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伤寒论中消渴日久病及于心治法的刍议

2017-04-01王亚运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胸痹伤寒论心肌病

王亚运,许 生,张 琪

(陕西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基于伤寒论中消渴日久病及于心治法的刍议

王亚运,许 生,张 琪指导老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浅析伤寒论中有关消渴日久病及于心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方法,对于现代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心肌病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用药的指导应用。

伤寒论;消渴;糖尿病心肌病

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结构以及饮食规律和作息时间发生改变,人们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各种疾病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而消渴病则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消渴病在临床上以三多一少为主要特征,多即饮,多食,多尿,少即身体消瘦,《伤寒论》中对于消渴病未见明确的条纹介绍,但参照其中以口渴为主症状的条文,其所描述的症状多与现在的消渴病相似。

消渴病的症状表述在《伤寒杂病论》中多见于太阳病篇,阳明病篇,厥阴病篇,其文多以口渴为主症,兼有其他兼症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金匾要略》:“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伤寒杂病论》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9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消渴的病因病机多以肺胃热盛、燥热伤津,胃火炽盛、胃肠燥热和肾阳衰微、气化不利为常见。我们将糖尿病心肌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微血管病变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率及心功能失常糖,尿病性等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一般认为发病因素主要有高血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异常、氧化应激等。现代医家梁晓春[1]认为气阴双亏、痰浊疲血痹阻脉络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的病理基础,并提出应该早用活血化癖药、提早祛痰化湿,既病防变。李军[2]认为主要病机为癖血阻滞、湿邪内盛或痰疲互结,可以把证型分为疲血内阻型、湿邪内盛型和痰疲互结型。在《伤寒杂病论》中针对不同病因病机所导致的消渴症,也记载了多首行之有效的方剂,白虎加人参汤,调胃承气汤,肾气丸等。

糖尿病可并发心脏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可表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心肌病变、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等疾患,其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心慌、气短、咳喘不得平卧等,中医讲消渴日久,心脏受累,心气阴耗损,心阳不振,寒凝气滞,痰浊内生,心脉运行不畅,发为糖尿病辩证之胸痹心悸等。辩证之病理产物和相互作用,如消渴病患者多痰盛体质,这又和胸痹的致病因素吻合,痰多则胸阳不展,势必壅滞不畅,加之机郁滞,气血不能正常运行,清浊相混发为胸痹[3]。对于其辩证我们从病机出发结合伤寒论的方药指导,从以下几点浅析。

以心阳不振为常见病机,除消渴主症伴随症状中心悸不宁,心痛如绞,胸痛彻背,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虚或沉迟。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宣痹通阳,处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若兼见肾阳虚,症见小嫂清长,腰酸膝软,水肿,可选用真武汤《伤寒论》。对于本症型佟颖[4]等发现本方能抗心律失常经试验证明这与调节离子通道、改善应激状态相关,宋玉霞[5]从临床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本方缓解胸痛等症状优于常规单纯西医治疗可以作为接下来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

以阴阳两虚证辨证要点的病机,除消渴主症伴随症状可有眩晕耳鸣,畏寒肢冷,汗出,舌淡苔薄白,脉弱或结代,治法调补阴阳炙甘草汤加减。以现代医学研究参考看王翠霞[6]等观察本方对糖尿病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的影响,发现可以减少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张其兰[7]和李东山[8]等的临床用药观察也是效果显著。

以血瘀阻证辨证要点,除消渴主症伴随症状见胸部疼如针刺、刀割,入夜加剧,得热则舒,畏寒,肢冷,脉沉细涩,舌紫苔白。治法散寒温经、活血通络,用以当归四逆汤加减。刘颖[9]总结治疗经验来看,对消渴病胸痹的中医治疗方案,辨证治疗消渴病胸痹取得较好疗效。王平[10]的临床观察也证实可以有效作用于寒凝血瘀型的周围神经病变,显著降低血糖、改善血脂,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唐[11]等在临床治疗中总结出当归四逆汤辅助常规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尤其是糖尿病足的方向。

消渴病的发病年龄不同则病情发展,轻重及预后也相应不同。年龄小者,一般发病较急,进展快,病情重,症状多具有典型性,且预后较差;中年之后发病者,一般起病较缓,病程长。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类似虚劳,常有痈疽,肺痨及心,脑,肾,眼等并发症。所以在诊疗时应详细问其病史,同时辨明本证与并发症的关系,由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病机的复杂性,可引申多种证型,因此其治法、方药也可互相配用,灵活变通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1] 梁晓春,中医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思考中国临床医生,2006,34(5):60-61.

[2] 李 军.现代中医糖尿病学的辨证理论初探[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4,2(5):58-61.

[3] 薄文斌,石 岩.消渴并发胸痹的病理过程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5):68-69.

[4] 佟 颖,杜武勋,李 悦,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5,(05):537-540.

[5] 宋玉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资料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51-52.

[6] 王翠霞,赵立杰,尉西岗,等.炙甘草汤对糖尿病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率变异性及QT离散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02):221-223.

[7] 张其兰.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心律失常42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4,(02):9.

[8] 李东山.炙甘草汤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3,(35):122-123.

[9] 刘 颖.李显筑教授治疗消渴病胸痹经验[A].中华中医药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中华中医药学会(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2010:2.

[10] 王 平,崔 鹏,洪杨洋.“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优效性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03):661-664.

[11] 唐年亚,张 岳,李克建,等.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02):218-220.

R587.1

B

ISSN.2095-8803.2017.21.050.02

猜你喜欢

胸痹伤寒论心肌病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伤寒论》实为115方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