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视阈下的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索
——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2017-04-03孙雪羽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育生态分层次教学高职英语

孙雪羽, 杨 远

(江苏开放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6)

【教学研究】

教育生态视阈下的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索
——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孙雪羽1, 杨 远2

(江苏开放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6)

本文在梳理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理论依据与现实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索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并就学生分层、教学分层与考核分层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以期能够较为充分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各方面素质获得更为均衡的发展。[关键词] 教育生态;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

一、教育生态视阈下的英语分层次教学

(一)教育生态理论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Cremin,L.A.)在其著作《公共教育》中首次提出“教育生态学” (Ecology of Education)概念,该概念主要指通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教育的现象与成因,在整体把握教育生态的基础上,理解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方向。教育生态系统强调教育者、教育活动、教育环境和学习者等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有效互动及深层统一,并最终实现四者之间的动态平衡[1]。

(二)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承认学生在个体能力上的差异,科学分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能力与潜力都能够得到较为充分地挖掘与发挥;通过改变单一的统一考试和分数排名机制,使学生能够快乐有效地学习。分层次教学要求教师积极探索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有促进作用。

(三)教育生态视阈下的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

综上而言,所谓教育生态视阈下的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是指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践中,老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生态理论为观照,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统筹教师、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动态平衡,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能力和水平,科学分层,因材施教,使教学要求能够最大限度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较为充分地满足每位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进而学有所用,各方面素质获得较为均衡的发展。

二、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性

(一)理论依据

1. 孔子“因材施教”理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开办私学,门下弟子达三千人。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孔子创造性地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种教学理念的提出,为分层次教学的创立提供了基本依据。而孔子“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等思想,也都是主张根据学生实际、分层次因材施教。

2.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一书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2]布鲁姆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掌握有关知识的必需时间、给予区别对待的差异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和“合理的帮助”。

3.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现有水平”、“潜在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等不同状态。而教学的目的即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实际,帮助他们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水平”,并不断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潜在水平”发展。[3]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由于学生“现有水平”的不同,必然导致“最近发展区”和“潜在水平”的不同。分层次教学即是主张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承认差异,科学指导,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4. “因人制宜”理论。我国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徐小贞教授指出:“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师整体水平和生源状况存在差别,学生的学习条件不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和因人制宜,切忌‘一刀切’”[4]。徐小贞教授的“因人制宜”思想,其实即是“分层次教学”理念。

(二)现实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招生比例迅速扩大,但在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生源多样化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学生先天素质、现有能力和主观努力程度等方面的不同,使传统一体化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英语教学的现实要求和发展形势。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既难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效指导,同时,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因此,探索一种尊重学生主体差异、科学分层、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就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三、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索

目前,针对高职英语教育现状,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笔者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城职院)高职学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意见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的基本依据是学生的英语基础。学校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及入学后学校组织的水平测试,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并分别编为不同层次的班级,使每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致相差太大,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实施英语教学。城职院已将财经类、理工类、传媒艺术类学生分别划入了以上三个层次。

(二)教学分层

教学分层可具体细分为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和教学方式分层。

城职院A层次班级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具备一定的语言把握能力,因此,其教学目标以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为主,同时,为学生参加CET-4考试打好基础。教学内容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适当拓宽学科知识,强化学科能力,在做好听、说、读、写、译五大块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方法上,A层次班级学生要求教师尽量使用全英文上课,同时通过热点讨论、角色扮演、情景对话、主题辩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B层次班级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其教学目标以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为主,同时,帮助学生强化基础,树立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教学内容,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适当增加B级考试内容的模块练习,以期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传统讲授法,注重老师讲解与学生自主练习的有机结合,加强老师与学生课堂内外的有效交流,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与应试水平。

C层次班级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其教学目标虽以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为主,实际通过率远远低于A、B层次班级的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该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基础操练和提高应试水平为主,在教师基本教授完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分配出一些课时专门帮其针对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攻坚克难,真正解决其英语等级考试过关的困难。

(三)考核分层

考核是衡量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A、B、C层次班级学生,其考核也应区别对待。城职院的期末考核只以笔试区分对待,笔者认为考核是否可分为笔试和口语测试。例如,笔试方面,同一张试卷,对A层次班级学生要求全部为必做题,B层次班级学生则部分为选做题,C层次班级学生则不要求做选做题;口试方面,A层次班级学生通过主题发言或小组辩论等灵活性更强的方式进行测试,B层次班级学生则通过师生一对一或情景对话等传统方式进行测试;此外,教师还可以在B层次班级的日常教学中进行阶段性小测试,通过鼓励和肯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把这部分成绩作为学期考核的加分成绩。而对C层次学生考核则侧重于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情况等。

