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比较观察

2017-04-03孙娟娟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腹式阴式乙组

孙娟娟

(山西省朔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山西 朔州 036006)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比较观察

孙娟娟

(山西省朔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山西 朔州 036006)

目的比对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收行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甲组50例施以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乙组50例施以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对2组应用效果作比对。结果术后,甲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比乙组18.00%低;2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长、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疗法更有效,可在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基础上,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腹腔镜;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应用效果

子宫切除手术作为临床妇产科较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全子宫切除手术方法较多,且不用方法应用后所表现出的临床效果均有差异性[1]。因此,本次研究对象选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100例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患者,分成2组:甲组50例,39~62岁,年龄均值(56.4±3.4)岁;乙组50例,37~65岁,年龄均值(58.2±2.4)岁。对2组以上临床信息作比对,发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临床对乙组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术中,手术操作者开腹壁仔细探查患者腹腔,提拉其子宫,以将圆韧带、附件处理好,而后慢慢将子宫膀胱返折腹膜剪开,彻底分离膀胱,并处理好子宫血管、骶韧带,将子宫彻底切除,最后将腹壁、盆腔腹膜、阴道断端缝合。

临床对甲组施以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第一,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务人员对其作全麻下气管内插管处理,对腹部会阴进行消毒铺巾,把气腹针从脐孔插至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构建气腹到腹腔中压力直到12mmHg;第二,在脐孔处把一个10 mm的套管放于腹腔镜,于下腹部分别放入放置5 mm套管,分别放于无损伤抓钳、带切刀双极电凝钳,在右下腹把一个5 mm的套管放于吸引器,选无损伤钳把右侧宫角提起,选切刀顺次把输卵管系膜、输卵管近宫端、阔韧带、圆韧带双极电凝后彻底切除,下推到膀胱,将两侧的宫旁组织分离,把韧带切断,切开患者子宫膀胱腹膜反折,将子宫颈、子宫体游离,把钳夹宫颈前唇往上提,顺着阴道穹窿慢慢剪开,将子宫彻底切除;第三,把腹腔镜器械拔出,皮下缝合切口,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临床仔细查看且记录下2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长、住院时长等;术后观察2组有无伴发发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对2组术中、术后各指标变化

甲组术中出血量(85.6±3.2)m l,少于乙组(158.7±21.6)ml;且术后住院时长(4.1±0.6)d,胃肠功能恢复时长(13.7±2.)h,均优于乙组(7.5±1.5)d、(27.2±2.6)h,两组比对差异性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对2组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甲组2例4.00%发生并发症:1例切口感染,1例发热;乙组9例18.00%发生并发症:5例切口感染,4例发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在选取子宫全切手术方法时,子宫活动度、子宫大小均有影响。有资料显示,开腹全子宫切除手术疗法应用过程中,尽管能提升临床疗效,但术后易损伤机体,且手术切口大,术中出血量多,这就使手术风险明显加大,最终影响预后[2]。在医疗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腹腔镜技术得到较好的发展且技术越发成熟,将其用于辅助全子宫切除手术中应用较多。和传统手术疗法相比,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的应用优势较明显,表现如下。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手术在实际操作中,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能较早进食,确保机体营养充足,促进肠胃功能快速恢复。而且患者术后早期就可下床活动,这就降低术后肠梗阻、肠粘连等病症发生的几率[3]。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该种手术疗法优势较明显,但对手术操作技术要求相对高,要求手术操作人员准确掌握相关的手术适应症,以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完成,保证患者安全[4]。

本次研究发现,甲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乙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长、胃肠功能改善时长等,均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阐述,临床选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优势,比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更明显,效果确切。

[1] 陆爱晶.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型子宫肌瘤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22):51-52.

[2] 王金龙,干 宁,葛小花,等.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在巨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重庆医学,2014,25(32):4359-4360.

[3] 文金菊.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分析[J].微创医学,2015,10(5):678-679.

[4] 李春芳,陈黎黎.腹腔镜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愈合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12):20-22.

R713.4+2

B

ISSN.2095-8803.2017.23.115.02

猜你喜欢

腹式阴式乙组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什么是阴式手术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肥胖患者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50例临床分析
阴式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探析
阴式彩超对于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保健妙招:腹式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