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吉欧工作坊中驻校艺术教师的角色探析及启示

2017-04-08黎诩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驻校瑞吉欧工作坊

黎诩

工作坊是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的特色之一,工作坊中的驻校艺术教师也是瑞吉欧的原创角色,这一角色在开发儿童创造力、引导儿童进行艺术语言表达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对瑞吉欧驻校艺术教师的角色特征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瑞吉欧教育体系,更能为我国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完善提供相关借鉴。

瑞吉欧驻校艺术教师教师角色瑞吉欧·艾米利亚是艾米利亚的意大利北部一个城市,其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在全世界享有盛名,曾被列为世界十大最好的学校之一。瑞吉欧的教育体系倡导自由、表达、创造、鼓励儿童自我建构的教育观和儿童观,瑞吉欧的方案课程、教师角色、环境、记录等也显现出鲜明特点,为各国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借鉴思路。

一、工作坊中的驻校艺术教师

工作坊(atelier)是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的特色之一,瑞吉欧的每所早期学校中都设有专门的教室作为儿童的艺术工作坊。工作坊是幼儿园一个额外的空间,是激发创造力的地方,在那里幼儿通过双手和心灵去探索;通过实际操作以及视觉艺术去修正观点;去进行与教室活动相结合的方案;去试验、探索和结合新的或已知的工具、技术和材料。工作坊为儿童提供了各类可供制作、探索、玩耍的材料,幼儿以2~5人为小组的形式自由选择和安排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工作坊中,儿童与图形、色彩、语言、教师、共同任务等要素产生互动和共鸣,并尝试创造和表达独特的艺术语言及其对世界的认识。

工作坊中的驻校艺术教师(atelierista)由是受过系统培训的艺术教师或学前教师担任,区别于普通艺术教师,是瑞吉欧学前教育机构所独有的,具有新颖性和原创性的角色。在工作坊中,艺术教师需要承担多项工作和任务,包括环境的布置、材料和工具的提供、视觉艺术语言技法的指导、多种活动的整合、儿童创造力的激发等,以便儿童能在工作坊中认识视觉艺术语言、理解视觉艺术语言并恰当地运用视觉艺术语言,从而实现以艺术素养为原点的全面发展。

二、瑞吉欧驻校艺术教师的角色特征分析

瑞吉欧认为,教师角色建构的历程是一件在时间长河不断被冲刷、塑形的工艺品,角色的感知、形成、深入和改变伴随着职业生涯的始终。驻校艺术教师作为瑞吉欧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其角色特征不仅体现了教师在工作坊中的观念、行为和期待,也体现了瑞吉欧关于教学、学习、儿童发展等方面的观点和价值取向。

(一)儿童本位角色理念

儿童本位是瑞吉欧教育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尊重儿童的发展特点并相信儿童的发展能力是为教育的重要前提。因此,在瑞吉欧早期学校中,教师与儿童共同选择和计划活动方案,以儿童的兴趣和意愿为出发点;同时,教师在活动中提供丰富的环境和材料,帮助儿童与客体充分互动,能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知识的建构者。

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工作坊中的艺术教师逐渐成为了工作坊的“局外人”,只有当儿童不能继续进行此项活动或者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才加入。瑞吉欧的艺术教师意识到,儿童作为独立和个性的主体,对于世界、对于艺术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见解和表达方式,他们有权利也有能力运用形式多样的艺术语言成为教育活动中的創造者。因此,工作坊的驻校艺术教师为儿童营造了一个宽容和谐可操作的环境,并且以倾听者和观察者的角色与儿童共同学习。

(二)多样化教师角色行为

儿童本位的理论基础主导着瑞吉欧教育体系对于教师角色的理解和期待。驻校艺术教师表现出观察者、记录者、支持者、引导者、研究者、合作者等多样的角色特征行为,这些行为既反映了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的普遍角色特点,也反映出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性。

1.解读。驻校艺术教师需要解读儿童和儿童的艺术作品。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儿童有时很难对自己想要表达和所表达出的符号语言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因此,驻校艺术教师必须在情境中仔细寻找答案,并运用相关策略和方法通过倾听儿童、与儿童对话、观察儿童活动和记录等方式对儿童、儿童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表达过程进行解读和阐释。此外上,驻校艺术教师还要帮助儿童了解他们自己的想法、思路、需求,并在创造和记录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剖析、消化、转换和综合,帮助儿童对自己进行深度解读。

2.支持。驻校艺术教师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持,主要体现在提供的物质材料和方法准备两方面。首先,当儿童对某方面的感兴趣时,驻校艺术教师要与儿童或者家长共同收集相关材料,并为儿童创设具有探索性的工作坊环境和种类、数量充足的材料及工具;其次,为了使儿童在工作坊自由创造和表达的工作更有意义,驻校艺术教师会在儿童出现困难、无所事事等问题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创作方法或思路上的指导,有利于挖掘儿童运用艺术语言的潜能。

