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体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017-04-10刘旭杨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鉴赏能力乡愁意象

刘旭++杨勇

摘要:从情感体验角度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关键词:诗歌鉴赏 情感体验

G633.3

诗歌的理解对我们而言看上去似乎十分简单,但学生而言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学生遇到问题时总不禁感慨自己日常阅读量、积累过少,其实这时,他们自己都已经理解到了:诗歌的鉴赏需要依靠情感体验,需要靠大量的积累、体验来赏析。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面对诗歌鉴赏教学时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我利用部分早读课的时间坚持教学生读诗,以渭渭诗歌甘泉,渗人学生心田,滋养他们成长。每周学二三首,每次十分钟,读读背背讲讲,一日不多,十日许多,精心滴灌,学生兴味盎然,赏析能力提高,智力获得发展。”这种做法抓住了诗歌教学的根本,把握住了培养鉴赏能力的关键,就是想办法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理解诗歌我们首先要理解几个概念。诗歌的主旨是什么?诗言志,歌抒情,诗歌的主旨就是言志抒情。志与情在人认识事物的概念中属于理性的内容。人类认识事物有哪些规律?人类认识事物离不开以下规律:由易到难、由表面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等等。诗歌要表达理性的主旨,必须先要通过感性的(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能听到或看到或感受到的形象)。因此,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的第一步。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阅读与欣赏诗歌,可以唤起丰富的联想,激发情感的共鸣,充实心灵的遐思,增强审美情趣。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鉴赏诗歌呢?

一、体验诗歌丰富的情感

所谓诗言志,通俗地讲,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情感的。这在我国是有悠久传统的。从中国诗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屈原到李白、杜甫……,从郭沫若、闻一多到舒婷、海子……诗人们在诗中诉说着伟大、高尚的抱负与志向,在诗中流淌着激越、丰富的思想与感情。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借助于感情去感染人,给人以美感。饱含激情,富于想象,是诗歌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那么,在鉴赏诗歌时就应该抓住诗歌中的物象,由“形”入“神”,得“神”忘“形”,揣摩感悟诗人浓烈的情感。

尽管每一首诗歌都流淌着丰富的情感,但展现情感的方式各不相同。一类是直抒胸臆。这一类诗歌情感奔放,从字面上就能感触到诗人跃动的脉搏,如郭沫若的《太阳礼赞》、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另一类是含而不露。这一类诗歌感情比较含蓄,有的寄情于景,如舒婷的《致橡树》;有的托物言志,如于谦的《石灰吟》。欣赏这一类诗歌,需要细加品味,才能体察到诗人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

二、领略诗歌美妙的意境

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境”和“意”的统一。诗中客观的描写对象是“境”,诗人主观的感受体验是“意”。换句话说,意境就是诗人主观的情感与客观事物相契合,所创造的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意蕴含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展现。诗人写诗总是要借助某种景物或事件,表现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欣赏诗歌时,要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抒情客体来表现自己的爱和恨、痛苦与欢乐、希望与追求的,要领略“意”和“境”是如何浑然一体、融情与景的。如余光中的《乡愁》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其不单单呈现了一段相思文字,更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意境;不是单纯地直抒思乡之情,而是采用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法来表达,显得深沉悠远,情深意浓。诗人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巧妙地选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鲜明而独特的典型意象写乡愁,使乡愁不再是审美中的表象,而是可感知的事物。“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首诗中,“情”与“景”的交融表现得淋漓尽致,能从中领略到一种十分美妙的艺术境界。

三、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十分凝练厚重,言简意赅。诗人往往以极少的文字来展示广阔的生活,以短小的篇幅蕴藏丰富的内涵。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反映生活的集中性、概括性程度最高。诗人在表现生活时总选取生活中最有特征、最典型的人和事,将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高度浓缩,通过描写典型形象特征,抒发感受最深的思想感情,表现广泛的生活和具有最普遍的思想意义的事物。在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时,可以充分展开想象,来体会其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如余光中的《乡愁》,该诗仅用四小节、十六句、八十八个字,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并相应地选取“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典型的意象,卻唤起读者更广阔的联想空间,不仅表达了对故乡、故人的思念,更有对祖国统一、民族命运的思考。诗虽短容量却大,可以说是凝练美的典范之作。

有了这些方法,诗歌鉴赏也就撩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让我们能看清她本真而又含蓄的面目啦!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乡愁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乡愁
乡愁
小学美术课堂中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究
来自林间的风
回头一望是乡愁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喜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