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行山林区油松阳坡半阳坡造林技术

2017-04-05雷海平

山西林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阳坡太行山整地

雷海平

(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和顺 032700)

太行山林区油松阳坡半阳坡造林技术

雷海平

(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和顺 032700)

太行山林区地处太行山中段,干旱、少雨,立地条件差,阳坡半阳坡造林是制约造林绿化的瓶颈。从造林苗木准备、造林技术、幼林抚育等方面,介绍了太行山林区油松阳坡半阳坡造林技术。

太行山林区;阳坡半阳坡;油松

油松在我国东北也叫黑松,是一种喜光、深根性、侧根发达、耐干旱、适应性强,且材质优良的树种。在华北分布在海拔1000m~1800m的范围内,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太行山林区地处太行山中段,是山西省东山用材林基地,营林区海拔1000m~1800m,属于石质山区,大陆性气候,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年降水量400mm~500mm,多集中在7月-9月3个月内。这样的自然条件特点和油松的生物学特性,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决定了油松为华北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也是本地的乡土树种。

随着造林绿化的不断发展,太行山林区阴坡半阴坡已经基本绿化,现有宜林地多为阳坡半阳坡。最显著的特点是:植被稀疏,土层瘠薄,岩石裸露,土壤干旱,给造林作业造成较大的困难,而更重要的是由于立地条件较差,不利于幼树的存活及保存。为了增加森林资源,提高森林植被率,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使石质山区荒山披上绿装,解决阳坡半阳坡造林技术问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我国以前也曾提过阳坡造林,但由于采用裸根苗栽植,因干旱使幼苗逐渐脱水针叶变黄而枯死,近年来采用了“三深法带母土”和容器苗木栽植造林,通过观察效果很好,为石质山区干旱阳坡造林闯开了路子。现将有关造林技术介绍如下。

1 苗木准备

带母土造林,运苗费工吃力,应就地育苗。根据规划设计,对两年后的造林地进行详细的勘测,根据用苗量,确定育苗面积,苗圃地应选择松紧度适中的沙壤土或壤土,这种地有利于苗木根系生长,毛根发达;起苗易带母土,且缓苗期短。土壤黏重,松紧度紧的地育苗虽然肥壮,但是主根发达,毛根少,起苗不易带母土,且吸水很少,缓苗期长。在育苗设置上采用一定距离的点播,使一个种植点将来成为一块土,栽一穴,避免大块分小块所造成的苗木浪费和部分苗木根系损失,以及分块时扩散。而且这样的苗木从幼苗时就适应该地域环境,有利于成活和今后生长。

2 造林技术

2.1 整地方法及密度

整地一般在造林前一年的伏天进行,这样可以改善土壤水分条件,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整地方式采用小穴整地,规格为穴宽35cm×长35cm×深30cm。穴位下陷,低于原坡位10cm~15cm,且穴位要成水平,这样可以避免由于阳坡植被少易发生水土流失而淤埋苗木,也达到了深整的要求。整地的密度和排列要因地制宜,由于阳坡土壤不多,分布不均匀,所以要选择局部土厚的地方整穴,排列也不可机械。密度平均为每公顷5250穴~6000穴为宜。

2.2 造林方式和季节

一般用2.0a生的油松苗带母土栽植,雨季可用1.0a生幼苗。春雨秋三季都可造林,尤以早春为最好,在和顺县一般在清明节前10天开始,到清明节结束。造林成活的关键在于保持苗木体内水分的平衡。带母土栽植基本上保证了根系的完整,特别是主要的吸水根——根毛,而且避免了从起苗到栽植这一段时间根系水分的丧失。且根系与土壤密结,维持原有的结构,当幼苗定植后即可正常吸水。同时,早春土地刚刚解冻,土壤中水分较充足,且苗木根系正处于生长旺盛季节,幼苗受伤的根系愈合快,根部的吸水生理机能恢复快,缓苗期短。当高温干旱到来之时,根系的吸水域扩大,吸水能力增强,基本能够满足地上部分生长的需要,增强了抗旱能力,可以保持苗木内部水分平衡。而裸根苗栽植由于根系损伤较多,水分损失较大,缓苗期延长,在地上部分萌动之后根部吸水供不应求,导致苗木水分失调,因而造成苗木大量死亡。雨季幼苗生长正处于旺季,而且气温高、蒸腾量大,幼苗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条件,缓苗期较长。如果降水少,易导致苗木水分失调甚至脱水而死亡,因而成活较差,长势也不太好。秋季造林是在苗木根系生长的第二个高峰期,但不如春季旺盛,而且秋季在土壤中呆的时间长,易受不良因子的影响,效果较春季差。

