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2017-04-10刘三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原则策略

刘三光

摘要:“学案导学”一般以学案为载体,结合教师的指导和点拨,注重将教与学进行有机结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过程,以此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素质。本文通过分析学案导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探讨了基本实施策略,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教育新思路。

关键词:学案导学;原则;策略

G633.6

学案是一种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从而达到最终教学目标的学习方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以往的教学模式落后于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而采用“学案导学”模式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完善其知识体系,并且提升其学习效率和自身综合素质。中职教师如何充分合理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发挥该模式最佳效用的关键。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作为诸多学科中逻辑性最强、对思维要求最高的学科,数学往往具有鲜明的连贯性,并且对学生自身的知识理解能力、熟练运用能力要求较为苛刻,因而导致本身基础较为薄弱的中职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排斥感。因此,教师在应用“学案导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必须从整体出发,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 主体性原则

中职学生在通过“学案导学”模式学习数学时,应当有充足时间来进行自主探究,加之教师合理引导的过程,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坚持以中职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真正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三)创新性原则

中职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并且及时对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变革,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学生个性和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案。首先,教师应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以此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齐全的教学材料,给予学生自我探究、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自主发掘潜能,不受他人思维局限性的束缚。

二、“学案导学”模式应用的策略

(一)制定合理教学方式

数学由于其抽象性和连贯性,往往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要求高,因此显得较为枯燥,中职学生本身数学基础和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因而更难以接受繁琐的数学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选择合理的学案,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相关课程时,教师以三角函数的起源和创始人的推理过程为出发点,首先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拓展,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此过程补充重要的三角函数知识点,将枯燥单调的数理关系形象化,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重要知识点的教学。学生在教师“学案导学”的模式中既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又掌握了基础知识,有效提升了自己的数学水平和学习效率。

(二) 组织科学的学习模式

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分组讨论的学习模式已经十分普遍,教师首先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由各组学生推选组长,由组长为组员分配任务,各自去相关企业或实习单位收集与数学课题相关的内容素材并汇总成报告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教师可以在展示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对这些收集的素材进行提问,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出最佳的答案。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发挥各组学生的聪明才智,营造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并让学生尝试从交流与沟通中学会更高效地解决问题。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实现中职数学课堂高效化。

(三) 注重精讲提炼过程

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往往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借助的资料也仅仅是收集的素材,因此其对于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往往与实际的应用有着一定的差距。教师在此时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通过对学生进行更加精细的讲解,提升学习的知识掌握能力,更好地与数学知识拓展进行衔接。

例如,在学习“直线的距离”相关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收集素材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部分,并提出具体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自身已经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完善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步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由于教师的问题往往以学生的素材为依据,学生更容易接受,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学习数学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在学生讨论解决之前的问题后,可以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在处理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切入点。精讲提炼的过程是“学案导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总结和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升数学水平,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四) 创设灵活的引导方案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学案的选择固然重要,教师如何“导学”也不可忽视。灵活的“导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能力,拙劣的“导学”则很可能使学生陷入传统的局限思维,不但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使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中职教师在设置导学方式时应该注重导学的艺术性,创设层层叠进的思维梯度,让学生从简明、易懂的知识点开始学习,既能培养其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并集”相关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案”中设置“导学”的环节:若参加春游的2年纪1班同学将进行两项游乐设施的使用,其中参加“过山车”项目的同学有A、B、C、D、E五人,参加“海盗船”项目的同学有B、E、F、G、H、I等六人,两个小组在一起,一共有多少同学?一共是9人,5+6不等于11,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这样的案例引入集合“并集”的概念,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并集的定义,又能从浅显的案例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化枯燥的数学知识为轻松的问题探究,教师通过由易至难的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思索,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完成数学学习目标

三、总结

中职院校在引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后,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该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也能够逐渐从传统的“以教为主”过渡到“以点为主”的讲授模式,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并加之适当点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要求,也更适合知识体系薄弱的中职学生,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章飞,陈蓓.学案导学导在何处[J].数学教育学报,2013,(3):95-99.

[2]魏现州.莫让“模式”成“模具”——“学案导学”的脉络、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1):18-20.

[3]奚青.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3,(14):29-30.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原则策略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Passage Four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