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遇与挑战: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4-02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时代政治

林 文 松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17)

机遇与挑战: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林 文 松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17)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既使高校思想政教育迎来了前沿阵地有效拓展、传播途径日益丰富、方式手段不断创新等机遇,也使高校思想政教育面临着传统教育模式被改变,教育主体权威性被削弱,数据应用的技术和能力不足等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事关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局。而树立大数据意识,善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大数据制度,则是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提升的破题之举。

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的不断相互融合、快速发展,全世界的数据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数据俨然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经济运行机制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这四大职能,处于科学知识最集中、思维方式最活跃、信息技术运用最广泛的前沿阵地,高校师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工作模式和学习方式,乃至整个学校的教育体制、管理方式、规章制度和服务模式等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数据浪潮的影响,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及实现方式仍然停留在“小数据”时代[1]。面对大数据浪潮汹涌而至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随时代发展步伐,迎难而上,不断强化大数据意识,增强运用大数据能力,提高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大数据的内涵

最早洞见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的数据科学家之一是来自奥地利的舍恩伯格,他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出,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思维、生活和工作,大数据正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舍恩伯格所说的“所有数据”可以理解为,目前为止人类能力范围内所掌握的所有数据的总和。

全球知名研究所麦肯锡对于大数据的定义则是:相较于传统数据库,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方面均大大超过了传统数据库工具所能处理的范围的数据集合。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2]我国在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上已取得初步成效,具备有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资源共享不足、应用领域不广等问题。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指出,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3]。不可否认,大数据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具有重大意义。高校作为传播先进知识文化的前沿阵地,培养祖国接班人的摇篮,在大数据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将挑战和机遇并存。

二、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中对数据是这样描述的:“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当它的首要价值被发掘后仍能不断给予。”[4]大数据真正的价值就犹如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一眼看过去只能看到其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绝大部分都是隐藏在水面之下。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信息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促进人类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理念的变革[5],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如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紧随时代潮流,牢牢把握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新机遇,力求取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突破。

(一)大数据环境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

建立在数据基础之上的信息沟通方式逐步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视野,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够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革命性变革[6]。在大数据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再像从前因信息技术不发达而不得不到图书馆、资料室或者向有经验的前辈进行请教,而是可以打破时间界限,随时随地动动手指,依靠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便能轻松地在线查阅文献资料、课件数据等,足不出户便能提升自我。同时,在以数据为基础的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大数据也破除了空间界限。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了,而是可以更多地把科技带来的便利应用于思政教育工作中来。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输入专业领域关键字眼,便可在网络上学习一些精品课程,甚至学习一些国外的先进教育方法,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二)大数据环境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途径

在大数据时代还未来临之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是通过课堂、书本、期刊、报纸或者利用宣传栏、广播等形式来进行传播。但是,这些教育形式往往会受到时间、空间、物质等条件的限制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量的缺乏性、滞后性,传播范围的狭隘性、局限性。传统模式下的种种弊端都随着大数据环境的到来而迎刃而解,高新技术传播信息资源的基础就是数据,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资源共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IPAD等高科技产品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动态、热点资讯。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便捷性,便可足不出户、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及时获取最新资源和科学信息,不仅能提高个人思想政治觉悟,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途径得到极大的丰富。

(三)大数据环境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手段

人们都是通过不断地探索,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创新,从而逐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亦是如此。为了传授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也需采取各种教育方式手段。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各种高新技术手段的互相融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易班、青年之声等等流行的新载体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授课,如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正逐步在国内各大高校铺开。再比如,有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运用时下最火热的直播,来开展授课、开班会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数据环境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手段,现代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手段,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生动活泼、立体形象,增强了吸引力。