3.记录。记录是瑞吉欧早期学校的特色,工作坊是儿童创作和学习的地方,也是瑞吉欧记录和收集儿童作品成果及教师们研究学习的档案。驻校艺术教师在工作坊中通过文字语言、照片、视频录像、事物收集等方法不断的记录,这些记录成果不仅成为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也是教师在研究和讨论中对儿童进行“再解读”的重要资料。

4.研究。作为艺术教育的专门人员,驻校艺术教师不仅要在绘画、手工等视觉艺术方面拥有专业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艺技法,更要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所研究,尤其要关注和了解儿童在视觉符号表征方面独特的理解力和思维方式。因此,驻校艺术教师必须具有对儿童的艺术表现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并始终坚持研究和学习,以不断适应和满足儿童在工作坊中的发展需要。在工作坊中,驻校艺术教师需要透过教学记录,与同事一起进行讨论、反省;同时,还要与儿童一起讨论、思考实践的每一步骤,与儿童一起计划以后活动的方向与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师幼共同反省,共建共识,从而不断获得教学相长的经验。

5.合作。工作坊的活动不是瑞吉欧早期学校中的休息娱乐之处,驻校艺术教师也不是教师团队的替补,他们是教育工作、儿童学习重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驻校艺术教师要与儿童、家长、其他教师在其他各个方面进行合作。驻校艺术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加强合作,能为儿童营造更加统一和完整的学习环境,使儿童的学习有更加有意义;正如同瑞吉欧的驻校艺术教师Vea vecchi所说,“我们一同工作,一同指导指导孩子们完成他们的作品,我和那位老师看对方的时候就像是照镜子一样,我们互相学习,并且向孩子们学习。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不断研究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让艺术语言和其他语言相联系,并且具有意义”。

三、对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启示

艺术教育在我国幼儿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艺术教育内容和手段的不断丰富,教师的角色发展和转变也成为了学前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瑞吉欧驻校艺术教师的相关经验能帮助我们明确当代社会对教师角色新要求,为幼儿艺术教育中的教师角色转换提供参考依据,并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树立以儿童本位的教师角色意识

学前教育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为儿童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自由的氛围中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因此,教师在艺术教育活动中要关注和突出儿童的主体性。首先,充分信任儿童的艺术能力,将儿童看作艺术的主动创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顺应其天性,解读儿童的艺术理解方式并欣赏儿童的艺术表达形式。其次,要给儿童提供发现和创造艺术的机会,在了解儿童发展状况和兴趣需要的基础上给儿童选择学习主题、材料、内容的自由。第三,教师在组织艺术领域活动时要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切忌单一的艺术技法传授或形式化的活动流程,避免教师中心,让儿童喜欢并且大胆自由的表现,艺术教育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二)建构全方位的教师角色行为

儿童本位的思想要求教师在艺术教育中根据儿童和活动的不同需要表现出相应的角色行为,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尽管驻校艺术教师主要承担工作坊中的教育任务,但他们对儿童发展依然是全面负责,角色行为具有多维度的特征。

借鉴瑞吉欧工作坊的经验,教师应该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研究者和学习者,艺术赏析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艺术创作的引导者和激励者。作为研究者和学习者,教师要以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对待各类新的教育观念,在关注艺术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深入研究,观察儿童表现、揣摩儿童给的信息,分析和整理其中包含的艺术元素和教育机会及儿童行为所隐含的教育意义。作为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在一日生活和教育活动中认准自身定位,放低姿态,积极关注艺术活动中的儿童,并在需要时结合儿童的年龄、兴趣、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为其提供适宜的支持;此外,要将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的教育看作整体,积极同其他教师和家长进行合作,将个别差异转换成资源,营造和谐、完整的学习环境。作为艺术创作的引导者和激励者,教师首先要为儿童提供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和丰富的学习材料,发掘儿童自身潜力因素,在艺术世界中无拘无束地发挥自身个性倾向;同时,还要深刻体会瑞吉欧教育工作者关于学习的不确定性思想,在预设与生成相结合,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活动结果的要求。

对于我国幼儿园来说,教师角色意识的改变和教师角色行为的转换是艺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环节。然而这种转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实现,因为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断烦死学习,更需要幼儿园、家长观念的转变。所以,尽管瑞吉欧工作坊中驻校艺术教师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改革提供经验,但在实践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甘第尼,福尔曼,爱德华兹.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Will Parnell.Revealing the experience of children and teachers even in their absence:Documenting in the early childhood studio\[J\].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2011,(09):291.

\[3\]肖玉.幼兒园艺术教育中的教师角色研究——来自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7.

\[4\]张莎莎.浅析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特色——工作坊\[J\].当代学前教育,2010,(04):32-35.

\[5\]王春燕.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中的“工作坊”\[J\].山东教育,2002,(01):43-44.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校地联合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幼儿教师教育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JG15ZXY23。

猜你喜欢

驻校瑞吉欧工作坊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印象瑞吉欧
我们的瑞吉欧方案教学探索与实践
从战后废墟中发展起来的瑞吉欧教育
瑞吉欧教育,思考孩子的100种世界
广州:97中有这么一批“驻校社工”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驻校诗人”在中国: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