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7-03-28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杨松

财经界(学术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成本管理企业

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杨松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杨松

近段时间,“不让曹德旺跑了”的论调频繁见诸于各类纸媒和新媒体,事情缘由是曹德旺把自家企业玻璃制造工厂生产基地转移到美国去,成为了时事热点,并引起了整个社会关于中国企业制造业面临的重担、危机及未来发展的思考。目前中国制造企业的成本正在逐步攀升,其生存环境与基本要素一直在变化。应该怎样管理制造企业成本正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出发,意图探讨减少制造企业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制造企业的科学管理、增进其利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制造企业 成本管理 分析 管理方法

按照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份,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是73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这样的增速相对历史数据是下跌的,主要是对传统制造业的投资。同时,中国国内制造业的投资也有所下降,中国制造业丧失了比较优势。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国家正处于享受人口红利的时期,制造业人力成本较低,加上政府的促进企业发展政策,逐步丧失人口红利的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巨大挑战,怎么正确规划并完善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制造企业成本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一、概述

(一)成本管理的内涵

成本管理是指在企业的运营中涉及的所有关乎企业发展的科学管理的行为,其中包含预测成本、分析并核算、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等部分。成本管理是企业进行科学的、有战略性的管理,是在一个或者多个发展阶段中对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信息的管理和控制。

(二)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

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有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全面成本管理法和战略成本管理法等等。其中,标准成本法是指首先制定企业运营的标准成本,并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进而得出成本差异以控制成本、科学管理。作业成本法是指在作业活动中,随时跟进各种成本费用并分析各项消耗,进而将成本进行合理的分配。全面成本管理法,顾名思义,就是全面运用成本管理对企业各个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成本预测和控制并决策的方法。而战略成本管理法是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并在长期目标的指导下运用成本现状为企业提供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成本分析,从而在长远发展中确立竞争优势。

二、制造企业及其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一)制造企业

制造业属于工业,是以赚取利润为目的、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或提供工业性劳动服务的经济组织。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移和升级、提高主要生产力、促进就业等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目前制造业面临着困境。由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持续陷入危机、国内增长放缓到人口红利优势丧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等等问题的出现,我国制造企业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其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为了改变制造业资金困难、成本攀升、利润急剧减少甚至部分企业连续亏损等困境,对制造业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加强重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企业不够重视成本管理

目前,很多制造企业并不足够重视成本管理问题。很多企业管理者还本着成本管理就是用尽量少的钱做尽量多的事情,只要产量提高,利润自然提高的旧观念,忽视了企业成本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成本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然而大多企业管理者很少从成本管理方面制定经营战略和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更严重的是,很多这样的主观判断会削弱整个企业的员工对管理成本的重视程度,从而导致企业会计管理部门对成本费用缺乏监督与控制。

另一方面,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过于守旧,认为成本管理就是对产品成本的管理这种观念,简单地认为成本管理就是降低成本,主要依靠节约生产成本进行管理。然而公司的成本产生是必然的,降低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过分控制成本更可能导致企业效益的降低,会导致公司的成本管理模式相对比较固定、单一,成本管理手段落后,并不能与现在市场经济环境和发展趋势相适应。另外,生产质量的下降、依靠粗制滥造生产售价低的产品也更可能影响国家形象,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以其简单低廉的产品销售至全世界,但是提起质量大部分良莠不齐,并不敢受人恭维。公司的成本管理观念应该与时俱进,不能简单把成本管理等同于降低成本,应该把焦点放在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资本产出的效率上。

这个问题也导致了这些公司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制度不会完善。很多公司尽管各个车间有产品的计划成本,也会随着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价格上涨有所调整,然而这些生产流水线的计划成本是没有与时俱进的,是落后的,在这样的情况上计算出来的成本核算数字是不精确的甚至是与实际偏离较远的,成本差异非常大。有些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甚至没有比较具体详尽的成本考核的指标及措施,这样的话,员工很难有积极性去进行生产创造,能够完成企业的任务就可以了,没有对员工节约成本的激励措施,员工就不会对企业成本有任何的主动性,也没有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责任意识。

2、企业片面追求短期利益

企业的成本管理一定要服从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的,然而现实中很多企业追求的是短期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规划,这样更难进行管理的精细化和合理化。举个例子,部分制造企业按照传统产出方式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和划分,产量的提高可以减少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一旦产量增加,利润自然也会增加,从而加强基础生产制造链条数量的不断扩展,却在制造成本的降低方面毫无建树,忽略了未来市场信息和企业长远的发展。

图6(b)(c)为剧烈变形阶段,随着外力加载增加,该阶段巷道围岩拱部与底板岩层产生剧烈断裂,产生大的位移量,进而导致巷道顶部及帮部围岩随拱部与底板变形而发生变形。该变形阶段较剧烈,破坏范围向深部传递较快,顶底板最大破坏深度达到34mm。图6(d)为严重变形阶段,该阶段顶板岩层大面积冒落,底板鼓起量大幅度增加,两帮出现不同程度移近,出现顶底板相接现象,表明该阶段巷道围岩发生大范围失稳破坏,巷道围岩失去承载能力,巷道空间完全封闭。

