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向

2017-03-29

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教育部子女

国务院:有序推进解决随迁子女就学难题

近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涉及教育领域的诸多部署,主要有推进随迁子女入学、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留住乡村教师等。其中,对于随迁子女就学问题,《规划》提出,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民办学校就学。即:在坚持“两为主”和“两纳入”基础上,适应户籍制度改革要求,推动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都能以公办学校为主入學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学。

四部委: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日前,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所属单位落实好相关政策。中央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单位要切实履行法人责任,加快制度建设,完善内控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创新服务方式,确保下放的管理权限“接得住、管得好”。在政策实施方面,要加快制度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公开;细化、完善劳务费和间接费用管理;加强结余资金统筹管理;做好在研项目政策衔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的财务审计。

教育部:畅通校园足球学生运动员成长通道

教育部日前发布《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畅通校园足球学生运动员成长通道。积极构建青少年校园足球业余训练机制,加强地方校园足球重点基地的布局和建设,确立固定时间,定期组织代表队,遴选有足球运动潜质、热爱足球运动的学生进行集训。探索中小学招生相互衔接的招生模式,形成相应的招生及足球运动员合理流动政策,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合理流动,畅通校园足球学生运动员进入上一级学校、各类优秀运动队、有关足球职业俱乐部的通道,建立和完善教育、体育和社会相互衔接的人才输送渠道。鼓励高中毕业的校园足球学生运动员报考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和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等专业。

教育部: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党员发展唯一条件

日前,教育部党组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其中明确要求:发展党员要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注重发展边疆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党员,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给予倾斜政策。要强化发展质量,严把发展关口,严格政治审查,深入考察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是否端正,对党的认识是否深刻,是否懂得党员义务和权利,是否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是否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确保政治合格。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全面考察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的具体标准,注重学生的一贯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党员发展的唯一条件。

人社部:5年内争取完成所有系列职称制度改革

3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争取3年内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技工院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5年内争取完成所有系列职称制度改革任务。人社部要求:要健全制度体系,在横向上完善职称系列,在纵向上补齐层级设置。完善评价标准,坚持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把品德放在首位,注重职业操守,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突出对工作实绩的考核,特别是在论文、外语、计算机水平要求上不搞“一刀切”,向基层一线倾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社会和业内认可。坚持以用为本,做好与人才培养制度和用人制度的有效衔接。

教育部: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意见强调:课后服务必须坚持学生家长自愿,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要优先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亟需服务群体。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有限开放学校体育场馆

近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明确学校体育场馆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场馆,公办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鼓励民办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学校的体育场馆开放应该在教学时间与体育活动时间之外进行。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优先向学生开放,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可实行定时定段与预约开放相结合。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时间应与当地居民的工作时间、学习时间适当错开。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学校体育场馆应适当延长开放时间。还强调,学校室外场馆设施,如操场、球场、田径场跑道等要先行开放,室外场馆设施开放由各校提出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对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场地,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开放名录。学校体育场馆根据不同对象可采取免费、优惠或有偿开放方式,有偿开放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教育部子女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
地方立法保障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