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2017-04-06王军全

甘肃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效课堂目标

王军全

【关键词】 高效课堂;目标;小组合作;

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4—0081—01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起立,让他们主动思考、探索、质疑等,在教师引导帮助下构建生成知识,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益。高效课堂的目的就是减轻老师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打造高效课堂就是教与学的问题,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高效。

一、高效课堂,目标先行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它明确回答了一节课该学什么,该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会到什么程度。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在课堂层面上的具体要求,他直接体现了课程标准的主旨和意图,是整节课的指挥棒和评价尺。所以,高效课堂必须要以精心制定的教学目标为统领,使整节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除了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以外,还应该体现直接和具体、实在的特点,即教学目标应该以一两句简练的话准确呈现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力求易懂易记,使人一目了然,看了之后心中有数,尽量避免头绪繁多,表述模糊,句式冗长的毛病。只有对目标做到了心中有数,才能指挥和约束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学活动行之有效,从而避免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带来的影响。所以,衡量一节课的效果到底如何,我们应该首先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情况。

二、高效课堂,注重合作

肖伯纳说得好:“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換仍然各是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既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能听到别人的见解,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也有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高效课堂,学生为主

高效课堂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它应以学生的学为主,不应以教师的教为主。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放不开,不敢把教学时间、学习内容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效课堂的贯彻实施,不管是中老年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必须要解放思想,大胆地将课堂交给学生,要尽快转变角色,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做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方向的指引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激励者,学习成果的分享者。切忌盲目操纵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意破坏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如有位老师在教学《修鞋姑娘》这课时,当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兴高采烈时,老师却为了节省时间,终止了学生的讨论,列出了讨论的内容,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呈现到了黑板上。这样做表面上看,好像教学进度加快了,效率提高了,但却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浇灭了他们刚刚燃起的求知欲望,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际上并没有提高学习效率。

四、高效课堂、重在操作

真正的高效课堂重在具体操作,我们把学习状态解读成“课堂生存状态”,狂欢其实是一种精神存在的状态,而不在于形式本身动或者静,一旦课堂执迷于动,那么这样的动和静一样都显得可怕。课堂即生态、课堂即情感、学习即自然生长和自由选择,探索推进“快乐不达标”一票否决制,用“直观判断”来厘清快乐的内涵,一察表情、二看动作、三听声音,与此相对应的是基于自主课堂构建的三个参照即自主指数、合作指数和探究指数的评判。高效课堂教育围绕自主性、主动性、生长性来建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超市的隐语是丰富性、自主性、选择性;狂欢的隐语是生命的状态即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让每个学生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

五、高效课堂,莫忘评价

有了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保证高效课堂落到实处。评价也要抓住孩子的心,才能起到评价的作用。课堂评价主要根据学生及其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每一个小组或个体的课堂表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帮助他们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仅仅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督促学生每天在家自觉地完成作业。将作业的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起来,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此外,让学生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参与课堂评价,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其学习行为,在评价活动中老师作为学生的助手和引导者。

实践证明高效课堂不是刻板的、机械的,只要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和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处理各个教学环节,就能有效的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高效课堂目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