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自媒体对班级建设与管理的影响
——以赤峰学院文学院为例

2017-03-30赵艳艳隋春艳田学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思政微信班级

赵艳艳,吴 萌,隋春艳,马 会,田学东,秦 芹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论自媒体对班级建设与管理的影响
——以赤峰学院文学院为例

赵艳艳,吴 萌,隋春艳,马 会,田学东,秦 芹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二十一世纪,世界进入崭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其中微信和微博以其超过6亿的用户量和近80%的用户黏度,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及交友带来深刻的影响,也给高校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带来机遇与挑战.赤峰学院文学院思政工作者创新自媒体时代班级建设管理工作模式,应用自媒体搭建班级文化建设的平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自媒体为载体,开辟班级管理新渠道;利用自媒体平台,扁平化班级学生管理工作,给新时代的班级建设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自媒体;大学生;班级建设;班级管理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其中微信和微博以其超过6亿的用户量和近80%的用户黏度,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及交友带来深刻的影响.面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转变,高校也应该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改革传统就业工作中机械生硬的说教思维,用“互联网+”的思维更新自己的工作理念,用自媒体创新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

1 自媒体时代高校班级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的机遇

当前,以QQ、微信既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软件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对网络高度依赖的现状,教育《24号令》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注重运用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自媒体时代的兴起,为高校班级建设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拓展了高校班级建设管理工作的新空间,创新了高校班级教育话语的新范式,丰富了高校班级建设与管理的新内容,也给高校班级建设与管理带了新挑战.

1.1 拓展高校班级建设的新空间

自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校班级建设工作提供了广袤的互联网新空间.高校思政工作不再拘于一域之囿,借助于自媒体裂变式的传播形式,社会主义正能量超越了时空的束缚,影响范围无限扩大,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传播方式更加灵活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班级建设管理空间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1.2 创新了高校班级建设管理的新范式

自媒体时代一改传统传播时代单向、线性传播,“双向互动式”的传播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环境发生巨大转变——传统的教育者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正逐渐被界限模糊的平等交流环境转换.网络的匿名性和信息传播的裂变速度,转变了传统师生自上而下的线性关系.崭新的交流方式创新了高校班级管理的新范式,抹平了班主任作为教育者与传统受众者——学生之间的鸿沟,通过网络这个交流平台,师生之间通过平等交流,共同成为班级建设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共同推动高校班级建设工作的良性发展.[1]

1.3 丰富了高校班级建设活动的新内容

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班级建设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在这个人人自成媒体的“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宣泄情感,表现自我,这给新时期的班级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切入点.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也必须利用“自媒体”时代的沟通工具,利用自媒体时代的沟通工具,利用学生较常使用的网络工具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高校班级教育.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社会主义正能量,利用微信群、QQ群加强学生管理等,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展示学校风采,开创大学生思政工作新方法.

2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2.1 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

随着自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为主体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受到冲击.自媒体信息传播的扁平化、普及化和多样化对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大学生在享受便捷获取各种网络资源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侵蚀与误导,信仰迷失、思想迷茫、行为示范,与主流的社会价值观渐行渐远,这是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极大挑战,也给新时代的高校班级建设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2.2 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与班级管理模式亟待更新

班级思政工作目标应该是基于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定的具体目标,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师生比失调,辅导员带的班级人数较多,分身乏术的情况下很少有辅导员能做到根据每个班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班级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多半按照上层领导的指示开展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同时,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小学一直讲到大学,形式大多陈旧老套,思想政治工作大多停留在理论灌输层面,教师的单调说理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一大通病是“教育内容空洞乏味,与现实生活脱节严重”,教师不善于将思政工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停留在空洞说教上,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有待优化提升.

2.3 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转移和控制力弱化

不同于传统媒介中教育者始终占据着话语主导权的情况,自媒体时代海量的资讯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性,消解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信息优势,解构了他们的话语权,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话语主体地位在不知不自觉中产生转移,弱化了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控制力.网络信息如洪水般涌入,“把关人”缺失势必导致信息的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从而对高校思政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制约思政工作的实效性[2].

