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超在妇科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

2017-04-03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肌壁浆膜妇科

方 慧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B超在妇科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

方 慧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探讨B超在妇科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B超诊断并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结果 30例经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B超诊断28例,诊断符合率93.3%,其中浆膜下肌瘤6例20.0%,肌壁间肌瘤10例33.3%,多发性子宫肌瘤3例10.0%,黏膜下肌瘤7例23.3%,B超显示子宫内壁光点回声不均匀,表现为子宫增大、表面不平和及子宫形态不规则。误诊2例6.7%,1例误诊为子宫肌腺瘤,1例误诊为卵巢肿瘤。结论 B超对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价值较高,且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无创、无严重不良反应、无辐射等优点,值得应用。

B超;妇科;子宫肌瘤;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女性生殖气管良性肿瘤,文献[1]研究显示,35岁以上妇女中子宫肌瘤发病率高达40.0%。随着子宫肌瘤的生长,蒂部变长,黏膜下肌瘤可脱垂至阴道,引发变形或感染,导致持续不规则性流血。以往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多采取常规超声,随着现代超声仪器的不断进步,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B超在妇科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44.7±5.9)岁,临床表现:月经失调11例,痛经14例。

1.2 B超检查方法

B超诊断仪器为GE logicE9 型彩色多普勒仪,探头频率为3.5 mhz,检查前2 h医护人员指导患者饮水500~1000 ml,待膀胱充盈后,指导患者采用仰卧位接受B超检查,于患者耻骨上实施多平面(斜向、纵向及横向)扫描检查,仔细探查子宫大小、厚度、形态及边缘情况,观察子宫附件、子宫内部回声及子宫内膜线位置,并记录。

1.3 超声图像分析

①低回声型子宫肌瘤 病灶及其附近边界清晰,内部少有高回声光点,尤其在浆膜下的子宫肿瘤,病灶往往出现外涂表现,病灶附近多伴有假囊性回声,类似于囊肿。

②中等回声型子宫肌瘤 病灶边界十分清晰,界限存在于回声团块及周围的相关组织中,且中等回声显示在其内部。

③高等回声型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有团状出现,且有明显的分解线出现在该团状物及周边组织,高回声观点在团状内部显示,光点具有高度的密集性,若病灶体积较大,且伴有钙化现象,则团状内表现为斑点或斑块状回声,且有声影伴随。

④混合型回声 子宫无足够血流导致中心性缺血症状,且伴有多种变性症状。

2 结 果

30例经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B超诊断28例,诊断符合率93.3%,其中浆膜下肌瘤6例20.0%,肌壁间肌瘤10例33.3%,多发性子宫肌瘤3例10.0%,黏膜下肌瘤7例23.3%,B超显示子宫内壁光点回声不均匀,表现为子宫增大、表面不平和及子宫形态不规则。误诊2例6.7%,1例误诊为子宫肌腺瘤,1例误诊为卵巢肿瘤。

3 讨 论

子宫肌瘤大多无典型临床症状,且子宫肌瘤部位、生长速度及是否合并其它疾病均会影响患者的临床症状。子宫肌瘤常伴有下腹部包块、月经量异常及经期时间延长,伴有继发性贫血状况下,上述症状可加重。子宫肌瘤若生长过快、包块过大可出现血肿、坏死及水肿等症状。子宫肌瘤二维影像学表现亦有所不同,肌壁间子宫肌瘤通常表现为均匀增大,浆膜下肌瘤或数目较多的肌壁间肌瘤则可导致子宫不规则性增大。需要引起的注意的是伴有钙化或囊性改变的子宫肌瘤图像存在特异性,其它子宫肌瘤则无特异性,若超声显示存在变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应十分注意与以下子宫疾病的正确区分:

①子宫肌腺病 通常状况下,壁间子宫肌瘤单一或较小但数量较多,十分容易与子宫肌腺病混淆,子宫肌腺病不存在包膜,病灶与周边肌层无明显界限,且子宫肌壁内血流信号十分丰富,但多无环状血流出现,多呈现散状分布。

② 卵巢实质性肿瘤 浆膜下子宫肌瘤瘤蒂出现较细的状况下,较难与卵巢实质性肿瘤区分,尤其浆膜下子宫肌瘤时,B超声像十分复杂,当肌瘤回声衰竭或较低时,需将附件囊性肿块排除。

③ 黏膜下肌瘤 黏膜下肌瘤若外出于宫腔,B超下可见有不均质回声,黏膜下肌瘤通常为圆形,边界清楚,内膜基底层有变形阿生,若内膜息肉内膜底层清晰度很高,子宫内膜癌回声及内膜厚度呈现不均匀状态。

本组子宫肌瘤患者经B超诊断符合率为93.3%,误诊率为6.7%,在文献报道范围内[2-3],提示B超在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价值较高。B超操作简单、无严重不良反应、不形成创伤,检出率较高,可重复检查,与MRI、X及CT比较无辐射,另外B超对子宫肌瘤鉴别诊断时可对妇女肌瘤的外形、大小及变性范围、类型进行判断,因而诊断价值较高。

[1] 黄雪芳,何星球.CT扫描与经腹部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海南医学,2015,23(S6):272-273.

[2] 方军平.探析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3,(8):123.

[3] 潘 江.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212.

R711.74

B

ISSN.2095-8803.2017.23.060.02

猜你喜欢

肌壁浆膜妇科
子宫肌壁间妊娠诊治分析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鹅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三维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流出道室间隔肌壁内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射频消融
子宫肌壁间妊娠误诊滋养细胞肿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