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

2017-04-10毛小利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德育小学生

毛小利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品德教育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学好品德这门课程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很多学校都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应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不仅能够达到教学的目标,还能够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生活化教学

G621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将理论结合实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升教学的整体水平[1]。

一.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就是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发性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去。生活是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到品德教学当中去,是必然的趋势。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和领导者,而变成了学生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加入到学生之间的讨论中,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更利于教师顺利地开展教学事业[2]。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一)加强师生平等交流、互动

知识的获取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并通过自己的方式验证,从而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观。生活化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品德的学习中也能够走近生活,实现更有效学习这一目标。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平等的交流、互动,这能够更加突出教学的开放性这一特点,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学“自我新形象”这一内容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可以进行交流、互动,探讨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形象,有些人心目的理想形象可能是明星、有些人的理想形象可能是画家、还有些会是发明家等各行各业的人,学生在同其他人谈论这些的时候,会充分的调动地自己的积极性,而这也达到了教师教学的效果[3]。

(二)将生活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1.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对教材进行选择的时候,要确保教学的质量,还要保证教材里多一些生活化的知识内容,使教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便于生活化教学工作的开展。比如在学“珍爱我们的生命”这一课时,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举出一些名人是如何珍爱生命的例子,比如史蒂芬·霍金,就算被病魔缠住,也永远不放弃生的希望。比如贝多芬在失聪的状况下,也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还有很多的名人,克服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并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为人类创造无限的价值。这些例子能够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启发,也会更加懂得去珍爱自己的生命。

2.要想实现思想道德生活化教学的目标,就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到教学当中去,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这些感悟就会慢慢的转化为思想道德的意识,而且这种意识会对学生的思维和行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通过日常的教学去了解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并将这些东西融入到教学当中去,当做教学的内容,让生活与教学更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比如在学习“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一课时,教师就可要求学生举一些发现自己潜能的例子,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发现了自己的语言优势,通过写作,发现了自己的写作天赋,通过唱歌,发现自己嗓音的独特。将书本的内容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令学生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德育知识。

(三)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想实现生活化教学这一目标,就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成为课堂的主要角色,而不是传统模式下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比如在学“我爱我家”这一课时,教学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演讲的比赛,学生可自由的报名参与,在演讲比赛之前,学生自己攥写稿子,而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就要脱稿演讲,学生对家的爱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演讲充分地体现出来,并感染着其他的人。所以教师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这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水平。

(四)積极引入实践元素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教师及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宣传资源,比如可以张贴名人名言、张贴科学家、革命领袖等各种英模画像、制作展现民族精神的标语牌,建设德育室、校史室、美育室,弘扬并宣传民族精神,营造浓烈的德育氛围。在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等进行安全、法制、纪律、品质的文字宣传教育,组织学生利用展现传统美德与伟大革命的经典格言定期进行诗词朗诵比赛和、歌咏比赛,加强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提高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德育将于,教师可以组织班级活动、课外活动,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各种相关的德育规范条例,也可以利用各重大节日比如“ 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让学生理解重大节日的由来,开展手抄报、墙报比赛,开展各种文艺联欢晚会,邀请行业的英雄与革命先辈讲故事、做报告,召集学生观赏爱国主义的教育影片,加强学生的党史国情知识,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结束语:

思想道德这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转变教学观念,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丰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生活化教学是必然的趋势,教师要不断地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密切地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充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堂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术芳.关于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132.

[2]孙敏.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57.

[3]李化树.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生活化发展方向[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03):47-52.

[4]夏永胜,袁新志.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38-39+41.

[5]李冬英.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施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8):37-39+66.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德育小学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我是小学生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