3 运用自媒体加强对高校班级的建设与管理策略研究

赤峰文学院大一到大四每个年级五个班,共20个班,每个班配一名班主任和一名学业导师,每个班级的班委会由同学们自行投票组建.作为学生集体的最基层组织,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影响的最基本单位;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落脚点;是学生们共同生活、学习的基本组成形式;是学生学习和思想交流所依赖的集体.一个有着良好班风的班级,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帮助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赤峰学院文学院创新班级建设与管理模式,用好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工具,给新时代的班级建设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1 应用自媒体搭建班级文化建设的平台

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对大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一个充满冲突的颓废的班级文化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及学习情绪.因此,建设健康和谐的高校班级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中异常重视的环节.进入二十一世纪,微信、微博等发展方兴未艾,给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各班级可以通过建设微信公众号、微博认证账户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班级文化建设.通过这些班级网络平台,展现赤峰学院文学院学生的精神面貌,网络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将线下开展的班级活动通过线上展示,提高班级活动影响力,增强班集体凝聚力.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时代发展对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新挑战,面对开放的社会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抓做自媒体时代特点,了解当前学生关心的信息,利用“自媒体”平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可以创新班级团支部活动方式,开创以微媒体为平台的“微”党团支部,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展现先进党员、团员模仿带头作用,通过党员微信群加强与学生党员的沟通交流;利用微平台开展党员“微”活动,通过微博上的“微话题”,引导大学生党员针对社会热点话题开展讨论,让大学生党员在切合活动中深化对信仰的认识.

3.2 以自媒体为载体,开辟班级管理新渠道

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QQ给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管理平台.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师生之间的无缝沟通;QQ、微信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人际沟通方式,可以克服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拘束感,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利用网络平台开辟班级论坛或者班级讨论组.例如,赤峰学院文学院建立了班级论坛、班级活动群、名师工作室等相关论坛近40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活动让班级管理呈现新局面.例如,班主任可以将班级的日常工作安排发布在班级帖子或者QQ群公告中,同学们通过跟帖、发帖的形式畅所欲言.主题班会工作也可以先通过网络发帖征集学生意见,让同学们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班级建设与管理的想法.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功能,打破了传统学生管理中师生主客体的沟通模式,通过朋友圈的展示,让学生看到老师日常生活的一面,无形中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教师也可以通过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学生展示的内容,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让班级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3]

3.3 利用自媒体平台,扁平化班级学生管理工作

相比传统高校学生管理科层制的组织模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学生管理更倾向于扁平化.通过“互联网+”平台的搭建,实现学校各管理机构的网络无缝连接,形成“学校-互联网-学生”一体式管理模式,改革传统层层推进、低效的科层制管理模式,让学生管理工作者能通过网络深入学生工作一线,通过网络信息的实时回馈,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同时,开发学生管理APP系统,让学生能在移动终端实现时时查看自己的学籍信息,相关工作者人员则通过便捷的服务对学生的日常信息进行录入、修改和维护.另外,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可以思考利用微信群、QQ群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例如在网上发起有关学风建设的讨论,在网上展开小型会议研讨等,通过这样新颖的工作形式,创新学生管理的新途径.总之,“互联网+”时代,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利用相关APP软件,充分享受网络带来便捷与快捷,提高管理工作成效,改革传统层层递推的管理模式为扁平化管理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无缝沟通.

〔1〕黄潇.新形势下网络在高校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J].中国校外建设,2013(8):171-172.

〔2〕李宝媛.自媒体时代高校班级建设策略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6 下):52-53.

〔3〕腾继波.3G环境下高校班级建设的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4(1):171-174.

G647

A

1673-260X(2017)09-0214-02

2017-07-03

赤峰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学生工作专项)(JYXM201607)

猜你喜欢

思政微信班级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班级“四小怪”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