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万字百岁回忆录后,又写30万字新作
——《让子弹飞》原作者马识途103岁依然宝刀未老

2017-03-29冰野,张杰

北广人物 2017年7期
关键词:马识途马老回忆录

22万字百岁回忆录后,又写30万字新作
——《让子弹飞》原作者马识途103岁依然宝刀未老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论男女老幼,每个人都开始新的征程。刚踏入103岁的革命家、小说家马识途也不例外。2017年新春伊始,马老已完成一部30万字的新作,依然宝刀未老。

22万字百岁回忆录后,又写30万字新作

2014年,马老推出亲笔写就的22万字人生百年回忆录《百岁拾忆》,回顾他这个生长在长江边的少年,与时代、家国一起走过的百年岁月。有理想,有追求,有挫折,有成就,有遗憾,有展望,让世人惊叹这位百岁老人的创造力。2017年新春伊始,马老已完成一部30万字的新作。马老说,这次不是写自己,而是写他的老朋友们,书名为《人物印象——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写我接触过的,值得书写的人。”

不只写回忆录,马老还要写小说。时间不饶人,年事已高的马老的创作心愿,依然是真诚的、迫切的,“在我生活过的10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啊!多少慷慨悲歌之士,多少壮烈牺牲之人,多么荒谬绝伦的奇事怪事,多么惊天动地的奇人怪人,这些都是非常丰富的文学素材,而我却没能写出它于万一。我虽为革命文学作家,却没有把革命文学写好。特别是那些曾和我一同战斗,慷慨牺牲的朋友亲人,他们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是那么的栩栩如生。他们常常到我的梦中来,呼吁他们在我笔下‘再生’的权利,然而我却无能为力,我感到惭愧、痛惜和悲伤。”

除了写作,马老的阅读也没有因为视力变弱而停止。他每天要看包括华西都市报、文艺报等在内的几份报纸,最新出版的新书。在他的书房里,除了多年的珍贵藏书,有不少是最新出版的新书。

记者近期拜访马老,看见他正在读四川实力派小说家罗伟章的新小说《声音史》。马老一边翻看一边评价说:“人物形象塑造成功,写的文字很有四川味道。”有某出版机构工作人员来拜访马老,请马老给年轻人推荐一本值得重点阅读的书。马老想了想,选择了李人的经典小说《死水微澜》。“我认为,当下社会对李人的文学作品关注和研究的重视程度,还远不够。在我看来,李人写成都的艺术水平,不亚于老舍写北京的艺术水平。”

发蒙起习汉隶,数十年书道兼修

“过隙白驹,逝者如斯,转眼百年。忆少年出峡,燕京磨剑,国仇誓报,豪气万千。学浅才疏,难酬壮志,美梦一朝幻云烟。只赢得了,一腔义愤,两鬓萧然。幸逢革命圣卷,愿听令驰驱奔马前,看红旗怒卷,铁骑狂啸,风雷滚滚,揭地翻天。周折几番,复归正道,整顿乾坤展新颜。终亲见,我中华崛起,美梦成圆。”这是马老创作的《百岁抒怀》词句,也是他的书法作品。隶书苍劲有力,敦厚稳重,让这首词更显得浑然大气。马老自幼发蒙时便临汉碑,习汉隶,书法艺术自成一家。他还主张“书以载道”,“书法不是无所为而为,任何艺术作品在艺术性之外,还有思想性。书法也不例外。”从马老自创的诗词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这位百岁人生阅历练就的通透性格。对于书法技艺,马老认为:“书贵有法,书无定法。无法即法,是为至法。”习书临帖的基本功绝不可少,由远而近,由近而远,在有法无法之间,于有法中求无法,独创一格。

同时,不要以画代书法,不要把字写得花花草草,以致不能辨认,还反以创新自诩。书法创造性是必要的,但也要有章法。

对于书艺有如此领悟的马老是谦虚的,“孜孜数十年,仍在门外,不敢以书法家自命,中国书法之难也。”他自谦习书法是“以之自娱、迄未得法、甚少可观”,“其实,习书是一种精神享受,自己写得高兴就好。不是谁都可以当书法家的。现在社会上,叫书法家的人太多了。真正的书法家不会把书法作为求名得利的工具。艺术家品格,决定其作品的高低。”

