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迁教育经费

2017-03-29

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教育经费学籍人大代表

话题解读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大量的农民离开原来的土地,流入了城镇,而他们的子女却被迫留在原来的村庄中,于是,留守儿童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教育经费可携带”。显而易见,这种“钱随人走”的政策,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现实需要。

切实消除农民工后顾之忧

全国人大代表铁飞燕:我从2013年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已经有5年时间了,每次提交的议案和建议都离不开4个字——留守儿童。5年前,我成立了一个支教者团队,去我家乡云南昭通的一所学校支教,该校共有128个孩子,其中80%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父母大多数外出打工。可能是太久没有得到关爱,他们看到我们会觉得特别亲切。

记得有一年我去看望他们的时候,刚好是圣诞节,他们还给我带了苹果。我觉得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亲情的缺失,对关爱和温暖的渴望。我忘不了孩子们眼神里充满着那种对被关爱的渴望。我发现他们不缺钱,不缺物,他们缺的是关爱和陪护。“钱随人走”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大举措,消除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破解“乡村弱”与“城镇挤”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學会副会长张志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这意味着今年起,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将享受同样的“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贴生活费”的政策,每个学生背后的义务教育经费可以“钱随人走”,1300万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可以更安心上学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不让每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要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权利。同时,这也是破解“乡村弱”和“城镇挤”两个难题的关键措施。

“钱随人走”时机已成熟

全国人大代表、财政部部长肖捷:全国财政花在教育上的钱预算为2.94万亿元,占总支出的15.1%,成为第一大支出。2017年中央安排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1432亿元,每个学生背后的义务教育经费可以“钱随人走”。之所以能够做到教育经费可携带,是因为近年来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已经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为实现教育经费的可携带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国务院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强化了学生依据学籍而不是户籍身份,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原则。

那么,哪些钱可以随人走?主要是有两笔钱:一笔是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学生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学校都能够及时获得学生携带的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而且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已经按区域实现了标准统一。另外一笔钱,就是“两免一补”资金,也就是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这项政策也将实现全国统一,进一步保障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公平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编后语

随着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特别是“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的学籍管理原则的确立,强化了学生依据学籍而不是户籍身份,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原则,也为实现“钱随人走”创造了有利条件。“钱随人走”使得流入地政府和学校在承担外来学生教育责任的同时,能够获得国家财政的支持,提高他们解决外来学生入学问题的积极性。因此,外来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将会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实现。

猜你喜欢

教育经费学籍人大代表
高校学籍异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管好用好粮食仓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