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牦牛布鲁菌病血清学调查

2017-03-30林元清王云平傅义娟李秀英齐青丽

中国兽医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布鲁菌海西州布鲁氏菌

林元清 , 王云平 , 傅义娟 , 李秀英 , 齐青丽

(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青海西宁810001)

青海省牦牛布鲁菌病血清学调查

林元清 , 王云平 , 傅义娟 , 李秀英 , 齐青丽

(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青海西宁810001)

为了查清青海省牦牛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用琥红平板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来自于海北州、玉树州、海西州和海南州的616份牦牛血清进行布鲁菌病检测,琥红平板试验阳性率从高到低分别为55.56%、53.33%、44.95%和32.86%,平均45.62%;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从高到低分别为50.24%、43.33%、37.61%和27.62%,平均39.29%,说明这些地区牦牛布鲁氏菌病严重流行。

青海; 牦牛; 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近些年,我国人间和畜间的布鲁菌病感染率逐年上升,过去有布鲁菌病流行的省区皆出现了疫情反弹,东北和西北的近10个省区尤为突出[1-2]。2005年,青海省的牛羊布鲁菌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0.32%,经过对近万份牛、羊流产物进行布鲁菌病检测,结果达到了农业部、卫生部规定的控制区标准。近几年,兽医工作者对青海省牦牛布鲁菌病的调查结果显示,阳性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3-7]。为了查清现阶段牦牛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我们选取部分地区进行血清学调查,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清 2015年在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4个地区流产较严重的牧户中采集并分离牦牛血清,共采集616份牦牛血清。

1.2 初筛 琥红平板试验:采集和分离后的血清,每份按30 μL滴加到玻璃板上,加入30 μL虎红平板凝集抗原,混匀后3 min观察结果。当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颗粒时,判为阳性;无凝集的判为阴性。

1.3 复检 试管凝集试验:参照比浊管,按各试管上层液体清亮度进行结果判读:(1)++++菌体完全凝集,100%下沉,上层液体100%清亮;(2)+++菌体几乎完全凝集,上层液体75%清亮;(3)++菌体凝集显著,液体50%清亮;(4)凝集物有沉淀,液体25%清亮;(5)凝集物无沉淀,液体均匀混浊。我们以牛1∶100血清稀释出现“++”以上凝集现象时,受检血清判定为阳性;牛1∶50血清稀释出现“++”以上凝集现象时,受检血清判定为可疑反应。

2 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琥红平板试验阳性率从高到低分别是海北州55.56%、玉树州53.33%、海西州44.95%、海南州32.86%,平均45.62%;对阳性血清用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检测,阳性率为从高到低分别是海北州50.24%、玉树州43.33%、海西州37.61%、海南州27.62%,平均39.29%,见表1,与琥红平板试验的结果出入不大。

3 讨论

3.1 本次牦牛布鲁菌病血清学调查都集中在牦牛发生流产情况比较严重的牧户中进行的。阳性率平均高达45.62%,相比王云平[7]和赵启明等[5]进行的调查结果来说,阳性率高出很多。从琥红平板试验来讲,本次调查的牦牛布鲁菌病血清学阳性率从高到低分别为海北州55.56%、玉树州53.33%、海西州44.95%、海南州32.86%,平均45.62%;从试管凝集试验来讲,阳性率为从高到低分别是海北州50.24%、玉树州43.33%、海西州37.61%、海南州27.62%,平均39.29%,两种试验方法结果相近,与齐景文等[8]的结论一致。

表1 海南州、海北州、海西州和玉树州4个地区牦牛布鲁菌病血清学检测结果统计 /头

3.2 2008-2009年,李桂兰等[9]在青海省天峻县和祁连县进行牛羊布鲁菌病感染情况的调查,祁连县牦牛阳性率为7.49%,母牛流产在5%~7%之间;天峻县牦牛阳性率为13.13%,牛的流产率在2%,流产率较往年有所上升。2012-2013年,黄文明等[6]进行了青海省牛布鲁菌病血清学调查,阳性率为3.51%。本次调查的结果相比于以上数据,阳性率都比较高,一方面是调查集中在流产比较严重的牧户中进行,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地区牦牛布鲁菌病严重流行。

3.3 布鲁菌病的流行所致的牦牛流产已经对我省养牛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牦牛布鲁菌病的防控。在国家已经把布鲁菌病列为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应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分类管理、依法防治、综合防控”的原则,采取“免疫、监测、扑杀、消毒、检疫”等综合防控措施,根据布鲁菌病的流行规律与特点,分步骤、分阶段、分区域实施,控制和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彻底消除布鲁菌病对畜牧业的危害。

[1] Xulong L,Hailong Q,Zhaoyang B,etal.Seroprevalenceof Brucelia infection in yaks(Bos grunniens)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of China[J].Trop Anim Health Prod,2011,43(2):305-306.

[2] Chen Z,Zhang W,Ke Y,etal.High-risk regionsof human brucellosis in china: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early diagnosis of travel-related infections[J].Clin Infect Dis,2013,57(2):330-332.[3] 李秀英. 青海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监测与防控[J]. 中国动物检疫,2012,29(9):54-56.

[4] 孔祥颖,保善科,何成基. 环青海湖地区牦牛衣原体和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调查[J]. 养殖与饲料,2012,11:51-52.

[5] 赵启明,游潇倩,张乃忠,等. 青海牛羊布鲁氏菌病监测与分析[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4,02:60.

[6] 黄文明,尕松代吉,李增魁.青海省牛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兽医杂志,2015,51(6):39-41.

[7] 王云平,王生祥,傅义娟,等. 青海省牛羊布病疫情形势及防治策略[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5,45(2):42-43.

[8] 齐景文,依颖新,周艳红,等. 牛羊布鲁氏菌病四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比分析[J]. 中国动物检疫,2015,32(4):57-59.

[9] 李桂兰,赵启明. 青海省祁连、天峻地区牛羊布鲁氏菌病现状调查[J]. 中国动物检疫,2011,28(6):57-58.

2016-02-26

林元清(1986- ),男(土族),兽医师,本科,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E-mail:512840085@qq.com

S852.7

B

0529-6005(2017)02-0088-02

猜你喜欢

布鲁菌海西州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江西省布鲁菌分离株的鉴定及分子特征分析*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布鲁菌病
布鲁菌蛋白抗原的研究进展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布鲁菌基因缺失株ΔVceA的感染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