除了感慨“叫书法家的人太多了”,思考依然犀利的马老,对当下文学出版物质量没有随数量提升,也觉得惋惜,“作家很多,但是写得好的人,太少。我听说国内一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有几千部,这其中又有多少是非常优秀的作品呢?”马老说,有些作者“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太着急写完,太着急出版。其实,文章写好了,先放一放、看一看、改一改,会更完善。一定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师从闻一多,马老至今还在写诗

“我不是诗人/不善于用烈火般的语言/去燃烧人们的灵魂/我不是诗人/不善于用华丽的辞藻/去装饰人们的青春……”马老在诗集《焚余残稿》开篇序诗中,说自己不是诗人。其实,出身于书香世家的马老,从小熟读古典诗词,在担任督学的父亲的教诲下,对传统诗词有非一般的热爱,并有深厚的诗歌创作实践。从10多岁开始写诗至今,他写出了大量的诗作,有传统诗词,也有新诗。

1941年到1949年,马老在昆明西南联大和成都做地下工作时,偷偷写下很多现代短诗,都是感情的自然流露。马老工作所在的鄂西特委被特务破坏,才生孩子一个月的爱人和另一位领导同志被捕,不久被枪杀,同时入狱的孩子下落不明。特务四下里追捕他,他到重庆向南方局汇报后,奉命到昆明隐蔽,考入西南联大。

回忆当时,马识途在书中写道:“那时我的情绪十分恶劣,就像是一颗点着了引线的炸弹,总想找个机会自我爆炸。后来投身到学生运动中去,才有所改变。但是我要为了破坏这个旧世界而进行疯狂斗争的感情,愈发强烈了。这些诗都是在这样的感情激发下写出来的。那时我的感情已经积累到爆炸的临界点,或者让感情突然爆炸,连我的肉体也一起毁掉,或者寻找一个能够释放我的感情的通道。我终于找到了诗。”

“四周像漆一样的黑暗,风雪正鞭打着大地/遥远的灵魂呀,我呼唤你,在这为死亡包裹着的夜里/为了使人类的理想开花,你来到这苦难的二十世纪/在神圣的革命祭坛上,奉献出你青春的身体/你用鲜血把人民的红旗,染得更为鲜艳而美丽/我将举起它,永远向前,再不流辛酸痛苦的眼泪/那个日子不久就要到来,我将欣快地走向你的墓地/告诉你,在黎明的中国,正飘扬着你的那面红旗……”在《遥祭》中,马老倾诉着自己浓烈的情感。

马老如今还在写诗。2016年,马老出了一本新诗集,收入了他的200多首诗作。此外,他还有一本诗集的书稿已交给出版社,等待出版。马老对诗歌艺术看得很深,“诗虽然是感情爆炸的产物,但光有感情的激荡,没有找到一定的表现诗的形式,还是写不出诗来的,或者说写不出像样的诗来的。”

马老说,不管是传统诗词还是新诗,要真正写好诗,修养不够是不行的。写诗需要深刻的思想和深厚的生活积累,对中国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寻找更好的艺术形式。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老师闻一多,提出新诗体要有格律,新诗要有“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的观点,对他影响很大。

2016年岁末,马老与家人去了西昌。在邛海边,马老写了一首古体诗《西昌美》。当下,新诗发展蓬勃。马老说,他还是对传统诗词格外情有独钟,“希望大家多关注一下传统诗词,那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宝贵财富。”

冰野据《华西都市报》整理(张杰/文)

猜你喜欢

马识途马老回忆录
马识途的1938
大灭绝回忆录
蜜獾回忆录
毒虫回忆录
填成语
米寿书法家马良骥:满纸云烟一抹笑
103岁老作家马识途:总乐观 勤写作 练书法
“求‘材’若渴”等8则
豫剧大师马金凤的长寿之道
马三立趣谈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