋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辐射手机电磁

王怀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手机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与此同时,手机电磁辐射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本文就此为内容展开了论述,先是分析了测试手机电磁辐射的方法,然后详细阐述了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减少电磁辐射。

关键词:手机;电磁;辐射;研究

X591;TN929.53

手机电磁辐射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物理研究范围。从手机诞生至今,有关手机电磁辐射的研究和讨论也从未停止。有人认为手机电磁辐射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手机电磁辐射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可见,只有采用严谨、精细的测试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结果,从而帮助人们走出误区,正确使用手机。

一、手机电磁辐射测试

国际上有关衡量手机电磁辐射危害程度的指标是比吸收率。所谓比吸收率就是指在测量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时,电磁辐射被人体脑部吸收的比率,即SAR值。SAR值越低,脑部吸收的电磁量就越少,对人们的影响也就越小。SAR标准定义是单位质量的人体组织吸收或消耗的电磁功率。

另外,也可以通过电场测试来实现,其计算公式为:SAR=c1dT/dt以及SAR=sE21/r。其中c1是指液体的比热容,dT/dt是人体温度变化率。在计算时可以采用电磁场边值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主要就是利用限差分法對问题的变量空间离散化,并建立相对应的网络剖析体系。这种网络剖析体系使有电场和磁场分量组成,如何电磁场分布的规律。将其应用在人体影响的计算中,就是是人体模型内每一网格中的场都达到稳定,计算获得人体模型内每一网络3个电场分量和3个磁场分量的稳定值。据有关研究表明,在手机拨通瞬间,手机的电磁辐射值在2-12的范围内变化;在手机通话状态下,手机的电磁辐射值在1-6的范围内变化;在手机待机状态下,最大电磁辐射值在0-4的范围内变化,最小电磁辐射值在0-1的范围内变化。不同的手机电磁辐射值是不相同的。而此时人体脑部的SAR值在逐渐增大时,其局部峰值、每克峰值、头部模型平均值成逐渐减小的趋势。也就是说,在手机接通电话之前,其电磁辐射值最大,而后逐渐减小。而在待机状态、不拨打电话的情况下,手机的电磁辐射较小。

二、手机电磁辐射防护措施

手机电磁辐射的危害主要受辐射源强度、辐射距离、雷计辐射时间的影响。为此,若要防止手机电磁辐射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其主要防护措施如下:

1.加快防辐射手机的研发

就目前而言,我国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是比较快的。为了保护人体健康,降低手机电磁辐射的危害,研究人员应当加大手机的研发,并实现手机模式的创新。

防辐射手机研究是一个全新的手机研发理念,主要是从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入手,开发出具有新型届结构的手机,从而有效防止手机电磁辐射的影响。但是从实际上来看,我国对防辐射的研究力度并不足。市面上出现较多的是防辐射贴膜、手机套等一些手机零件。

2.科学使用手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之一。显然,手机的电磁辐射是无法完全避免的。鉴于此,人们应当科学使用手机以减少手机电磁辐射。

首先,人们应当尽可能地减少手机使用频率。如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次数,在于家人童话时使用固定电话。相对于手机而言,固话的的电磁辐射强度要小十几倍。而且具有关实验证明:在拨打或接听电话,手机的电磁辐射会瞬间达到最大值。这时应当尽可能地将手机放在远离头部的位置,以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这样还能避免因长时间使用手机而产生病变。另外,还可以配备手机专用耳机减少手机电磁辐射。其次,手机使用者尽量让手机远离腰、腹部,不要将手机挂在腰上或放在大衣口袋里。当使用者在办公室、家中或车上时,最好把手机摆在一边。外出时可以把手机放在皮包里,这样离身体较远。此外,虽然免提通话能大幅度降低电磁辐射的危害,但是免提通话的适应场合不多。最后,手机使用者应当重视避免用一只耳朵接听电话。大量实践证明,虽然手机在正常通话时电磁辐射值较小,但是长时间的通话仍会损伤到耳朵。

3.特殊人群应当谨慎使用手机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应当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频率和时间,以免病情加重。如癫痫患者使用手机,会增强脑部的电磁场从而诱发癫痫发作;装有心脏支架的病人也无法应当尽量减少手机。手机电磁辐射不仅会影响到心电图的记录;白内障患者使用手机会使病情加重;孕妇频繁使用手机容易引起胎儿畸形。总之,对于一些特殊人员应当减少他们的手机使用频率。

4.应当合理搭配食物

就目前而言,手机电磁辐射的危害界限标准仍不够明确。手机使用者在使用时应当以预防为主,平常多吃些瓜果、蔬菜。尤其是富含B元素的食物,如海带、卷心菜等以保证人们身体内的电磁平衡。而且据医学研究证明,一些绿色食物能够杀菌,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人体地方电磁辐射的能力。为此,人们应当重视合理饮食。

5.正确认识手机电磁辐射

手机对人体健康到底有什么损害,全球科技界对此尚无定论,任何一家跟踪研究手机辐射问题的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也还都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手机和移动基站会对健康造成威胁。但是曾有一名癌症专家通过实验得出:因使用手机致死的人数将超过吸烟受害者。同时也有科学家声称,手提电话释放的辐射在短短5分钟便足以影响脑细胞分裂的情况,有可能触发癌症。实际上人们对于手机电磁辐射的危害仍是一知半解,大部分人认为手机虽然存在危害,但是影响程度并不大,否则手机也不会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显然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鉴于此,人们应当正确认识手机电磁辐射,并采用科学的防辐射方法,尽量不要人云亦云,采用毫无科学依据的手机电磁辐射预防方法。

三、总结

综上所述,手机电磁辐射无处不在,而且有关手机电磁辐射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总的来说,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应当科学规划手机使用时间,并规范自身的手机使用行为习惯,做好全方位的手机电磁辐射防护工作。另外,相关科研人员应当不断加大手机的研发力度,从根源上减少手机电磁辐射强度。

参考文献:

[1]张宏琴,齐丽晶,陈殿伟.关于手机电磁辐射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11:98-100.

[2]梁金荣.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38-41.

[3]羊勇,杨嘉,杨玉琦. 手机电磁辐射研究[J].大学物理,2013,01:42-45+56.

猜你喜欢

辐射手机电磁
军用电磁屏蔽方舱的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研究
电磁频谱战在悄然无息中激烈展开
说说医院里的那些“辐射”
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策略研究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某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