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2017-04-10杨丽刘慎梅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2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大数据时代

杨丽+++刘慎梅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借助高科技平台将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护理专业教学相结合探索互联网+时代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新模式,必将是未来护理专业师资培养方法研究的新趋势。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现状以及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适合大数据时代护理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向,以促进护理专业教师可持续快速成长。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教学;双师型教师培养

G715.1;R47-4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范围的数据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并且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因为“大数据不只意味着体量的大小,同时意味着研究方法更倾向于利用新的多种类型的数据获取信息,以数据进行研究,并做出决策”[1]。在教育领域中,数据智慧成为一种新的教师专业意识能够最终通过教学决策改进教学,也对护理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一、护理“双师型”教师内涵

1995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在《关于开展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2],国际上没有这种说法。目前一般认为“双师素质”教师是指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又具有规范的专业技术和动手能力;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还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的复合型人才。王俊(2009)认为,“双证书”说属于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较为普遍的一种解释,这种说法将教师从业前必须要持有的教师资格证与职业技能等级证的教师称之为“双师型”教师,通俗地讲就是教师加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这一界定属于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一种补充[3]。 “双职称”说。彭国平(2009)认为,这种观点的“双师型”教师就是既有教师职称,又有专业教师职称的教师,也就是“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这种说法主要是从职称的角度去界定“双师型”教师的[4]。“双能力”说。田伟(2009)认为这种说法的核心是要求高职教师需要同时满足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是具备崇高的职业素养,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能在职业指导上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第二,要求不但具备坚实的技术理论知识,还要对所教授行业的职业理论、行业动向与最新技术发展有所了解。“双能力”说抛弃了单纯以职称与取证眼光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开始从内部核心价值给予关注“双师型”教师合理阐释[5]。“双证”是指教师需具备教师资格证与护士资格证,只从形式上强调教师需具备的资格条件。而“双能力”是指教师要有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很多人也将其称为“双素质”。

二、护理“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

1.数量不足,结构欠合理 2015年6月,张德江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指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还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尤为不足。”各高职院校护理招生规模大,年均在1200~1500人,出现护理专业教师数量少,教学任务重,师资结构欠合理等情况,职称结构也出现了比例失衡,青年教师居多,高级职称与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欠缺,同时具有讲师和中级及以上的专业技能职称的双师型教师还不多,缺乏“双师型”教师需具备的各种能力。

2.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能力滞后

除“双师型”教师匮乏外,职教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有待提高。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现在,有些高资历护理专业教师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手段较少,创新能力受限制,主动专研能力不强,导致教学技术与教学能力提升不高。此外,“互联网+”背景下,各种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护理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信息化的教学能力或教学能力滞后,这也是全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瓶颈。

3.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行业(医院)工作经历经验是双师型教师的共性要求。鉴于我国专业课教师普遍“先天不足”、在职专业课教师双师型培训中到临床医院实践不尽人意的现状,有必要极度重视“行业(医院)工作经历经验”且作为双师型教师的核心要求。我们现在有些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一般从学校到学校,因教学任务较重也没有时间去临床顶岗锻炼,专业实践能力得不到更大的提高;即使入职前具有丰富的行业(医院)工作经验的教师,长时间脱离职业实践,也会疏远职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把握难以及时和到位。有计划安排教师到医院实践,能够保持双师型教师的“含金量”。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的研究

1.大数据时代的教师“双专业”发展 护理教师专业能力是包含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能力。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职教教师除要从事课程教学外,也要从事实训、就业指导等多种教育活动。加大专业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包括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培训,职教理念、形势、政策培训,实践能力培训,英语、计算机能力培训,教研科研能力培训。方式采用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学历与非学历相结合。通过各类培训班、专业基础知识、临床实践培训计划、短期进修学习等途径完成。具体措施:①实施三个一导师带教制:一个教授一年带一个年轻教师。多科轮教、双岗位轮换制:新进教师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与临床岗位轮换,三年一个轮回培养。②对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予以早规划、早指导、早培养,借助个人职业心理分析,结合个人科学素养、创新素质,建立有针对性的职业方案和个性化事业发展支持计划,实现在职培训的过程跟踪培养机制。③建立与完善教师管理工作的信息支持系统,构建青年教师思想交流平台,保护青年教师的创造性与工作激情,开启护理专业教师“双专业”持续发展新征程。④外出进修培养模式:教育部等七部委颁发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教师﹝2016)3号)指出,“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師(含实习指导教师)有明确规定: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我们要求选派素质较好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部门在各高校、职业院校甚至企业进行的全日制脱产培训,一般培训时间 2-3 个月不等。这种培训方式一般也是采取理论+实践模式,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通过职业教育理念、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训练上的相应指导,强化教师对知识和技能的吸收和融通[7]。在对“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上,学者周红霞(2010)提议,“双师型”教师培养核心是注重产学结合,手段是建立培训量化考核指标及激励奖惩制度[8],学者何建(2012)认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中尤其要做到理论性、实践性、职业性三者的统一[9],陈伟、田国杰(2012)提出了校本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教师自主培养模式、基地培养模式等[10],叶建学(2012)指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实行“工学结合”[11], 朱星彬(2012)提出“做中学”培养方式,使“教”、“学”、“做”融为一体[12],这也是进行“双师型”教师培养最基本最可靠的方法,能够看出不同的高校都已基本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师培训模式和培养方法。

