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中意象的探究

2017-04-10陈杜莉斯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南浦丁香意象

陈杜莉斯

G633.3

古诗词在我国古典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诗经到楚辞,魏晋隋唐千年文明,积累了大量文人墨客一致认可,心照不宣的经典意象。所谓意象,就是意和象, 象指一切具有物理形态的客观存在物,包括视觉不可见的物质和人自身的一切外在表现,如声音、风和人的情态行为等。意指诗人主观的一切意识活动,如感情、志向、认识、幻觉等。象中寄托隐含了意。

比如 “梅”,由于古代诗人反复的运用,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及婚嫁有关。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鸞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贾生、屈原多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等。

正因为这样一些意象的存在,中国诗词得以形成了其含蓄隽永的特色。即使到了现在,一听到某些经典的意象,也能让我们迅速的引起共鸣。

一首诗歌中往往不只一个意象,彼此联系的几个经典意象堆叠,虽不言情,满满情意却溢出文字扑面而来,比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中的意象有: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常见意象的选择有两种情况:

第一是借助于文化、文学传统。文化传统既是在民族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积淀了人民或作家的某种共同认识的事物,对这些象中所隐含的意,除了特殊情况之外,已有了固定的理解,这类意象称为固定意象或民族意象。

其中一类为民族传统节日和民俗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不同的节日庆贺内容不同,代表了节日习俗的各类物件儿也可以成为抒发节日情感的意象。元宵佳节的灯会和热气腾腾的元宵成为其不用多言的代表,似乎天生就带着热闹欢腾的意味。也就常常成为诗人笔下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象,或表达欢欣喜悦之情,或衬以怅然寂寞之感,时时可见:“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短短数字,勾勒出一幅见之不忘的灯会景致,透着浓浓的美好易逝的感伤。

当然这里不只使用了灯会,也提到了元日,直接以节日入诗的作品也绝对不在少数,我们耳熟能详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直接点出重阳节以抒发“独在异乡”时对故乡亲人加倍的思念。一个独特的,被寄予了独特情感的日子,也就成为一个独特的意象。

民俗生活中的约定俗成也是此类意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贺铸的《鹧鸪天》中“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半死的梧桐,失伴的鸳鸯,旧日的居室,新舔的孤坟,空空的睡榻,凄恻的风雨,伴着诗人“何事不同归”的诘问,无须多言,已经将满腔的哀戚之情表达出来了。

用典在诗歌中的运用及其常见,比如南浦一词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 《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的一个专名了。 自南朝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当语言经过无数诗人的提炼、加工和创造,除了本身原来的意义之外,还带着使之诗化的各种情感和韵味,这些情感和韵味就可以称作情韵义了。如“燕”的意象 。燕相当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晏殊的《破阵子》中“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里的“燕”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这里的“燕”,表现春天逝去,诗人伤感无限之情。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中,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第二是借助于汉字音形义独有的特点,利用谐音、多义构成意象。在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汉字音形义的独有特点成为创造意象的独特手法,这在世界文学遗产中是绝无仅有的事实。通俗来说,这是一种双关手法。

谐音的运用在南朝乐府民歌中大量体现。如《西洲曲》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与“怜”同音,“种子”的“子”与敬称的“子”同音,“莲子”含义是“爱你”,“莲心”的含义是“爱心”。“青”与“清”谐音,“莲子青如水”的含义是爱你之心像水一样清纯净洁。短短一句话,多处用到谐音,不仅音韵和谐,而且表达出作者丰富多样的情感

李煜《虞美人》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句子,“颜”是多义词,“朱颜改”外意是宫殿阁楼的红漆颜色凋落,内含是词人的红润脸色已变得憔悴之意,抒发江山易主,人事已非的伤感。这利用了古汉语中绝大多数词是多义词,各个意义之间又有所联系的特点,巧妙的构成了多义的意象。

还有的意象,尤其是借用象征手法而来的意象,往往不只是为诗歌结构的构建,还含有政治的感慨。阮籍《咏怀》中“西方有佳人”一首,以不能与佳人交接象征理想不能实现,佳人这一意象在这里就按指了政治理想;再如李白的《古风》中“美人出南国”,“桃李生东园”同样有其政治理想的表现。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是大家所公认的。有时诗人会临时选用一些比较新鲜的意象,这些意象往往个人情感比较强烈,不是十分易于理解,像李商隐是常常有自己独特意象的,所以其诗作往往比较朦胧。比如《锦瑟》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就“弦”这一意象,诗人究竟指向何物,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起情感倾向的理解是比较一致的。也有些时候,为了不至落于陈词滥调,诗人也会在使用较多的意象上加以创新,像“丁香结”常指心中郁结的愁绪,诗中运用极多“愁肠何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都是表达诗人的愁绪,但在陆龟蒙的《丁香》却从另一种角度使用了丁香结:“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以解开的丁香暨盛开的丁香花示春意正浓,显得热闹而浓郁。

意象在古诗词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诗人虽是有感而发,但也少不了认真经营,因为不同于散文的长篇赘述,所以必须裁剪得当,才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所谓“字里行间”中的“行间”,或是感情低沉迂回,含蓄不露的,或是寄寓深意,回味无穷的,与中国古典绘画留白艺术异曲同工,以意象略去情感脉络中的部分,留下大量空白,任读者猜测想象,正是中国古诗词独特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南浦丁香意象
南浦河守边记
The Meaningful Flowers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春日相思
踏莎行
王汇泉
白丁香紫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