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有史书 民众有历史
——读《又到甲午》

2017-03-29于秀萍童广俊沧州师范学院历史学院河北沧州061001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于秀萍,童广俊(沧州师范学院 历史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民间有史书 民众有历史
——读《又到甲午》

于秀萍,童广俊
(沧州师范学院 历史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又到甲午》一书是沧州戴其润先生追忆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的不平凡人生历程的专著。书中对于担任公社书记近二十年、为国家为人民恪尽职守的父亲戴嘉樾的记述更是折射出了一种从“日常生活”到“非常应对”的民间智慧和一个区域社会的点点滴滴。《又到甲午》就是一部珍贵的“民间史书”。

甲午;民间;史书

学界关注民众历史应该是从1902年梁启超提出“新史学”开始的,梁氏针对为统治者服务的传统旧史学,提出其有“四弊二病”,并对之展开批判,提倡打破政治史一统天下的局面,将历史研究的对象从朝廷移向人民群众,研究全体民众的历史。此后,打破帝王将相史,重视“民史”的研究倾向在学界蔚然成风。这种研究在资料运用方面的特色表现为重视对家谱、地契等民间资料的利用。对于这样的非传统资料的价值及定位,南开大学冯尔康先生曾作《略述清代人“家谱如国史说”——释放出“民间有史书”的信息》一文予以说明,冯先生通过阅读家谱序跋,分析其纂修理念,认为家谱就是民间史书,民众有历史[1]。清代以后,人们继承了家族修谱、修家史的传统,戴其润先生所作《又到甲午——一名甲午老兵三代人的选择》一书即是以家族祖孙三代人的生命历程为线索书写的一部近现代家史。《又到甲午》一书中对于曾祖父1894年参加甲午战争、祖父1937年参加抗日战争、奶奶挑起家庭的重担等事迹的叙述引人浩叹。同时,对于担任公社书记近二十年、为国家为人民恪尽职守的父亲戴嘉樾的记述更是折射出了一种从“日常生活”到“非常应对”的民间智慧和一个区域社会的点点滴滴。还有戴氏家族为了一个嘱托,为了家族的荣耀,在培养戴嘉樾过程中表现出的担当,都非常值得关注,而且书中收录了许多书信、老照片、诗文,以此为佐证,更增加了可信度。

一、从私塾到学堂——家族培养,寒窗苦读

戴先生对父亲戴嘉樾事迹的记述,是从一张抗战时期的老照片谈起的,那是一张其父在李村小学上学时的篮球队合影照。当时的李村小学沿用的是清朝末年盖的旧学堂。李村以戴氏、于氏两大家族为主体,共同负责全村安保。而学堂从校董、校长到真正主事则都是戴氏族人。校董戴翼及其先人都是私塾先生,“是时代的变迁,给了他潜心农村文化教育的更大平台。”[2](P172)学堂全称“新海设治局局立李村小学校”,大门上贴着“培养国粹”“塑造人才”的对联。“在那儿先后两年的寒窗苦读,给了父亲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民族精神的情操。”

贫寒的家境之所以能让戴先生的父亲读书,是其爷爷去延安抗日前拜托族人所致。实际上,其父在学堂读书前,还上过家族的私塾。私塾先生戴重周,是爷爷的五叔祖。老先生会教他的学生们背诵“丹凤呼儿,鸦有反哺,仁也;鹿得草而成群,蚁得食而共聚,义也;蜂有君臣,雁有列行,礼也;鹊巢低而知风,蛙声闹而知雨,智也;燕非时而勿至,鸡非晓而勿鸣,信也。论兽禽微虫尚知五常之义,而况人乎?”[2](P171)作者对旧时的私塾记述很详实,很真切,尤其提到私塾里都有“出恭入静”的“签儿”,作者认为这是私塾教育比较人性化的方面。

