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探索

2017-03-30杜丽宇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流通馆员书籍

杜丽宇

(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提升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探索

杜丽宇

(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本人从多年的流通工作服务实践中,体会到要想提升流通工作服务质量,首先要做一名善于读书的馆员,其次要有好的心态对待工作,工作中要讲究方式方法.

流通工作;读书;服务方式

图书馆的流通部是整个图书馆的窗口,也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心所在.书籍的最终归缩在流通部,是读者图书借阅的场所,是接待读者最多、工作最烦琐、矛盾最多的地方.因此可以这样说,流通服务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本馆的服务形象,也影响着每位馆员的形象.本人在流通部多年的工作中,深刻地体会到,要想提升流通部的服务质量,首先要从自身出发,做一名善于读书的馆员,其次在工作中要有好心态,工作要有好方法.

1 做一名善于读书的馆员

1.1 为什么要读书

书籍记录了人类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社会经验,是人类思想的结晶,也是启发人类思想的母胎.世界上的思想家和大发明家都是从书堆中进去,再从书堆中出来.我们通过读书,获取前人的知识和技能,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知识不断更新、社会不断进步,要想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立足于社会,就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而读书就是学习的过程,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人生没有毕业的学习,而读书就是学习,也是学习最便捷的通道,最基本的方法.南宋朱熹有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籍具有教化功能,通过读书,使我们变得善良,让我们的道德得以提升,让我们的人格更加完美,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意义和乐趣.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变得更加勇敢,面对逆境时变得从容,面对名利时变得淡定.通过读书,使我们拥有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

1.2 广泛涉猎

作为一名馆员,阅读范围一定要广.不仅要读专业知识,还要选择各方面的书籍阅读,如理论书、历史书、文学书、科技书、励志书等,目的是获取多元知识储备,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工作起来游刃有余,服务好每一位读者.比如在《墨子》一书中,就涉及到各种知识,如光学、力学、几何学的图行和平行线、逻辑以及经济学上的购买和货币.还有我们知道的《山海经》一书,虽仅31000余字,但其叙述的内容包括天文、神话、地理、宗教、矿产、动物、植物等包罗万象,如果没有对各科知识的了解,是很难读懂这些书.所以,我们要广泛涉猎,博览群书.而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读书,把书读好.正如胡适所言,为读书而读书,读了便可以多读书.

1.3 注重方法

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籍浩如烟海,但有价值的也为数不多.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使我们每天孜孜不倦的去读书,也不能把书看完、记住.这就要求我们把书分类去读,注重方法.有些书必须浅尝即止,有些书要囫囵吞枣,就是粗枝大叶地读,只知道大概说什么就行了.有些书要随便翻翻,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性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而有些书必须细细品读,用心去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这样才能收到效果.作为一名馆员,更应该注重读书方法,只有自己会读书了,才能帮助别人去读书,才能做好导读工作.图书馆员肩负着开发二次文献的工作,读书时就要像蜜蜂那样,学会收集、整理、加工有用的知识,为读者提供有效的二次文献.

2 工作要有好心态,做事要有好方法

常言说得好,你也许无法选择工作,但可以选择工作态度.态度是平庸和卓越的风水岭.不找借口的方法就是种积极心态.作为一名流通馆员,在工作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只要我们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它,总能解决好矛盾,办法总比困难多.

2.1 要尊重每一位读者

每个人都要面子,都渴望被人认可、被人尊重.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也是自身修养的一种体现.我们面对的读者是学生,从年龄上算是成人,但他们刚从学校到学校,并未走向社会,也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他们思考、观察、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注重与他们的沟通方式方法,遇到违章的读者不用苛刻的语言去训斥他们,更不用过激的行为伤害他们脆弱的心灵,在矛盾发生时,要宽容、原谅他们.莎士比亚曾说过:“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宽容不是懦弱、胆怯,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

2.2 要成为读者的朋友

来馆的每位读者,都希望把他们作为朋友,希望馆员能积极主动地去帮助他们,为他们节约时间,提供快捷方便服务.他们渴望把图书馆当作阅读休闲的场所,与书同行,与书相伴.与伟人对话,与智者交友.更想把它当作“温馨的家”,与馆员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精神的愉悦.馆员要积极营造这种氛围,把每位读者当作知心朋友,把他们当作兄弟姐妹.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敞开心扉,与我们进行彼此的心灵交流.我们才能摸清读者的阅读需求,才能有针对性的对不同读者采取不同的服务方法,才能为他们架设起阅读的桥梁.

