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预算法的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2017-03-28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菲菲

财经界(学术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预算法预算编制财务人员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高菲菲

浅析新预算法的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高菲菲

被称为“经济宪法”的新预算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面对新的形势,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预算管理中的问题、新预算法实施对高校的影响及意义,希望能够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效率,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新预算法 高校 财务管理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与保障,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第一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新预算法的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预算管理显现的一些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科学,信息透明度低

目前,预算编制人员一般为财务科室人员,受到自身业务范围局限难免会出现预算编制不太科学,与高校整体规划目标有偏差等问题。根据预算的审批流程,校长办公会与教代会见到的大多只是预算的指导原则、分配框架,并无真正审核具体预算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基数+增长的预算分配方式,将经费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学院,经费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无人去论证。

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尚需提高,大多未对社会主动公开财务信息。一些高校存在预算支出进度缓慢、年末突击花钱、学术腐败等不良现象。即使是高校内部教职员工也并不太了解高校的财务状况,如经费分配绩效分配等。

(二)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预算分配未考虑长期规划

高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需要和二级学院详细沟通协作,但是很多高校难以做好这一点。大多数只注重控制预算总额,管理粗放,编制预算缺乏精细化,缺乏连续性,实质上并未考虑跨年度预算的要求。一些专项资金预算只以当年的资金需要确定,缺乏对整个项目的长期规划。有些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后后续资金保证不上;有些项目快要结题验收时发现经费使用不完,造成资源浪费。

(三)预算执行管理缺位,预算监控形同虚设

有些高校内控意识薄弱,即使有内部审计机构,单位的管理层也没有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使得内审机构风险防范不到位,设计流程不完善。这是预算编制无法真正达到绩效目标的原因之一。大部分高校很重视财务服务能力的提升,重视报销,使用较为先进的预约报销系统等技术手段,但对于预算管理却不舍得投入,造成预算管理缺位。大多数高校认为预算最重要的工作是向财政要拨款,当预算批复后,财务的工作重点就由预算转为核算,由管理转为服务。因此,往往疏于对预算的管理。

(四)不重视预算分析,预算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大多数高校往往只有一两个专职预算编制人员,缺乏足够的能力与精力对整个预算过程执行情况进行追踪分析,对预算调整的尺度把握也不尽合理。校内的项目论证与评审大多流于形式,项目绩效目标往往最后以结题论文的篇数作为效益核算指标。预算经费的安排是否合理,投人与产出的使用效益等很少被人关注。高校作为非营利性质的事业单位,虽然不讲求营利,但需要考虑绩效和效益。

三、新预算法实施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及意义

(一)促进高校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

新预算法规定,“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这一点解决了部分高校只重视支出管理不重视收入管理的问题。高校预算收入包括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科研经费、校企收入等多种类别。同时新预算法还要求实行跨年度平衡预算。这些新规定都要求高校需要提高财务部和各部门、各学院的统筹性,建立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二)促进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更加精细、科学、严谨

新预算法对部门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对比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更加细化、科学、严谨,具体包括:细化会计核算,做到预、决算口径一致;实行收付实现制同时引入权责发生制;规范核算专项资金;加强授权审批控制、支出审核控制;完善收支报告、分析制度,对超标支出,预算完成进度迟缓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发现及时分析。现行预算体制下,高校预算上报给主管部门的是一套,用于校内管理的又是一套;每年10月上报预算,11月才编制校内预算,具体执行中也是两张皮。新法下的预算编制,要求各高校全部门编制校内预算,再参照财政要求进行编制上报,以便统一预算体系。

(三)促进高校财务公开透明

新预算法规定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批复后二十日内向社会公开,并对部门预算、决算中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做出说明,同时公开政府采购情况。高校各项收支的公开,特别是“三公经费”,为高校财务监管提供了有效途径。提高高校债务透明度,确保负债比率可控,不仅对债权人有利,而且能确保高校长期稳定地发展。

(四)促进财务人员加强学习

新法等法规政策的出台给财务人员带来了挑战。对财务人员应加强培训,提高其管理意识和专业技能,顺应改革步伐。财务人员应该增强政治敏感性,树立勤俭办学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做好绩效管理分析。财务人员要与项目负责人加强沟通,合理编制年度预算,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结算、合同管理等要求执行预算,按照程序及时调整预算,避免无意识违规。要求项目负责人按时间进度执行预算并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年中无进度,年末集中报账”问题。

(五)引入科学的绩效预算管理体系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对预算的实时监控和评价,在项目完成时引入带有高校特色的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经费的使用效益和各二级学院年度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价与考核,作为下一年度的预算分配的参照结果。

[1]周昕.初探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的影响[J].当代会计,2015(08)

[2]祝江燕.浅析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5(25)

猜你喜欢

预算法预算编制财务人员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新《预算法》执行中的利弊分析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