卢沟桥事变后,李村小学停办,戴父回到老家青县王福庄务农。1938年春,李村小学复课,父亲返校,借住在学校主事如阜爷家的“九如堂”,继续学业。如阜爷家家大业大,四世同堂,全家二十三口住在一个偏正房三十七间的大宅院里。这所深宅大院,“一拉溜东西九间两排大瓦房,南北两个大院子,又各分为东西两个小院。朝东的大门口,三步高台阶两扇光亮的黑漆大门上,贴着‘渤海人文第’‘条山阀阅家’的对联,”[2](P175)据说这幅对联是明代皇帝御赐的,戴氏族人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这幅对联,就知道是本家。大门洞正面,高悬“大夫第”的匾额,南北两侧是乡里赠送的“桑梓甘城”“乐善好施”“热心毅力”等牌匾。大门洞南面直通南房,是伙计的住处,背面则是如皋爷二儿子楚江夫妇的用房。一出大门洞,迎面是里院东偏房后檐,墙上刻嵌着“清风来故人”五个大字。

贫寒的家庭能够培养戴嘉樾入学,和戴氏家族的家风分不开。戴氏为清代“沧州八大家族”之首,是一个典型的科举世家,耕读传家、书香门第是他们的终极关怀与追求。在明清两代沧州戴氏从五世祖戴才嘉靖科场中举起,先后参加科考者多达251人,其中进士、举人19人,贡生17人,监生70人,廪生12人,武生10人,庠生57人,增生10人,其他科目56人。这些人中为官者95人,其中武官10人,官居七品以上者30人,五品以上8人,一品尚书2人。[3]这样的家族对族人的教育非常重视,这种家族氛围,加上戴嘉樾虚心好学,成绩优秀,更是得到翼爷全家老小器重。家族接父亲参加各种宴请,介绍时总忘不了“嘉樾,是族家的重孙,在升斋(戴如皋)那儿学习,连续两年考第一啦,给咱戴家增光了。”[2](P178)父亲更成了家族的“有出息”的象征,还常常坐着翼爷家的高级轿车子,去为族家喜迎新人。

但戴嘉樾时刻记的自己在家庭的责任与位置,多次央求奶奶辍学回家,奶奶以死相逼,坚决不许,只为爷爷临行前对全家人的嘱托——希望儿子能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父亲“每次回家,就用有限的时间家里外边地苦干,当拿着那用含汗水和泪水铸成的几个大子儿回李村后,就没黑没白地苦读。”[2](P180)此时的奋发苦读,为戴嘉樾打下了较好的古文底子,其工作后与作水平非比一般,与此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而且传统的家庭教育,重视‘修齐治平’之道,戴嘉樾的人生抱负与民族气节都是那时萌发的。

二、从“日常生活”到“非常应对”——显示民间智慧

该著第三部分是戴其润先生对父亲的回忆录,使读者能够顺着作者的记忆,按照时间顺序,去了解一位伟大的父亲,同时又是一位党的基层干部全部生活的点点滴滴。

(一)教子有方,润物无声

戴嘉樾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的一言一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他首先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热爱劳动。从饭桌上粒粒皆辛苦的悯农,到日用品使用上的惜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根植下尊重劳动的萌芽。他一边为孩子准备下“一副小水桶”,让孩子从小明白自己的担当与责任,一边告诉孩子们“福水满缸,心中不慌”[2](P185),通过劳动,挑满水缸,可以为家庭带来福祉,言谈中透出民间持家的智慧。同时,戴先生也告诉我们对于一个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来说,挑水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所以有亲戚来往,首先帮忙把水缸挑满,帮忙挑水因此成为一种社会交往方式。

1961年9月,戴其润高小毕业,被青县中学录取。“本来开学这天,父亲完全可以用自行车带着我去报到,”但是“他”建议“我”应该“用和没有自行车送的学生同样的方法”去学校报到,戴其润遂开启了他“步行上青中”的生活模式[2](P189)。此时也正是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最严重的时期,为了保命,“我”中途无奈休学,成了一名“一天挣三分工”的小社员,在“我”基本适应了农村的生活之时,国家严重的经济困难出现转机,父亲提出让“我”复学,并开导我:“人啊,该干嘛的时候干嘛”,[2](P197)该学习的时候就应该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将来没有文化是绝对不行的。这朴实的话语中包含着人生的大节律、大智慧。