2.3 两深栽植法

为适应阳坡干旱的特点,除深整地外,还要采取两深法栽植,这方法对哪一季的造林都适用,表现出在雨季尤为重要。所谓两深法,即深栽、深埋。深栽是在已经整好的下陷穴内深挖栽植坑30cm左右,将带母土的苗木深放下去。这样,根长一般为20cm左右,苗木的针叶下限将低于穴位8.0cm~10cm;深埋是以深栽为前提,埋土埋至与穴面齐平,便把幼苗的原地上部分埋入土中约10cm。通过深整地、深栽、深埋,苗木相对比正常的整地和栽植要深25cm左右,根系深达不透水层,创造了微域的土壤水分条件。当表土层干土层深达20cm时,采用一般栽植法对幼苗会造成根部全干而死亡。而深整深栽需使原坡位土层干达45cm,才出现根部全干而死亡的现象,但这样的干旱是少见的,因而不但有利于成活,而且有利于成活后的保存、生长。

2.3.1 栽植坑

春季过后便是变温,干旱是太行山区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是抗旱造林的一项技术措施。实践证明,被翻动的土壤易干,所以在挖栽植坑时,宽度以一镢头宽即4.0cm~5.0cm为宜。为了达到坑的深度,可以加大坑的长度,尽量做到少翻动土壤,这样土壤的原有结构破坏小、水分保持好,有利于幼苗今后生长需要。

2.3.2 充分利用小地形创造有利环境

为减少苗木蒸腾、增加土壤含水量,可利用栽植穴周围的有利条件,栽后遮阳,创造蓄水域,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以保证苗木生长需要。

3 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对于幼林的保存和生长非常重要,一般在伏天进行,抚育的内容为锄穴、割草割灌木。抚育方法:第一年由于阳坡、半阳坡草灌盖度小,幼苗又需要遮阳,抚育内容应为锄穴和割穴位周围的草灌,这样通过遮阳和切断土壤毛细管,可以减少水分蒸腾,提高抗旱能力,有利于苗木生长。第二年苗木生长稳定,需光量增加,因而可采用带状割灌,适当增加透光量,减少草灌和幼苗对营养的竞争,到苗木开始生长侧枝时,便采用全面割灌满足幼树需光量,扩大营养面积。

4 注意事项

1)整地时,宜林地内1.0m以下的灌木应当全部保留,以利于幼树遮阳。

2)起苗时苗圃地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以土块不散为宜,如干旱可先在苗圃地内浇水。

3)要注意因苗根下部土壤散落而在栽苗时造成坐根的现象。

4)埋土时,要一次性填平栽植坑,并用脚稳稳踏实,不得用力过猛或分层踏实,避免将所带母土砸烂。

5 结语

上述为太行山林区多年来阳坡半阳坡造林经验的总结,从造林结果看基本取得了成功。1983年牛郎沟阳坡造林6.43hm2,当年检查成活95%以上,现保存率仍达85%;官庄炮干旱半阳坡造林6.87hm2,当年检查成活率95%以上,现保存率达85%,且长势喜人,现在平均苗高122cm,地径3.50cm,因为充分的光照弥补了土壤干旱贫瘠的不足。阳坡半阳坡造林技术仍有不足之处,有待今后探索,建议阴坡、半阴坡地造林也可以采用此法,可以使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苗木长势好、保存率高。如果应用容器苗木造林还可以延长造林时间。

S791.254

C

1005-4707(2017)05-032-02

10.3969/j.issn.1005-4707.2017.05.015

雷海平(1971-),男,2001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现任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助理工程师。

2017-08-15

2017-09-15。

猜你喜欢

阳坡太行山整地
《太行山写生》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不同坡向 坡位对祁连圆柏生长的影响
太行山(外二首)
冀西北阳坡硅藻土矿地质特征及应用前景
有关林线高低问题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太行山上忆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