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与其机制研究进展

2017-04-01李秋娜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脑部功能障碍乳腺癌

李秋娜

(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与其机制研究进展

李秋娜

(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对罹患乳腺癌的患者而言,大多需接受化疗,化疗后,认知功能方面会有障碍出现,不但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研究影响,而且可对患者重返社会带来阻碍。本文对近年来乳腺癌化疗后认知功能出现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与总结。

乳腺癌;化疗;认知功能障碍;机制

乳腺癌属于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女性,确诊至治疗,患者生理、心理方面将受到严重损伤。近年来,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化疗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趋势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当前,在多种医学技术的支持下,乳腺癌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但生存期延长后如何为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保障是乳腺癌干预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而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出现障碍是对生存质量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文献就对这一点进行了研究,之后的多年,关于乳腺癌化疗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机制研究的文献不断增多,现报道如下。

1 化疗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概述

化疗相关认知障碍指的是接受化疗的过程中或者化疗以后患者认知功能方面有障碍出现的现象,又被称作“化疗脑”,记忆力、空间感受、执行能力下降等是常见表现。关于这一点,系统性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主要以横断面的方法对乳腺癌化疗结束后认知受损情况进行分析,对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建立。随后有研究者前瞻性、纵向性对乳腺癌实施化疗后认知功能的减退进行了研究,发现化疗前后比较,化疗后61.0%分患者有学习能力、处理速度等下降的现象[1]。近10年,出现了二十余个前瞻性的研究,使我们对这一现象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2 乳腺癌化疗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至今,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认知功能出现障碍尚没有明确机制,但可能受以下因素影响。

2.1 直接性机制

从理论方面来说,药物从脑屏障经过时,需具备下列条件:其一,药物有较强的脂溶性,被动进入脑部可实现;第二,通过对血脑屏障内转运因子进入到脑部,在此过程中,外向的转运因子不会识别。但从实践方面看来,部分药物即使难以满足上列条件,依然有在脑部积聚的可能性。细胞毒性药物即使在脑部的浓度极低,也可能会对认知功能造成影响。关于这一点,多个动物研究已经证实,提示,卡莫司汀、顺铂、甲氨蝶呤等药物会使神经细胞、海马区细胞增殖减少[2]。中枢神经系统对化疗药物毒性有较高的敏感性,会使原始神经细胞受损,从而引发认知功能障碍。而施予乳腺癌患者化疗时,往往需对环磷酰胺、顺铂、塞替派等药物进行应用。

2.2 间接性机制

不同化疗药物对中枢神经造成的影响有相似性,这提示,化疗神经神经毒性的出现由共同间接机制导致。

(1)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化疗药物会对机体中活性氧的平衡造成影响,使过氧化物、自由基之间的平衡性失去,从而致使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这些物质可对肿瘤细胞进行杀灭,这是化疗药物抗肿瘤效果发挥的主要机制。但自由基可直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其中的细胞产生作用后,可使认知功能下降。

(2)炎症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等表现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中,脑脊液、外周血中都可见炎性因子水平上升。肿瘤、化疗都可对机体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释放产生促进作用。而脑部海马区中有较多的炎症细胞因子受体,外周细胞因子增加后,海马区中的干细胞会受到损伤,最终直至认知功能受损。

(3)激素水平的影响。人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且脑部有较多的雌激素受体存在。在脑能量代谢、脑内信号传导、神经保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而对性腺功能造成影响是细胞毒性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绝经前接受化疗的乳腺癌女性,约66.0%会停经[3]。化疗药物可使雌激素水平下降,使雌激素对中枢神经的保护作用失去,这可能是“化疗脑”出现的主要原因。

(4)血液供应、代谢水平的影响。在化疗患者、化疗动物模型上,都可见脑部血流、葡萄糖代谢发生改变,这可能会对神经元功能造成损伤,使认知功能发生障碍。接受化疗时,肿瘤患者常有贫血这一不良反应出现,可对脑部供氧造成影响,使其下降,进而引发认知功能障碍。关于这一点,多个研究结果都提示,贫血是认知功能出现障碍的潜在影响因素,特别是关于执行能力的影响。

2.3 遗传方面的机制。

遗传方面,现有研究主要对肿瘤患者认知功能与ApoE、COMT基因型的关联性进行探讨,ApoE属于糖脂类蛋白复合物的一种,在神经元受损后的修复中有重要作用,携带1个以上E4等位基因与没有携带E4等位基因的患者相比,前者视觉记忆、定向能力、执行能力明显较低。携带COMT-Val、与携带COMT-Met的人员相比,前者执行力、注意力明显较差。对此,可假设在遗传变异影响下,部分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更容易发生。

结语

乳腺癌属于全身性疾病的一种,而化疗属于全身治疗法的一种,可使局部复发率降低,使患者生存时间延长。对此,乳腺癌患者大多需接受化疗,但化疗期间及化疗结束后,会有多种不良反应,认知功能障碍是常见的一种。现阶段,关于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认知功能出现障碍的机制还不够明确,仍需继续进行探索,并对“化疗脑”易发人群进行研究与了解,以便于提前进行预防与干预,使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程度降低,从而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

[1] 丁艳妮,夏菊玲,张习凡,等.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6):761-762.

[2] 柴丽君,陈建中,梁浩杨,等.化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7):96-97.

[3] 朱 霞.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干预[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2):123-126.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737.9

B

ISSN.2096-2479.2017.18.187.02

猜你喜欢

脑部功能障碍乳腺癌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