三、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

在互联网还没有出现之前,学生获取知识、接受教育的途径往往只来源于教科书的知识和老师的传授,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强调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使得传统教育模式一直就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就是权威的,不容置疑的。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则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信息资源源源不断,学生的思想认知与价值判断也更多来源于网络平台[7]。庞大的数据量使得学生完全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包罗万象的数据库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并不断更新,学生可以获得最前沿、最新型的学术动态,甚至是一些连老师都不知道的知识,这无疑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任感、权威性。因此,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善于分析大数据,善于利用大数据,让大数据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二)对引领学生思想的挑战

大数据的类型不仅仅只有文本形式,还包含了音频、图片、视频等等类型多样的数据,同时个性化的数据占据了绝大部分。现在95后的大学生都是在大数据环境下成长的,从小到大接触着新鲜事物,习近平总书记在点评95后大学生说道:“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8]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对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庞大的数据库信息为老师和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带来诸多便利之处;另一方面,数据库的类型多样也使得学生所能获取的知识、信息资源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同时,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趋势,也对个人的隐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这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面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握好大数据带来的有价值信息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向上向善发展。

(三)对结合数据技术的挑战

大数据以其庞大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转移、多样的数据类型等特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参考素材和数据分析材料。大数据时代,可以根据所收集的各种类型数据,分析出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习惯、消费水平等方面情况,这听起来似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有利,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面临诸多挑战。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怎样在纷繁复杂的数据库中找寻适用的、真实的信息,筛选得出的数据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技术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虽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政治素养,但缺乏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和能力,而懂得收集、分析和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员往往又不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要求。因此,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亦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难题。

四、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提升的路径

(一)树立大数据意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进一步树立大数据意识,提高对数据信息的敏感性,养成主动收集、整理、分析信息数据的习惯,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如:通过对学校图书馆检索书目的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科研和兴趣爱好;通过学生校园卡消费记录了解学生的消费水平等。

(二)善用大数据技术,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性

数据渠道的多元异构提高了信息采集的难度[9],面对大数据处理的技术难题,可以通过组建大数据人才队伍,邀请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数据应用技术和能力,以充分挖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层规律。如:通过校园网的上网数据进行跟踪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关注的热点事件等;通过已掌握的数据信息不断建设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有针对性地推送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做好思想引领工作。

(三)完善大数据制度,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

大数据技术的充分运用,除了要树立大数据意识、善用大数据技术之外,还应建立健全数据信息管理规章制度,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探索出一套合理的、可操作的数据收集、管理的标准化流程,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着精细化目标发展。如: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以保障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师生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或被录入某个数据库中;通过界定数据收集的范围、对象、管理权限等,以防止个人相关隐私信息被滥用等。

大数据时代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载体产生了深刻的变革,适应大数据环境,发挥大数据优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命题和必然趋势。大数据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战略、文化和世界观[1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树立大数据意识,善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大数据制度,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1]崔海英.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与实现方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33-36.

[2]王岑岚,尤建新.大数据定义及其产品特征:基于文献的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6(3):25-29.

[3]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J].中国政府采购,2015(9):15-21.

[4][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5]郝海洪,张建.全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变革与范式创新[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3):102-106.

[6]刘春波.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16(9):193-198.

[7]檀江林,吴玉梅.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3):72-75.

[8]李国强.关于教育,这是习近平的最新思考[N].光明日报,2017-01-03(1).

[9]王绍霞.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3):23-26.

[10]葛锐.运用大数据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AStudy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theContextofBigData

Lin Wenso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17, China)

The advent of big data age not only giv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pportunities for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forward position, increase in the transmission means,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means and method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presents challenges such as the changes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the weakening of the authority of the education subject, the inadequate technology and capacity for data application in this aspect. It ha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pertinence and timeli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take the task of talent s training. How to better grasp opportunities and deal with challenges regarding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related to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miss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t is the key act to build the awareness of the big data, make good use of the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 big data system for the purpose of optimizing and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big dat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2095-0365(2017)03-0104-04

2017-03-25

林文松(1990-),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DOI: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7.03.19

本文信息:林文松.机遇与挑战: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3):104-107.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时代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