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

2017-04-10雷连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品德提高

雷连生

摘要:思想品德课,最容易上成说教课,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率不尽如人意。如何让学生走近思想品德课,走进思想品德课,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完成对学生心灵的塑造。这是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面临的既陈旧又新鲜的课题。实践证明,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品德;效率

G641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不被重视已久矣!在人们的心目中,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才是主科,而其他都是不起眼的豆芽科。老师没有动力,学生没有压力,于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不尽如人意。笔者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多年,出于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出于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出于对学生的爱心,一直努力探索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所认课班级思想品德课成绩一直不错,赢得学生尊敬,同事好评,领导肯定。

笔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论联系,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出困境,提高效率。

一、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思想品德课,最容易上成空洞的说教课,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走近思想品德课,走进思想品德课,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教学实践证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实现由老师要我学习到我要向老师学习的转变。把思想品德课讲堂变为学堂,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大幅度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笔者联系实际,让同学们主动伸出双手,积极热情和同学交往。要求他们在课堂上主动介绍自己,让同学接纳自己,也让自己接纳同学。大部分同学都主动踊跃,少数同学胆小羞怯。在热情大方的同学的带动下,也完成了自我介绍。笔者还告诉大家,要记住要学的名字,主动招呼同学,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还搞了一个小小的比赛,即开学一周后,看谁记住同学的名字多。同学们觉得很有趣,比赛激烈有序,结果有不少同学一周就记住了全班同学的名字。通过这一比赛,不仅让同学们感觉到思想品德课的活泼有趣,而是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让同学们彼此尊重,团结友爱,迈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坚实的第一步。

笔者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时,就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爱饮酒说起,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家中的人饮酒的事,引出酒驾,醉驾的有关法律,让孩子们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近,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青少年权益保护有关法律,让孩子们对法律有了初步的认识,增强了法律意识。笔者还向学校申请,请司法所干部到学校进行了一次普法教育,让全校学生受到一次深刻而有益的普法教育。

实际证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笔者所任课班级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成绩大面积大幅度提高,为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为提高教学效率插上腾飞的翅膀

有了学生学习兴趣这个基础,接下来就是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从而为提高教学效率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动探索教改教研,转变教法理念,在“导”字上下功夫。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字上发力。当“导”与“学”形成合力,教学得春天也就来临了。

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调控情绪,对我们任何人,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更何况对于尚未成年的初中生。如果只是空洞的说教,必定会课堂呆板沉闷。笔者设计了“导入新课”方案,让学生在老师的表扬中情绪高涨,让学生在老师的无端指责中情绪低落,又让学生在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中如梦初醒。因势利导,笔者引出情绪与情绪控制的话题。学生明白了情绪、情绪变化、情绪控制与自己息息相关。一下子就有了激动,有了兴趣,有了信心,有了决心。一下子就实现了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的华丽转身,本章节内容的教学效率实现了大幅度大面积的提高。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生动,学生对自己的情绪和情绪控制有了深刻的切身体验。

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很生动,生活有乐趣,精神很饱满。如教授《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内容时,笔者先让每位同学说一说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其中不少的同学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有小部分同学能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不用督促、陪伴。能自己骑车,坐公交或走路上学,能管好自己。自己洗衣服,打扫卫生,甚至做饭吃,饭后洗碗。周末去爷爷奶奶家或外公外婆家。父母下班,主动问候,陪伴父母。父母病了,陪他们去医院,还能照顾他们。做得好的同学受到了表扬,做到差的同学受到启发,慢慢的变得勤快起来,自立起来。事实证明,自己的事自己干,不仅仅不影响学习,反而促进全面成长,素质提高,人格完善,终生受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常教常新,学生学习积极性被不断激发,不断培养,不断增强。有了教师与学生两个积极的作用,思想品德课有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效率显著提高。

三、理论联系实际,让思想品德课走出困境走进春天

思想品德课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容易走向空洞抽象的困境,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初中生在人生最叛逆的青春期,如教师引导失法,就更难突破困境。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走进思想品德课。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别开生面,耳目一新;感受思想品德的形象、具体、生动;感受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快乐;感受到生命的精彩,生命的独特、生命的珍贵,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文明的美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生动的绚烂。文明的美丽,感受到谢谢的快乐;总而言之,理论联系实际,让思想品德课教学走出困境,走进春天,让师生如沐春天,如谈春雨。

理论联系实际,为思想品德课打开了另一扇窗门户,让教学领略到窗外世界的无限风光,领略到教科书的精彩,领略到课堂内外融合的无限魅力。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理论联系实际,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提高教学效率打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主体作用,为提高教学效率插上腾飞的翅膀。理论联系实际,让思想品德课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走出困境,走进春天。事实证明,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研究》2016年第1、3、6、7期

[2]《北京師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第2期,2016年第5期

[3]《云南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6年第2、5、6期

猜你喜欢

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品德提高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课堂建设
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