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型藏羊毛绒资源品质分析

2017-04-10许艳丽邢巍婷吕雪峰郑文新高维明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山羊绒毛绒羊绒

柴 婷,许艳丽,邢巍婷,吕雪峰,胡 昕,郑文新,宫 平,高维明

(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业质量标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00)

高原型藏羊毛绒资源品质分析

柴 婷,许艳丽,邢巍婷,吕雪峰,胡 昕,郑文新,宫 平,高维明

(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业质量标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00)

实验对88只西藏自治区地方绵羊品种——高原型藏羊的毛绒样品开展了油脂率、净毛率、绒毛含量、手排长度、细度、色度参数的检测,旨在分析高原型藏羊羊毛绒品质和利用价值。结果表明:高原型藏羊羊毛平均净毛率76.72%,平均绒含量44.81%,羊绒平均细度32.01 μm、平均手排长度55.65 mm、平均白度69.22。该实验发现,高原型藏羊能够生产绵羊绒,对其进行优种选育,可提高其纺织加工价值。

高原型藏羊;绵羊绒;毛绒品质

藏羊又称藏系羊,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是藏族人民长期在特殊自然环境下选育而成的主要畜种,依其生态环境,结合生产、经济特点,可分为高原型、山谷型和欧拉型3类,其中高原型藏羊是藏羊的主体,主要分布在高寒牧区。高原型藏羊所产羊毛以其纤维长、弹性好、弹力大、富有光泽等特点而闻名,是纺织地毯、长毛绒和提花毯的优质原料。为此,本实验对高原型藏羊的毛绒品质和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该地方品种的毛绒资源开发利用、育种方向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样品采集

在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地区高原型藏羊集体养殖场,随机选择了3个群的羊进行采样工作,共采集88只符合采样要求的高原型藏羊的毛绒样品,每只羊分别采集肩、侧、股、背4个部位,分别从这4个部位的毛根处连毛带绒采集5cm×5cm毛样,立刻装入带封条的样品袋中密封。

1.2 主要仪器

视觉纤维细度测试仪(BCS1.50aa,澳大利亚SGS羊毛测试中心),电子天平(AC1205,德国Sartorious公司),半自动四槽洗毛机(W/4-17,澳大利亚Goodwin公司),八蓝恒温烘箱(Y802-A,常州纺织仪器厂),色彩色差仪(SC-80,北京康光光电子公司),钢直尺(150 mm,天津市测量仪器工厂)。

1.3 指标测定

毛绒纤维油脂含量按照GB 1523—1993《绵羊毛》毛绒纤维油脂含量试验方法测定;绵羊毛净毛率按照GB/T 6978—2007含脂毛洗净率试验方法烘箱法测定;毛绒纤维细度按照GB/T 21030—2007《羊毛及其他动物纤维平均直径与分布试验方法纤维直径光学分析仪法》方法测定;纤维类型按照GB/T 14270—2008《毛绒纤维类型含量试验方法》中方法测定;手排长度按照GB 18267—2000《山羊绒》手排长度试验方法测定;色度按照IWTO-56-03《原毛颜色测定方法》中方法测定。

1.4 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各组间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显著标准。

2 结果与讨论

2.1 高原型藏羊毛绒品质相关参数

对88只高原型藏羊成年羊的毛绒进行油脂率、净毛率、绒毛、手排长度、细度、白度测定,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高原型藏羊毛绒的平均油脂率5.42%,平均净毛率76.72%,平均绒毛含量44.81%,绒毛平均手排长度55.65mm,平均细度32.01 μm,平均白度69.22,说明高原型藏羊羊毛净毛率和含绒率均较高。

2.2 不同部位羊毛油脂率

羊毛油脂是附着在羊毛上的一种分泌油脂,主要成分是甾醇类、脂肪醇类和三萜烯醇类与大约等量的脂肪酸所生成的酯,对羊毛起保护作用,它具备不被微生物分解发酵的特点,覆盖在羊毛纤维上,促进绵羊毛丛、毛束的形成,防止羊毛发生毡合[1]。油脂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羊毛的手感、弹性、强力、纺织性能等。

由表2可知,高原型藏羊公羊羊毛油脂率均高于母羊,平均油脂率肩部最高,背部最低。母羊侧、股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部位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公羊侧、背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部位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高原型藏羊毛绒品质