四、分层次教学实践的初步成果

经过城职院几年的探索,目前,分层次教学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果。在城职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风气明显改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分层次教学使同一班级的学生水平相仿,能力接近,更具有向心力和趋同性。A层次班级的学生在上课时可以集中精力,深入思考,切实加强与老师同学间的互动,而不致因为老师需要照顾某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反复讲解某些简单问题而感到枯燥乏味。同样,B层次班级学生上课时可以在老师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较慢的节奏中把握重点,循序渐进,不致于因为听不懂教学内容、跟不上教学进度而胆怯自卑,进而轻易放弃英语学习。而C层次班级的学生得到了英语应试的切实技能,各取所需。分层次教学还使得不同层次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性更强的“我要学”。由此带来的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显著提高,课堂气氛的明显改善。可见,分层次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学习风气、提高学习成绩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二)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踊跃参加课外活动

实施分层次教学后,不同层次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被激发调动起来,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A层次班级的学生,在热点讨论、主题辩论等活动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条理性较好,逻辑性较强,在角色扮演和情景舞台等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是被极大调动起来,常有精彩表现。B层次班级的学生,在老师的诱导和鼓励下,敢于站上讲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对一情景对话,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较大提升。C层次班级的学生摆脱学习英语老大难的阴影,在提升学习英语自信心的同时提高了英语考试的成绩。此外,在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下,A、B层次班级的学生还踊跃参与各类“英语口语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技能大赛”等,展示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个别尖子生,还在负责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参加国家、省各类高职英语技能比赛,在参赛人数、参赛种类、获奖人数、获奖级别等方面,每年都有所增加。事实证明,城职院已有多名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英语竞赛中屡获大奖,为校争光。

(三)提升教师自身能力,促进教学科研发展

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对教师自身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能力与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既照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同时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共同进步。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们必须时刻注意自我提升,教师间相互交流经验,师生间有注重互动沟通,各个教研室不定期举行听课、说课、评课比赛,而教师们也应积极把自己的教研成果形成论文并公开发表,形成浓厚而友好的教研氛围。

五、分层次教学的存在问题

分层次教学是现阶段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其教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利于人才培养。但必须指出的是,在分层次教学探索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由于分层次教学是根据成绩把学生分为A、B、C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偶然性;而分层分班后,有些A层次班级学生容易产生骄傲心理,有些B层次班级学生则容易产生不思进取心理,有些C层次班级学生则产生自卑甚至自我放弃的心态。因此,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实施分层分班,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而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都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思想工作,而这部分工作会牵扯掉教师不少精力和课堂教学时间。

(二)教师方面。实施分层次教学后,学生的英语技能培养与学科专业知识高度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也要求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教授A层次的教师在教学中可能比教授B、C层次学生的教师在教学中更有积极性,而教授B、C层次学生的教师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心对待每一次课堂教学、每一位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做到不抱怨、不争名夺利。

(三)教学安排方面。按照城职院分层次教学的现行做法,学生是根据不同专业班级被划分为A类、B类、C类班级,对其虽然都进行了入学考试摸底测试,但对其具体个体差异缺乏深入了解,且各类层次班级中学生水平依然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由于实际操作的困难难以将学生完全按照其英语水平高低划分到其应对应的层次班级。所以这对有效开展课堂互动、公平考核造成了客观存在的问题;而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践的现实需要,也给同一层次不同班级或同一班级不同专业的教学进度安排增加了难度。

六、结语

以教育生态视阈观照的分层次教学,为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分层、因材施教,力求教学要求能够最大限度适应学生实际、使学生各方面素质获得均衡发展等理念,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是英语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益尝试。其探索虽在各类高职院校包括城职院的英语分层次教学中初见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和不足之处。因此,分层次英语教学应在教育生态视阈观的指导下在各类高职院校进一步开展和完善。

[1]刘向萍.教育生态视阈下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J].职教通讯,2012(36).

[2]闻彤.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

[3]黄红荔. 高职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2).

[4]张华. 高职院校英语分层次教学学生分层原则探讨[J].中国市场,2011(22).

[责任编辑 张宇龙]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l for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with the Theory of Ecology of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of Jiangsu

Sun Xueyu,Yang Yuan

(Jiangsu Open University,Nanjing 210036)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necessity for hierarchical teaching applied to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the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l for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the students dividing layer, teaching groups division and test hierarchy have been discussed to meet students’ learning demand to the great extent and help develop their abilities in all aspects.

Ecology of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Hierarchical Teaching

2017-03-21

1.孙雪羽(1985— ),女,江苏省扬州市人,江苏开放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文学硕士。2.杨远(1976— ),江苏省南京市人,江苏开放大学招生与合作办学处处长,副教授,文学硕士。

H319.3

A

1008-4649(2017)02-0021-04

猜你喜欢

教育生态分层次教学高职英语
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教育生态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实践
应用大数据技术重塑职业教育生态
翻译教学的“整合·融通·交互”
以生态管理评价方略推进教育和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