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膀胱容量压力测定联合间歇导尿对脑卒中排尿障碍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分析

2017-04-0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间歇尿量容量

郑 娟

(江苏省老年医院康复科,江苏 南京 210000)

膀胱容量压力测定联合间歇导尿对脑卒中排尿障碍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分析

郑 娟

(江苏省老年医院康复科,江苏 南京 210000)

目的 探讨分析膀胱容量压力测定联合间歇导尿对脑卒中排尿障碍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脑卒中排尿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膀胱容量压力测定联合间歇导尿等护理干预。护理后,将两组患者的自解尿量、残余尿量及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自解尿量为(300.56±50.46)mL、残余尿量为(97.68±9.43)mL,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感染率为5.00%,相较于常规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排尿障碍患者,将膀胱容量压力测定联合间歇导尿应用于其中,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膀胱容量压力测定;脑卒中;排尿障碍;间歇导尿

脑卒中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脑卒中患者由于脊髓以上的神经传导的径路受损,患者的病灶对排尿高级中枢经直接导致破坏,进而累及下位排尿中枢系统,导致其排尿活动受限,进而导致患者发生排尿障碍。脑卒中患者病发后,对于出现的排尿障碍并发症,临床常使用留置导尿法进行控制[2]。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存在较多弊端。本次研究中,使用膀胱容量压力测定联合间歇导尿术干预患者的护理中,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脑卒中排尿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65.64±3.75)岁;文化水平:专科及以上8例,高中及中专13例,初中占9例,小学及以下10例;脑出血27例,脑梗死13例。常规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5.45±3.35)岁;文化水平:专科及以上9例,高中及中专14例,初中占8例,小学及以下9例;脑出血26例,脑梗死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膀胱容量压力测定联合间歇导尿等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患者入院后,使用膀胱容量压力测定仪系统,对患者的膀胱尿压进行测定,并确定其膀胱的类型。该测定方法对间歇导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充分了解患者膀胱安全容量以及残余尿量。对于保护上尿路具有有效作用,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2)间歇性导尿护理:告知患者应严格控制饮水量,饮水量应在1500~2000 mL/d内,应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同时,应严格控制导尿的间歇时间,导尿过程汇总应保持无污、无损伤技术,减少感染发生的情况。

(3)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由于病情突然,且面临残疾的风险,大多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交流,将康复计划向其详细说明,提高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认知度。尽可能缓解期不良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4)膀胱功能训练:在进行导尿前,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膀胱类型,为其制定不同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反射性排尿训练,通过大腿内侧、阴毛以及腹股沟等部位刺激其排尿。同时可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促进排尿[3-4]。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自解尿量、残余尿量以及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自解尿量和残余尿量

护理后,研究组的自解尿量、残余尿量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组别n自解尿量残余尿量研究组40300.56±50.4697.68±9.43常规组40110.34±45.26281.53±14.57

2.2 感染情况

研究组发生感染2例,感染发生率为5.00%;常规组发生感染10例,发生率为25.00%。研究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3 讨 论

临床上,脑卒中的发生率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尽管临床对于脑卒中的方法多样,但仍旧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其中以排尿障碍尤为显著。因此,临床中需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措施干预。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本次结果显示,研究组自解尿量大于常规组,残余尿量少于常规组(P<0.05);且患者的感染率为5.00%,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排尿障碍患者进行膀胱容量压力测定联合间歇导尿等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排尿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1] 王秀艳.高压氧配合间歇导尿在脑卒中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252-253.

[2] 徐淑芬,王元姣,柴文娟,等.运动想象疗法联合间歇性导尿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6,15(4):362-364.

[3] 刘志红.简易膀胱测压结果指导间歇导尿对促进神经源性膀胱障碍康复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7,30(3):215-216.

[4] 常 英,梁 健,刘亚彬.腹针联合间歇性导尿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6,38(12):1858-1861.

本文编辑:张钰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18.43.02

猜你喜欢

间歇尿量容量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水瓶的容量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IQ下午茶,给脑容量加点料
小桶装水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间歇精馏分离喹啉和异喹啉的模拟
改进等效容量法在含风电配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