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17-04-06曹冲

甘肃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数学教学

曹冲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4—0045—01

学困生是各科教育教学中无法避免的一个群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较为完善的处理措施。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使每个学生取得不同的发展已慢慢成为广大教师的普遍共识,并且也是广大教师所面临的教学难点。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 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理解能力较弱,学习方式不合理,上课时常常会开小差,不积极思考,不踊跃回答问题;对于理论知识,通常死记硬背,记忆慢,还不持久。另外,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必须要在家长、教师或是班干部的督促下才会被动学习。

2. 教师的原因。首先教师没有认识到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不关注学困生,不关心这些学生,对这些学生也没有在课下进行专门的辅导。其次教学时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层施教,学困生因为听不懂课,也不会做教师布置的作业,慢慢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越来越不自信。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恶性循环。

3. 家庭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年轻的家长都会外出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老人通常对孩子疼爱有余、严厉不足,同时受到知识的限制,辅导更是无从说起。一些学习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就会从拖拉作业到不写作业,进而成为学困生。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 检验摸底,创建个人信息档案。因为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每次接一个新班之后,教师都要进行调查摸底,创建信息档案,以便对症下药。

2. 与家长沟通,形成教学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对孩子影响最深的老师。所以,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都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而学困生的父母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若不转变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那么教师对学困生的转换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一定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并积极进行沟通,一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师要在全面调查的前提下,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3. 组织学习小组,融进竞争体制。学困生一般都缺少竞争意识,常常表现出自暴自弃的态度,不会主动好好学习、好好完成作业。因而,教师要将全班学生根据不同层次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并且不同小组的作业任务难易程度也不同,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比较谁完成得又好又快。这样做尽管教师的工作量会增加,但是能更全面地照顾到每位学生,大大提升班级的总体水平。

4.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要提升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成绩,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若喜歡教师,他们也会喜欢教师教的课程。二是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尽管学困生成绩差,但他们还是有优点的。教师要用心去关注他们的优点,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有机会享受成功。三是科学评价。每次检测,对不合格的学生,暂缓打分。等讲解完试卷之后,让学生重新做一遍,并以第二次为打分的依据。

5. 细心指导,坚持不懈。学困生的形成是个长时间累计的结果,所以转化工作绝不能一蹴而就。学困生的理解水平较差,理解内容所需要的时间要比大部分普通学生多很多。对于新内容的学习,学困生通常不去了解,死记硬背,记得慢,忘得快。为此,教师要投入更多时间对其进行辅导。而有效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方面,要和学困生沟通,让他们自愿接受教师的辅导。另一方面,要时刻关注学困生的发展和进步,只要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要及时表扬,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一件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只要教师拿出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必定能取得较好的转化效果。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583)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数学教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