2.3 注重细节,善于发现问题

在工作中,有许多问题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一些细节上,所以在工作中应当养成发现细节的习惯,不放弃工作中发现的每一个问题.多次的巡查中,我们发现大批考研者为了方便学习,把大量书籍带到馆里,书多又沉,看完后乱七八糟堆在书桌上,很不雅观,针对这种情况,我馆专门开设了考研专区,让考研学生集中在一起学习,每人配备一个纸箱,多余的书籍可以放在纸箱中.通过一个阶段观察,发现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即方便了学生,又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真正体现了工作中以人为本,把人文关怀贯彻我们工作中的始终.而他们勤奋好学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为低年级的学生树立了榜样.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勇于探索,总能把问题解决好.

2.4 不分“分内事”和“分外事”

在流通工作中,工作繁琐,分工较细.我馆流通部把工作人员分为借还的、修补书籍的、排架的、负责收书的,每个工作都具体落实到人,这就形成了一个误区,我只干我分内的,分外的与我毫不相关,本来是一个举手之劳之事,也不去干,也不想干.在我们整理书架的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掉皮、掉页的书,本来动动手几分钟就能修补好,但大家往往还是把书放到破书堆里,等待修书人去修补.本来书的复本量少,人又借得多,当读者急需此书时就找不到,这本书等修好或许一星期、或许二星期才能重新上架,往往影响到读者的借阅.“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并没有在工作中体现出来.流通部是一个整体,不论怎样分工,其实都流通部的工作.试想,如果我们馆员都抱着“事无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对待工作,何谈爱岗敬业,何谈“读者至上”.

2.5 积极适应多个岗位

要想把流通工作做细微、做扎实,成为工作的多面手,就要求我们每个馆员都要熟练掌握每个岗位的工作流程,能够熟练驾驭各项工作.流通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而流通工作的岗位有轻有重,有难有易.就拿我馆来说吧,有的馆员认为排架工作又脏又累,不体面,而上机工作轻松体面.而大多数馆员不具备专业知识,也不积极主动地去排架,不去熟悉图书分类,也不太清楚馆藏布局,馆里藏有哪些书,当读者询问时,一问三不知,久而久之,就得不到读者的认可,降低了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要想成为服务读者的能手,就要积极主动去适应各个岗位.只有熟悉了每个岗位的工作,才能把整个流通工作配合的更默契,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真正做到“急读者所急,想读者所想”,做到“百问不厌,百问不倒”,成为图书馆里的“活字典”.

2.6 在工作中要有创新

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主动实践、勇于探索,工作才有创新.到馆后每位读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一是求快,在短时间内满意地找到所需的书籍;二是要方便,表现为在利用文献信息时总是倾向选择距离较近、手续简便、容易获取的资料.工作是人做的,人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办法总比困难多.以前,馆里的诗歌分散排架,有的读者感觉查找起来很不方便,看了中国诗歌,还想了解世界诗歌.去年,我馆做了一次大胆尝试,专门开辟了诗词专架,把我国的现代诗歌、当代诗歌、诗歌集、世界各国诗歌全部集中一起排架,独自成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读者只要站在书架前,就可以快速找到各国诗歌,并对诗歌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调动了读者阅读诗歌的积极性.

每一位图书馆员都要有服务好每位读者的思想.通过读书,不断拓展自己知识,立足本馆实际,注重方式方法.真正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落实到位,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

〔1〕梁金豹.大师的读书笔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11.

〔2〕张海德.阅读要有方法[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10.

〔3〕李绍交.掌握读者心理特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8).

〔4〕鲁黎明.图书服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G258.6

A

1673-260X(2017)09-0101-02

2017-05-09

猜你喜欢

流通馆员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书籍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