成本管理的全面管理成本法就是注重企业的整体和长远发展目标制定出来的方法,主要着眼于改善企业从生产基本链条到上层管理的作用,以改善企业的基层成本与企业长远的竞争策略相符合。很多中国生产制造企业偏向重视产品生产车间的加工成本管理,缺乏长远眼光,这是不符合现代企业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规律的。因为,在现代企业中,需求决定供给,买方市场让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变得尤为重要,这两方面的费用和带来的利润增长也越来越多,反倒是中间最基础的批量车间生产环节不断弱化,能够带来的利润也越来越低。这样的话,只看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忽略其他研发、销售、售后等成本管理,显然是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这样的企业也不可能获得长远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在企业的运营中,企业的长远目标和价值观也会深刻影响每一位在职员工的价值观和具体想法。公司的运行是依靠员工来执行具体工作,员工若也受企业片面追求短期利益的影响,消极处理企业及自己的发展问题,在运转过程中势必竞争力降低、员工的素质和其工作能力也会影响着企业的成本。

3、成本核算不全面

在很多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成本核算不全面,最后导致成本信息不对称,反馈上来的信息不精确,从而影响经营决策。

企业的成本管理有人工劳动成本管理、原材料费用管理、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等等部分,影响成本的很大因素是生产量,但是不能片面以为成本核算就是控制产量的费用,而是要综合考虑产品研发成本、生产效率高低、产品的安全性、行业地位、同行业竞争发展关系等等。因此,在控制企业成本的考量中,也需要在注重生产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中,也加强对产品研发、采购原材料、产品销售等等企业生产运营环节的控制。

另外,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的准确度也有待提高。传统成本核算往往是直接用个人的工作量进行核算,把制造产生的费用平均分配到成本对象中,以完成生产过程中的制造费用的分配。这种核算方式是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的,在科技进步的今天,人工作业已经慢慢被机械取缔,甚至连服务业也能够用智能机器人来解决。在广东佛山就有餐厅用机器人作为服务员减少运营人工成本。因此,制造费用本身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以个人劳动量和劳动时间进行制造费用的核算是有很大误差的,也是很不合理的。

三、改善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控制

(一)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意识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行动。树立成本管理意识、提高战略管理企业成本效率,公司应该融入西方企业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活动进行成本的规划和科学管理,制定长远的成本管理计划。时代在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改变,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是每个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的必要途径。技术和管理科学的进步能够推动企业各个环节的战略管理,并把不合格的不完善自身的企业淘汰掉。因此,公司要立足于公司发展的战略,把成本管理与企业长期的发展策略有机结合。

企业的价值观会影响员工的价值观,员工的价值观也体现着企业的文化。因此公司不仅是管理层要有科学管理成本的意识,也要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给员工传递这样的意识。

(二)针对性进行成本管理

确立市场竞争目标,分析竞争对手,选择合适的竞争策略,选择有针对性的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要义。企业应该在成本管理方面着重选择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利的方面,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在产业技术上不断追求新突破、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研发适合市场的产品等等,力求为客户提供性能好、符合商品价值的产品。在科学研发、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力资源科学利用、合理进行市场营销等环节都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成本管理,调节竞争策略,不可因小失大。改革的阵痛是难免的,先挑最重要的方面入手,把最根本的问题解决,就可以控制整个企业的成本管理。

(三)科学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

1、建立企业成本责任管理制度

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细化他们在成本管理的职能。公司应该构架有一定层级的组织部门,把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细分到具体的负责部门上,具体成本的核算、监督职能的部门要分开。分工明晰、责任明确是很重要的,每一项工作的实施都细分到每个负责人头上,这样能够避免员工的不作为、不负责。同时,合理地配置工作量、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也与成本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

2、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

在制定有效的企业成本责任管理制度以后,公司应该严格执行这项制度,不能流于形式,流于表面。例如,生产车间的成本核算要根据市场变化、生产工艺进步等等进行调节,减少成本差异,并参照现有的成熟制度严格控制生产步骤和生产质量。若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有不合理的要及时修改,碰上不配合的违反规定的,根据奖惩措施规定严格执行,消除管理上的问题。

四、结束语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注重成本管理并积极改善其成本管理模式的进步是符合社会发展大势的势在必然的,必须要朝着时代发展的大方向不断改善,以全面化、精细化发展制造业,走出发展瓶颈。本文从制造业成本管理的存在问题出发,意图分析制造业成本管理的发展困境并找到合理高效的解决办法,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创新,不断促进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1]胡悦.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现状及对策初探[J].新经济,2014, 17:74

[2]黄薇.关于D生产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3]赵丽.目标成本法下中小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

[4]张庆.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探讨[D].南京农业大学,2014

[5]刘永红.中小制造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探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成本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