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017-04-06赵宜

甘肃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赵宜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4—0113—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和事业的成败。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谈些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优化教学过程是基础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多而又零碎,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不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优化教学过程是基础。笔者是这样做的: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初中数学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不断深化,从初一开始,学生学习代数,进入了形式运算的阶段,而小学数学只是停留在具体运算的阶段,这一转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代数式、负数、一元一次方程都是初中数学新引入的知识点,在学习这章节的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产生的原理,明确为什么需要学习这些知识。实践证明,这样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学会新的解题方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这一内容时,学生会不自觉地认为这部分内容过于简单,产生一种轻视的心理。因而,教师在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将这一章节的内容分成三个不同的板块——“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不同的“關口”的知识点和相应的“关口”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在“概念关”里面,需要注意的地方正是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等知识点的具体含义。实践证明,只有深入理解了其具体含义,在后续的练习题中才会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法则关”里,需要紧密联系之前学习的结合律、分配率以及异号相加等具体法则;在“运算关”里面,要强调运算准确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一步错,步步错。学好这三个不同的板块,需要教师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使学生能够真正透彻地理解相应的知识点。

二、借助游戏是重要举措

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就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年龄还比较小,心智发育还不是很全面,对游戏有着无法自拔的诱惑力。因此,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课堂小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领悟其中蕴涵的数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折纸。利用那些没有用处的纸张,可以折出不同的轴对称、中心对称、全等、相似三角形等各类不同的几何形状,教师可以现场演示和讲解相应的知识点,学生们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深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三、注重实践操作是重要方式

初中生好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这种性格,那么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适时组织学生讨论、操作,进而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圆、圆锥、多面体、旋转体等几何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用钉子、绳子、彩色笔在平面上画圆,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画出的图形研究相应的几何性质;而对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几何图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硬纸板做成类似的几何图形,并将其剪开展成各种平面图形,用直尺测量有关的线段长度。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相应的图形面积,进而推导出它们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和体积计算公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评价,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以及时知道自己需要进行改进的方面。之后,让每个学生将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写成一个实践报告。教师要适时表扬那些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对于表现差强人意的学生,也不能指责打击,要在肯定其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指出不足以及应该改进的方向。实践证明,这样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编辑:谢颖丽

q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