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几点思考 ?笸

2017-04-06吴迎兄

甘肃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专业化成长青年教师思考

吴迎兄

【关键词】 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4—0026—01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创造者。近年来,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青年教师充实了教师队伍,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有生力量。青年教师不仅关系到学校的今天,而且代表了学校的未来,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是学校建设的长远大计和根本性工作。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勤于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经济一日千里,教师的工作不能没有学习的支撑,不学习就要落伍,就难以驾驭课堂。为此,学校要为青年教师制订专业成长发展规划,讓教师明确学习计划、任务要求和考核标准,教师个人要精读教育专著,撰写读书心得,现学现用,不落伍于时代。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积极了解跨学科的知识内容,根据教学实际撰写教育故事、教学案例、教育论文,主动增学识、长本领。

二、立足教学,提高教学技能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是教师的最基本职责,青年教师重点要提高教学专业技能。为此,学校要以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扎实规范细化教学过程管理。要在年级组内开展青年教师岗位练兵,对备、讲、批、辅、考等环节提出明确标准和要求,认真实施“严”、“精”、“实”、“活”、“效”的五环节教学管理措施。青年教师讲课时,年级组教师要参与其中,以课例为载体,将实践空间由备课、上课拓展到说课、评课、反思、议课、杂谈等各个环节,在共同研究和互相切磋中对青年教师的课“听诊把脉”、“ 对症指导”。

三、搭建平台,做好传帮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业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学校可启动 “青蓝工程”。可根据教师知识结构、年龄特点、个性爱好将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开展师徒“带德、带才、带教、带研”帮扶结对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要跟着骨干教师,从备课、上课、课堂教学的组织、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两操及课外活动的安排以及班级琐事的处理、放学路队的管理等各个方面,全程跟进,及时撰写反思与心得。每学期,规定师徒互相听课的节数,学期末从常规管理、上课听课、作业、成绩各方面予以考核,促其在实践中得到提高。骨干教师要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走得自信稳健。

四、勇于创新,升华教材教学

青年教师的激情与创新是课改的推动力量。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应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开发、创造、利用教材,使课本知识“活”起来,形成浅显易懂、可操作性强,利于学生掌握,能够激活学生思维的教育教学方法或思路。当然,教师的创新还应体现在改革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过程上。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渗透创新的思想,具有及时发现学生“创造火花”的敏锐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个性、主动发展的人,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把“玩”的机会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交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空间留给学生。教师的创造能力还应体现在创造性地“教”上,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适时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驾驭课堂,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勤于反思,不断超越自我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个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和逐步完善的过程,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青年教师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反思有无更好地解决途径并及时诉诸笔端。或从学生印象中反思。教学效果最终从学生身上反映出来,所以你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虽然不一定深刻,但却比较直观,它能促使自己反思;或从同事感觉中反思。同事朝夕相处,知根知底,不经意的几句话,往往能点到要害。虽然有时不一定全面,但足以提醒自己改进。只有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才能使教师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自己。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足课堂教学,促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GS[2016]GHB1108)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专业化成长青年教师思考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立足小片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