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2017-04-03尹海燕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中膜颈动脉硬化

尹海燕

(吉林省延吉市医院电诊科,吉林 延吉 133000)

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尹海燕

(吉林省延吉市医院电诊科,吉林 延吉 133000)

目的探析在糖尿病中应用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糖尿病患者50例,另外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糖尿病组左、右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颈总动脉内径高于健康组;糖尿病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检出斑块数多于健康组。糖尿病组低回声、等回声、强回声、混合回声斑块占比与健康组均有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接受超声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颈动脉斑块异常情况,指导临床做好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以及临床处理,值得广泛应用。

糖尿病;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查

研究显示,糖尿病出现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颈动脉小动脉的出现可能性很高,对患者健康形成严重威胁[1]。当前由于社会老年化程度不断加深,糖尿病的发生率也相应逐渐升高,超声是临床多种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2],本研究具体分析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对于糖尿病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之间选取50例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参与本次研究,另外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糖尿病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平均为(56.2±6.3)岁;健康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平均为(57.5±6.1)岁。2组基本资料中的性别、年龄各项内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超声检查,诊断仪器选择G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置为7~12 MHz,血流束夹角低于60°,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双侧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进行测量,颈内动脉起始部(分叉水平上方1~1.5 cm部位),颈动脉分叉处(球部),颈总动脉中颈内、颈外动脉分叉水平连线以下1~1.5 cm部位三个位点为具体测量部位。检查结果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粥样斑块数量、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颈总动脉内径进行详细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

糖尿病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为(1.04±0.12)mm,健康组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为(0.70±0.21)mm;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差异比较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左右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糖尿病组左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1.23±0.15)mm,健康组左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0.83±0.03)mm;糖尿病组右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1.48±0.19)mm,健康组右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0.84±0.07)mm,两组左右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颈总动脉内径

糖尿病组颈总动脉内径为(7.71±0.43)mm,健康组颈总动脉内径为(6.60±0.35)mm,两组颈总动脉内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糖尿病组50例患者中检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38例,占76%,检出斑块数85个;健康组50例检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5例,占10%,检出斑块数11个,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例数以及斑块数检出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

糖尿病组85个斑块中低回声团斑块有38个,占44.71%;等回声团斑块有9个,占10.59%;强回声斑块有21个,占24.71%;混合回声斑块有17个,占20%。健康组11个斑块中低回声团斑块有2个,占18.18%;等回声团斑块有2个,占18.18%;强回声斑块有7个,占63.64%;没有混合回声斑块。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回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糖尿病属于一类终身性疾病,患病后对患者的生活以及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相较于糖尿病本身,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更为复杂和严重,颈动脉血管病变就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的一类并发症[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容易导致糖尿病的出现,是糖尿病的一类主要危险因素,考虑是由于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出现异常增厚,特别对于颈总动脉分叉部位,这一位置管腔血流速度慢,存在内膜脂质沉积情况,降低了血液流动性,使得血流速度下降,甚至导致血流淤滞,最终使得组织出现微循环障碍或者缺氧表现[4-5]。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脂蛋白异常代谢代谢、高血压、肥胖等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多出现的糖尿病患者中[6]。所以临床对颈动脉斑块进行检查有助于了解糖尿病的出现以及进展情况,及时发现糖尿病并发症,指导临床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7]。

本研究对糖尿病患者以及健康者均进行超声颈动脉斑块检查,结果显示,糖尿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两组左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右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颈总动脉内径为(7.71±0.43)mm,明显较健康组(6.60±0.35)mm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76%,检出斑块数为85个,与健康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10%,斑块检出数1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低回声团斑块占44.71%,等回声团斑块占10.59%,强回声斑块占24.71%,混合回声斑块占20%,均与健康组18.18%、18.18%、63.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利用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可以准确了解斑块的数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以实现颈动脉斑块的早期、准确诊断,用于糖尿病诊断中价值明显。

[1] 洪勇强,黄敬垣,余红萍,等.超声造影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 定性的临床价值[J].浙江医学,2015,37(8):634-635,638.

[2] 高 鑫,马 琳,杨 华,等.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4):584-585,601.

[3] 黄永芳.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334-335.

[4] 郑莉莎,宋春丽,赵 婧,等.2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斑块及内中膜厚度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4):3433-3436.

[5] 王立坤,武雪亮,杨占清,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系[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23):2122-2124.

[6] 王立坤,武雪亮,杨占清,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和瘦素及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4):297-300.

[7] 宋玉玲,刘长梅.糖尿病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2015,10(6):834-837.

R587.1

B

ISSN.2095-8803.2017.23.055.02

猜你喜欢

中膜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中药水提液真空膜蒸馏过程中膜通量衰减及清洗方法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心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不同内部构型特点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控制方法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