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调控的作用

2017-04-01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空腹调控孕妇

赵 娟

(山东省荣成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山东 荣成 264300)

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调控的作用

赵 娟

(山东省荣成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山东 荣成 264300)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饮食和运动干预对于妊娠期间糖尿病血糖调控的作用。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的11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56例孕妇采取饮食指导和运动干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孕妇在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的血糖变化。结果 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下降,但实验组的下降程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间糖尿病血糖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能够有效的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饮食和运动干预;妊娠期糖尿病;血糖调控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这其中包括了,在妊娠前已经患有糖尿病却为经过检查发现的孕前糖尿病,以及孕期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情况[1]。妊娠期糖尿病不但会给孕妇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同时还会导致胎儿的发育异常,或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症等情况。因此,必须要有效的控制妊娠期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而饮食和运动干预正是对妊娠期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调控的重要手段[2]。本文主要选取了2015年2月~2017年3月的11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饮食和运动干预对于妊娠期间糖尿病血糖调控的作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11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且在研究当中依据随机数字法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6例患者,患者年龄在26~37岁,平均(29.67±3.23)岁;孕周在25~36周。56例实验组患者,患者年龄在25~38岁,平均为(30.36±3.64)岁;孕周在25~36周。所选的患者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排除了家族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以及肝功能严重障碍者,对照组基本资料与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门诊健康教育,并嘱咐其在家观察2~3周后,检测血糖以及尿酮体,若出现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况,则通过门诊使用胰岛素或进行住院治疗。

实验组采用饮食和运动干预:(1)饮食指导:根据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饮食控制方案,并按照患者每日所需的总热量来进行各种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55%,蛋白质占20%~25%,脂肪占20%~25%。同时嘱咐患者少食多餐,禁止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品,多食含有丰富维生素、低糖量的果蔬和高脂肪低胆固醇的食品。此外,再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对其的饮食控制做出相应的调整;(2)运动干预:根据患者自身所能接受的运动量,为患者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通过运动不但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和肌肉组织中,还能够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肌肉中毛细血管的密度与细胞内糖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制动运动方案时,需要以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安全为前提条件,定期对患者进行血压、心率的检测,并通过检测的结果来了解胎儿的情况。通常运动在每日餐后一小时后,每次运动的时间为三十分钟左右。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

干预前56例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为(6.23±0.31),56例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评价空腹血糖为(6.18±0.27);干预后56例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为(4.52±0.32),56例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评价空腹血糖为(6.04±0.31);实验组在干预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餐后2h血糖变化情况

干预前56例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2 h血糖变化的平均值为(9.17±0.52),56例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2 h血糖变化的平均值为(9.26±0.57);干预后56例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2 h血糖变化的平均值为(6.34±0.30),56例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2 h血糖变化的平均值为(9.12±0.48);实验组在干预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餐后2 h血糖变化的平均值为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也导致了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发率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孕妇在妊娠期发生糖尿病后,会导致孕妇的毛细血管管壁的基底增厚,使得管腔变窄、变细,从而引起供血不足的情况,而当孕妇的身体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时,其肾脏便会渗透性增加蛋白尿,不但导致妊高症的发生概率增大,同时还容易出现羊水过多、巨大儿以及早产等并发症的情况[3]。除此之外,若是对产妇行剖宫产,则很可能会造成手术过程中的大出血、生产困难以及宫缩乏力等情况。因此,需要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进行科学的调控,而饮食和运动干预便是治疗糖尿病中的重要手段[4]。饮食控制与运动干预不但能够为孕妇提供所需要的热能,同时还能够控制在餐后出现高血糖以及饥饿酮症的情况,从而保证胎儿能够在一个健康的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在饮食控制中,需要维持孕妇体重的合理增长,保证母体的营养能够满足胎儿的生长,促进孕妇的血糖保持平稳,避免出现低血糖、高血糖以及饥饿酮症的情况;而运动干预则需要通过肌肉活动,提高妊娠期孕妇的胰岛素敏感度,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强肌细胞对于能量的吸收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向组织细胞内转移,并提高葡萄糖的分解代谢,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根据有关资料表明[5],饮食和运动干预能够减少妊娠胰岛素抵抗,增加机体在运动中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使血糖水平能够逐渐恢复正常。适当的运动能够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糖耐量,减少胰岛素的需求。孕妇与非孕妇在经过一小时的有氧运动后,孕妇的血糖下降率相比于非孕妇的血糖下降率更为明显,胰岛素水平下降率也更为显著。但需要注意的是,饮食干预很容易出现孕妇依从性较差或是血糖波动较大的情况,过分的饮食控制也不利于胎儿的生长[6]。同时,运动干预也需要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排除运动禁忌症。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由上述结果可知:实验组在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之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变换均低于对照组,虽然两组总体血糖水平含量都有所降低,但实验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饮食和运动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妊娠期间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在患者的血糖调控中发挥出了良好的作用。

由此表明,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间糖尿病血糖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能够有效的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 王江平.孕期饮食运动治疗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疗效[J].糖尿病新世界.2016(06):114-115.

[2] 冯英微,吕振青.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调控的作用[J].罕少疾病杂志.2017(03):57+63.

[3] 闫培霞.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02):9+11.

[4] 王咏梅,苏建彬,乔海风,等.饮食运动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波动的改善作用[J].交通医学.2015,29(06):639-643.

[5] 韦彩芳.孕期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预防作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8):3941-3942.

[6] 舍艳春,王慧琴.孕期饮食及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4):185.

R714.25

B

ISSN.2095-8803.2017.21.065.02

猜你喜欢

空腹调控孕妇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空腹喝水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