表2 高原型藏羊不同部位羊毛油脂率%

2.3 不同部位羊毛净毛率

由表3可知,不同组别的羊群羊毛净毛率有一定的差异,公、母羊背部净毛率均最高;母羊肩部净毛率最低,公羊侧部净毛率最低。公羊肩、侧、股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背与肩、侧、股之间都有显著差异(P<0.05);母羊肩、侧、股之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背与肩、侧、股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总体来说,不同组别的高原型藏羊羊群净毛率均较高,而净毛率较高的羊毛可织成美观耐用的毛织品,有利于减少毛绒工艺过程,降低毛织品成本,提高羊毛等级,还可增强羊体新陈代谢[3]。

表3 高原型藏羊不同部位羊毛净毛率%

2.4 不同部位绒毛含量

由表4可知,不同组别的羊群绒毛含量有一定的差异,高原型藏羊羊毛含绒率背部均最高,股部最低;公羊肩、侧、股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背与肩、侧、股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母羊肩、侧、背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股与肩、侧、背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

表4 高原型藏羊不同部位绒毛含量%

2.5 不同部位羊绒手排长度

由表5可知,不同组别的羊群手排长度有一定的差异,公羊肩、侧、股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背与肩、侧、股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母羊肩、侧、股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背与肩、侧、股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该批高原型藏羊羊绒手排长度分布较为集中,单就长度总体情况而言,对照山羊绒国家标准,高原型藏羊羊绒纤维也都有较好的加工利用价值。

表5 高原型藏羊不同部位羊绒手排长度mm

2.6 不同部位绒毛细度

由表6可知,高原型藏羊各部位羊绒平均细度股部最粗,背部较细。公羊肩、侧、股、背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母羊肩、侧、股、背之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75份羊毛肩部绒纤维样品细度分析情况见表7。从表7可以看出,高原型藏羊羊绒纤维细度主体范围在20.01~25.00 μm之间,占总量的73.3%,国家标准《山羊绒》的绒细度需低于25 μm,与国家山羊绒标准相比,70.4%的样品达到了山羊绒的要求,说明高原型藏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对一些优秀品种进行育种培养,可以提高高原型藏羊羊毛的纺织加工价值。

2.7 不同部位绒毛色度

由表8可知,不同组别的羊群绒毛色度有一定的差异,公羊肩与侧、股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背之间差异显著(P<0.05);侧与肩、股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背之间差异显著(P<0.05);股与肩、侧、背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背与股之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与肩、侧之间差异显著(P<0.05)。母羊肩与侧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股、背之间差异显著(P<0.05);侧与肩、股、背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股与侧、背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肩之间差异显著(P<0.05);背与侧、股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肩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表6 高原型藏羊不同部位绒毛细度 μm

表7 高原型藏羊羊绒细度分布

表8 高原型藏羊不同部位绒羊毛白度

3 小结

山羊绒、细羊毛等的纺织加工价值,是由其各品质指标决定的,由于绵羊绒仅有新疆和河北有地方标准,而国家尚无标准。目前社会上认为绵羊绒品质差,没有开发利用价值。甚至报道高原型藏羊羊绒“品质差,用于擀毡”。因此在过去,没有人关注高原型藏羊的绒用性能,为了评估高原型藏羊的绵羊绒到底有没有开发利用价值,此实验对相关参数进行了检测,并与几个国家标准对比,发现高原型藏羊羊绒纤维细度跨度大,与国家《山羊绒》标准相比,有一部分样品可以达到山羊绒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从长度总体情况来看,高原型藏羊的绵羊绒长度优于山羊绒国家标准中的长度要求。高原型藏羊为了适应环境,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绵羊绒的生产能力,本研究所得参数说明高原型藏羊各项生产指标都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尽快针对绵羊绒特性进行选种育种,从而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1]金俊.澳大利亚美利奴羊毛油脂对于毛丛强力的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8.

[2]吕维斌.影响细毛羊净毛率若干因素的分析[J].中国养羊,1985(3):30-37.

S826.2

A

2095-3887(2017)02-0015-03

10.3969/j.issn.2095-3887.2017.02.005

2017-01-16

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CARS-40-10B)

柴婷(1988-),女,实习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高维明(1975-),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繁殖。

猜你喜欢

山羊绒毛绒羊绒
《粗梳羊绒织品》新旧标准对比分析
《山羊绒针织品》新旧标准对比
羊绒鼯鼠新物种被发现
毛绒情结
羊毛/兔绒/羊绒提花面料工艺设计
2020年度河北省分梳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
我的毛绒小熊
夏志文 他以土豆、毛绒、思维与奔跑搏击贫困
天津纤检所开展《山羊绒》标准宣贯
中纤局举办2015年山羊绒检验技术交流比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