父亲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表现出的态度更让人能感知出这种民间智慧,从“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劝“我”与玩伴共享玩具,到谈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都发人深省。一次父亲借“我”与母亲怄气的时候,谈如何处理与群众的关系。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就算落后群众,也是群众中的一员,脱离他们,也是脱离群众啊。而这些人,恰恰正是咱们党团工作的重点、难点,把这些人团结在党团的周围,带领他们一起前进,正是咱们的任务啊。毛主席教导我们,要相信群众相信党,相信群众也包括相信这些人哪。只有相信他们,他们才相信你呀,你工作才充满信心呀。相信是相互的,要相信他们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会纠正自己的缺失的。也就是个时间长短的问题。我们决不能完全用要求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每个群众,特别是你认为落后的那些群众。”[2](P211)

对于戴其润入党,父亲的叮嘱是:“切记,咱是‘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志愿,志愿,是自愿的志向与愿望,是自己人生的神圣选择。人言乃为信,无信即非人。无愧于党,首先要无愧于己、无愧于人!”[2](P228)1974年,戴其润被选拔到陈缺屯公社任党委副书记,因为这里是父亲工作过10多年的地方,经历了不堪回首的‘文革’。父亲戴嘉樾却对儿子说:“你所知道的‘文革’中的一切,要全部忘记!要一张白纸去履职。陈缺屯的老少爷们对咱家,只有恩,没有怨。要记住,你是报恩去的!”[2](P233)对于“我”的工作,父亲的教诲是:“政界最需要精英,需要做人做事的精英。我看你倒是个从政的料儿,今后仍须铭记笃行:为官清廉勤政,待人秉公信义,行事淡泊务实。政者,正也。”[2](P245)戴父日常言谈话语中饱含着人生大智慧。

(二)全家下放,吃苦担当

戴嘉樾是一位慈父,更是人民的好书记,草帽,布鞋,锄头,勤耕基层,不脱离劳动,不脱离群众,人称“泥腿子书记”。农业与非农业二元结构带来的国民待遇的巨大差异,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尤其突出。面对生存环境的巨大反差,而且几近是生与死的抉择,为与党和国家共渡难关,父亲戴嘉樾作为共产党员,在爷爷的鼎力支持下,毅然决然地做出了选择,全家返乡务农。后来日子越来越艰难,为了吃饭活命,全家搬到陈缺屯公社,以同舟共济,抱团度日。此时生产队已完成全年分配,他们只得靠每人每天6两供给粮过活。“一家人饿得面黄肌瘦乃至浮肿之时,七队王队长专门召开队委会和社员大会,决定从生产队库存的饲料粮中,提取70斤黑豆暂借给我家,以度荒保命”。[2](P193)然而,父亲作为公社书记,意识到不能带头违反“严禁挪用、借用生产队饲料粮”的规定,几次三番将送来的黑豆又扛了回去,使已经开始浮肿的他,一次次累得头昏眼花。

文革中父亲遭遇迫害,被揪斗禁见。当时还是孩童的戴其润巧借社会舆论的作用,见到被拘禁的父亲,传达爷爷的嘱托,“要耪地的儿”,“就是死,咱爷们也得死在麦地里!”[2](P221)戴嘉樾谨记家人的嘱托,凭借坚毅、坚韧,终于度过难关,重新开始了“从公社到田间”的辛劳。戴其润回忆父亲时说:他担任了公社书记近20年,始终遵循着‘党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的家训,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正气、两袖清风。2010年,戴嘉樾走完了他的一生。去世时,光是乡亲们悼念的挽联,在王福庄就足足悬挂了三面墙。人们歌颂和缅怀戴嘉樾,也赞扬戴氏满门英杰,尤其陈缺屯送来的挽联,更有说服力:

情系百姓,风里雨里,东奔西走十七年,乡亲们保重

心念亲人,醒中梦中,牵肠挂肚四十载,老书记走好

——陈缺屯公社陈缺屯村全体村民[2](P322)

秉先人之志投身革命,赤胆忠诚,英名垂千古

抱孺子之心情系群众,挚爱真纯,惠德留万家

——陈缺屯公社陈缺屯村党总支、村委会敬挽[2](P322)

和风细雨润万物,懿德传家生生不息

厚谊深情暖民心,功誉无量久久难忘

——陈缺屯公社杨官店三村(原村支书)张省悟泣挽[2](P325)

说实话,办真事,不虚不假,人民信赖

没官架,没官腔,平易近人,干群贴心

——陈缺屯公社陈缺屯村晚辈陈宝忠敬挽[2](P325)

