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2017-04-06刘春花

甘肃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合作能力团队精神体育教学

刘春花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4—0123—01

一、认真理解团队精神的概念和重要性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通过成员之间相互的信任、沟通、合作产生群体的协作效益,从而获得比单个成员绩效总和大的多的团队绩效。“两弹一星”、“航天飞机”的成功发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像这样的大型项目,单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是不容小觑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了解团队合作学习的优点、重要性和在团队合作学习中注意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运用团队合作优化体育教学,为培养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体育游戏,创设良好的团队合作情境

有些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体育课,他们认为体育课枯燥无味,消耗体力。这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和预期的目标大相径庭。而体育游戏活动以其丰富的趣味性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游戏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合作氛围,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如,在短跑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一些专门的跑步练习训练,如小步跑、后蹬跑、30米跑等,反复练习时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采用游戏的方法就可改变这种局面,我把短跑练习设计成游戏“叫号跑”:学生排成四路纵队,依次报数,当我说出一个数字口令,各纵队中排号该数字的学生就快速从队伍中跑出来按要求完成练习,速度最快、动作最标准的队伍获胜。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兴趣高涨,热切期待老师能叫到自己的编号,于是师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任务。在练习结束后,学生们回味无穷,学习兴趣大增,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和教会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商讨、共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相互学习,体验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

三、让学生体验团队成功,增强自信心

学生存在个性上、体质上的差异,他们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也不一样。有的学生能显示出较强的能力,而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因为天生运动能力较差,成了体育课上的学困生。体育新课程理念指出: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要关注那些经常在角落里的孩子。那么,如何培养这些学困生的自信,让他们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真正地积极参与到体育课中来呢?我认为团队精神的感染和团队成员的带动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通过参加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把一些体育学困生和体育能力较强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团队中,在体育较好的学生的带动下,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这样他们也能体验团队合作带来的强大能量,也就更乐于参与其中。如,对于游戏“搭桥过河”,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规定的区域内给相同的两块木板,让各组学生渡过“河”。游戏中各组学生都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能力强的与能力差的学生都能安全到达彼岸。于是,每个学生的脸上都写满了成功的喜悅。再看那些平时躲在角落里的学生,也走到了“台”中央,笑容也是格外灿烂。

四、讨论交流,体验和巩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组织大家交流发言: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在活动中大家的配合如何?谁配合得比较好?当学生失败时,那么就适时组织学生讨论思考: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是团队之间合作不够还是其他原因?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对于出现的各种情况也能及时地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探讨,对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思考,进而找出解决办法,这样就培养了学生与别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验和巩固了团队的合作精神。

每个人都要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积极融入集体。时代需要站在潮流浪尖的领军人物,更需要默默为团队做贡献的无名英雄。作为教师,我们在中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学生未来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合作能力团队精神体育教学
编者的话
论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