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17-04-10邱志冬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作用数学

邱志冬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只有采取科学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而将数学知识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应用重要性和应用原则加以阐述,然后结合实际对生活情境的具体化应用详细探究,希冀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

关键词:数学;生活情境;作用

G623.5

素质教育已经施行了多年,从总体上来看也初步见到了成效,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突出认识有着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学生必学的科目,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只有通过采取科学话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有助于促进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提高。通过从理论上对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就能为实际数学教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应用重要性和应用原则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应用重要性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新的教学模式与之相结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开展教学活动。而生活情境的灵活运用,对数学教学的效率提高就有着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激发比较有利,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1]。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理解能力上以及思维上都处在萌芽状态,需要采用学生所熟悉的场景进行激发,辅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生活化的场景应用,就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熟悉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内容。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生活情境的科学运用,能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扎实化。传统数学教学对学生采取灌输式模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比较被动,不利于学生创新以及探究能力培养。而生活化情境的运用,就能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开动脑筋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能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数学课堂中充分体现。

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科学应用,能将数学的抽象知识具体化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的对数学知识加以吸收[2]。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比较强,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上比较弱,在这一特征下,老师就要将数学抽象知识具体化向学生展现,而科学的运用生活情境就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应用原则

生活化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能和班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符合。也就是在生活情境的运用方面体现出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教学能针对性进行,这样才能将生活情境的作用充分发挥。在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要体现出纯洁健康合理性,和数学内容的结合要紧密性,不能更牵强附会,通过健康的生活情境内容,既要和数学内容相结合,也要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握,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原则的遵循下,对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就比较有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应用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应用,需要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要想将生活情境的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就必须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老师对学生的生活情况以及学习情况和个性发展等,都要有相应的了解。针对班级学生的各项条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创设生活情境,和当地的生产以及生活状况相符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创设的生活情境产生共鸣,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3]。

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几和第几”的内容讲述过程中,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对家禽生活就相对比较熟悉,老师在具体生活情境创设中,就要和当地的生活状态相结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家禽动物赛跑的画面向学生进行展示。在画面当中有小鸡以及小鸭和小狗等,让学生进行猜测哪个小动物能够跑第一。小学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对这一问题就会争相回答[4]。通过这一案例不仅能够将数学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展示,而且也能将生活中的实质内容加以呈现,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生活情境的创设要多样化。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也要能采取不同的生活情境创设方式,可通过剥洋葱式的生活情境创设,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是通过分层的方式为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打好基础,能够做到抛针引线的作用。老师可先向学生提出趣味性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的提出通过生活化层次性展现,将问题的设置由简单到复杂,这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数学知识学习都比较有利。

通过生活化情境的运用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在注意力上很难长时间集中,这就需要老师采取生活情境创设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加强,让学生的注意力能集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数学运算的内容讲述过程中,就可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加以应用,讓学生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这样就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的培养比较有利[5]。

例如:对于运算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通过具体的案例向学生进行展现。假设今天妈妈给姐姐和妹妹分了若干个糖果,姐姐分到了17个,妹妹分到了13个,请问妈妈一共分给他们多少糖果?还可以假设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其中已经有l3个学生被捉住,现在还有35个学生没有被捉住,请问这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在玩游戏?通过运用这样的生活化语言和提问引导式教学,学生会倍感亲切,老师只要能够注重生活化的语言运用,将运算问题通过生活情境的展示,就能方便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这样也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探究能力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对生活化情境的巧妙创设应用,是激发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举措。只有将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与数学教学内容紧密科学的联系,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就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在面对新的教学发展环境下,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才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希望此次研究分析对实际教学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高海英.有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28)

[2]王国权.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

[3]冯志强.浅谈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5(25)

[4]张维娜.结合生活元素,趣味数学教学[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04)

[5]刘玉环.浅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5(06)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作用数学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