捧一颗忠心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带两袖清风去,节操固守无怨无悔

——陈缺屯公社陈缺屯村(总支书记)晚辈郭广喜敬挽[2](P325)

草帽、布鞋、锄头,带头苦干,乡间路上留足迹

村头、地头、炕头,关顾民生,群众心里存宛容

——陈缺屯公社陈缺屯村(原村支书)老部下周振甲泣挽[2](P327)

写给戴嘉樾的这一幅幅感人肺腑的挽联,表达着乡民的认同与眷恋,这也是让戴氏族人深感欣慰的一点,这些称颂是家族的至高荣耀。

三、小结

戴先生的《又到甲午》以人物为主线,书写那个难忘的时代,追忆凝练其中的沧州民众的日常生活,就是民间史书。这本书的史料价值巨大,尤其其中收录了大量照片、信件,增加了说服力。如1946年秋,一封由“延安戴缄”的家书,辗转到了敌占区的、祖父已离去10年的家里,这封被藏在戴家老房子西厢房上柳木柁中而保存完好的家信,如今读起仍感人至深:

父母亲二老大人:

儿离家已将十年……当儿每次拿起笔来要写家信的时候,总是手颤心酸写不成字。儿希望七八十岁的双亲依然健康存在。儿以身许革命,不能侍奉双亲,养老送终……儿只有努力革命事业,全心全意给劳苦人民服务,使得全中国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工人农民早日得到翻身,把孝于双亲的忠诚意愿,扩大到全国全世界人民身上,这样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来尽人子的孝道。[2](P41)

这是真正的“大爱无疆”!还有在1964年7月20日《示孙女淑敏》的一封信中,戴元毅要求子孙们时刻铭记“党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就是我家的利益,没有党我家是不存在的,我家的利益是同党的利益一致的”家训。他这句发自肺腑的家训,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和信心,深深地影响着戴氏后人。再有戴其润先生高度概括其父戴嘉樾一生的挽联,也非常值得回味:

承先贤,磅礴淋漓家国至爱

启后辈,绵延流长仁义之情[2](P330)

在这些书信、老照片、诗文(有签名)、挽联中处处可见“让中国人不受气”、“让农民不挨饿”的日常教诲,读后让人除了敬佩还是敬佩,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大孝尊亲”,即最大的孝,是能使父母得到天下人的尊重。《又到甲午——一名甲午老兵三代人的选择》这部著作收到了这个效果。

我们关注戴氏家史,也是出于社会史的学科建设背景。对于戴先生这部著作的解析,笔者用到了一个较新的研究维度,即日常生活史研究。从“社会生活”转向“日常生活”,进而从日常生活把握中国历史,是当前社会史发展的一大特色,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这种日常生活史研究把家庭、教育、生存智慧、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历史研讨的课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内在脉络,并且这部著作中包含的实物资料,更加深了“民间有史书”的专业内涵。《又到甲午——一名甲午老兵三代人的选择》一书,可谓是一部珍贵的民间史书。

[1] 冯尔康.略述清代人“家谱如国史说”——释放出“民间有史书”的信息[J].南开学报(哲社版)[J].2009,(4):80-87.

[2] 戴其润.又到甲午——一名甲午老兵三代人的选择[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3] 戴其润.沧州戴氏族人钩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HistoryRecordedbyPeople:CommentsuponMemoryofJiawu

YU Xiu-ping, TONG Guang-jun
(School of History, C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Cangzhou, Hebei 060001, China)

Memory of Jiawu is a monograph by Mr. Dai Qirun in Cangzhou. It records his father, grandfather and great-grandfather's extraordinary life experience. The account of his father Dai Jiayue who was totally devoted to the nation and people as the secretary of the local People's Commune for nearly two decades faithfully reflects all folk wisdom from “daily life” to “unusual occasion”, covering every aspect of local society. Memory of Jiawu is a precious folk history book.

Jiawu; folk; history books

K206.6

A

2095-2910(2017)03-0034-04

[责任编辑尤书才]

2017-03-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明清华北地区府县历史文化研究与专题数据库建设”,编号:No.13&ZD091。

于秀萍(1974-),女,河北黄骅人,沧州师范学院历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明清区域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