2.职教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培养 教师信息化专业知能(TPC,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in ICT-supported Instruction)指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关注的诸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它可以分为教师信息化专业知识与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两个方面。教师信息化专业能力发展阶段大体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许多学者如曼迪纳契和可兰[13]、Hooper,S.和第一阶段教师仅仅学会使用技术,但并未在教学当中进行应用。教师只需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就可进入这一阶段,但此时信息技术并未对教学产生任何作用和影响;第二阶段中教师开始在课堂中尝试使用信息技术;第三阶段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应用;第四阶段中教师反思和重构课堂的目的与功能,技术不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工具,而变成了营造学习环境和学生学习的工具;第五阶段是面向未来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代表着未来的可能性。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智慧切合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态势,成为教师新的专业意识,教师的数据智慧是在教学的活动中养成的,大数据时代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个性化为主,培養学生的综合能力,护理专业教学更是如此。新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教师除了转变观念,加强学习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多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训、管理、评价等多方面有效融合,切实提高教学、实训的质量,促进教师的“双专业“发展。

3.大数据时代的教师教学决策能力培养 “基于内部的教学决策是从提高教学质量的微观层面而言的”[14]。“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们能够学会运用数据,他们就可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和不足,从而来改进教学计划”。教学能力中对教学决策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这也是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在职教领域,有些新型教学活动和职业活动的开展必须依赖于新兴的技术手段,如护理专业模拟或仿真的教-学-做合一的实训教学、微信平台的综合试题库、专业知识点的微课等,都是职教教师教学理念与职业理念的革新。新理论的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挑战,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则为职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给教育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大范围的数据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关键是教师个体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认识,通过不断学习,树立新的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为成为“双师型”教师奠定思想基础[15]。同时,应当具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要发展对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专业发展总结、规划的意识,自觉地、不断地促进自我专业成长,使自己更加专业化、职业化,以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企业(医院)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医院)能够为专业教师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到企业(医院)实践能及时熟悉技术生产一线的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使高职教育紧跟社会发展的动向[16]。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培养能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沈德梅.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技术研究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5-11.

[2]贾文胜,梁宁森.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J ]. 中国高教研究,2015(1)

[3]王俊.示范性高职院校“新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2009(14):6.

[4] 彭国平 . 高 职 “ 双 师 型 ” 教 师 外 在 激 励 机 制 的 研 究 [J]. 河 北 软 件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报,2009(3):15-16.

[5]田伟,卢红学.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24):10.

[6]魏超,钟晓书.美国健康传播研究回顾 [ J ] . 中国健康教育,2010,(1):85.

[7]袁秀瑜.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24.

[8]周红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J].江苏高教,2010(6):144.

[9]何建.“双师型”师资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11-12.

[10]陈伟 , 田国杰 . “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组合选择研究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理论版),2012(10):65-66.

[11]叶建学.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体会 [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5):179-180.

[12]朱星彬,车金如.基于“做中学”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探索 [J]. 中国电力教育,2012(31):123-124.

[13]Mandinach,E.and ClineH.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curriculum innovation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EB/OL].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34580882_The_Impact_of_Technological_Curriculum_Innovation_on_Teaching_and_Learning Activities,2016-05-05.

[14]顾小清,薛耀锋,孙妍妍.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决策研究:数据的力量与模拟的优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6,(1):56-62.

[15] 洪娟.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多元保障机制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9.

[16] 郑祎峰,马晓音.校企合作机制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1(7):6-7.

作者简介:杨丽,女,1975-1,副教授/副主任护师,副主任、护理学硕士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大数据时代
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餐厅服务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