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亮点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笸 王在东

2017-04-06张培立

甘肃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理解信任

张培立

【关键词】 亮点教育;赏识教育;方法;理解;信任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4—0031—01

赏能教育是一种教育思路,每个老师和家长或其他教育者均可对孩子由“赏”而“能”,即通过有意识地赏识和认可,引导孩子独立完成一项或几项自己觉得难以完成的事情,使孩子通过这一过程肯定自己的才能,重新认识自己并重新给自己定位,从而激发其全方位的学习自信,带动自己全面发展与提升。利用闪光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 以表扬与肯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发掘和利用他们的优势、特长并予以重视和培养,使他们拥有自豪感、荣誉感,从而享受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增强自信,主动发展,不断追求成功精彩的人生。因此,亮点教育着眼于学生的优势定位,以此来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身上的亮点成为走向成功的起点。

一、亮点教育的意义

1. “亮点”教育能满足学生被赏识的需要。生活学习中,孩子们对于自己身上存在的优点有时并没有意识到,只要我们教师正确地加以引导,让他们每一次青春的笑脸,每一次“出人头地”的业绩,每一次正能量的行为都能定格下来。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会在“我能行”的荣耀中健康成长。久而久之,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帮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优势,而且对他们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亮点”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信的金钥匙。不论怎样的孩子,他们身上都有或大或小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这些闪现智慧的灵光,给不同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一旦这种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关键时期,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羡慕、好感和赞扬。因此,由外向内的正面激励能满足学生内心的积极因素,助其形成肯定自我的自信意识。

3. “亮点”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个性有差异,学生的闪光点也不相同。教师对学生闪光点的肯定与赏识会引起许多学生的效仿。他们互相学习、相互感染,能逐渐形成取长补短、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亮点与闪光点”教育就是将学生的特长与创造放在首位,不断发掘他们的“亮点”,并创造机会让他们的亮点闪光。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得到了赏识鼓励,从而培养了豁达乐观的心理,积极向上、富于创造的个性。这种肯定自我的多次沉淀,会积累学生的成功感。

二、实施亮点教育的方法措施

1. 用理解找寻学生的闪光。理解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当我们学会理解、学会倾听时,会发现不同的孩子拥有着让人心动的、独特的优势,当这种“亮点”被认可时,学生会获得巨大的满足感,他的缺点就会逐渐被修正,再往前走便是阳光大道。

2. 用信任助长学生的亮点。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行为的楷模。教师总是以自我的认识教育学生。其实,学生有其独特的发展潜能,这就需要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如果你能给予学生朋友般的感觉,学生就会摆脱心理隔阂,更愿意接受你的引导,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潜能。

3. 用爱心使亮点熠熠生辉。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注意到学生会有气质、智力、性格、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異。他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使颜回长于德行,子贡长于言语,子路长于政事,子游长于文学。

教师面对的是个性不一的孩子,在学习上我们不能一刀切,一味地用自己的要求去衡量学生,培养学生。过于追求完美,就只能培养一部分人,离面向全体的教育目标愈行愈远。要学会用博大的爱心去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用爱心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温暖的目光注视他们,用爱心撑起他们希望的绿荫,从他们的幸福成长中获得幸福。

4. 定格亮点,使其为成功人生的起点。教师除了用理解、爱心、信任让学生的亮点闪光,还要学会让亮点定格。在运动会上、在文艺汇演中、在演讲比赛时,甚至在搞卫生时,教师都可以让学生的这些突出点定格下来。当这些亮点汇集在一起,学生的荣耀感会油然而生,促使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人生。

西汉学者戴圣说:“瑕不掩瑜,瑜不掩瑕。”一个人的优点是主要的。当学生的优点被挖掘时,他们的人生会变得不一样,明日的成功和精彩将从每一个小小的闪光中启航。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理解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