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教科文

2017-03-28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联合国技能教育

国际教科文

▲9月21日是国际和平日,教科文组织《组织法》序言宣告:“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今年和平日的主题是:共创和平:让人人享有尊重、安全和尊严。

▲9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鼓浪屿向厦门市长颁发了世界遗产证书。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是文化融合,对话和多样性的杰出见证。

▲目前约有2.64 亿儿童和青少年被挡在学校大门之外。此外,多项国际调查显示,在世界各地包括发达国家的成年和青年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没有充分掌握必要的基本数字技能,无法在当今社会和工作场所充分发挥作用。数字技术在改善生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没有识字等驾驭新技术所需的基本技能的人边缘化。

▲1970年通过的《关于采取措施禁止并防止文化财产非法进出口和所有权非法转让公约》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规定:要求缔约国在国家一级采取预防措施(进行适当立法、制定清单、展开宣传活动、进行人员培训等);各国应采取措施扣押并归还非法进口的文化财产;在国际合作层面上打击非法贩运。

▲在全世界,如今有 7.5 亿成年人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识字技能。信息通信技术为应对这一挑战创造了机会。数字化工具可以帮助扩大学习机会,提高学习质量。它们有能力实现全覆盖,改善对扫盲进展的监测,便利于技能评估,并使技能培养系统的管理和治理更加高效。

▲古老神秘的维京文化是很多历史迷影迷的情结。在各地举办的遗产日活动上,人们可以参观维京人帐篷,体验他们的生活。维京人是斯堪的那维亚人的一支,他们是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侵扰并殖民欧洲沿海和不列颠群岛的探险家,武士,商人和海盗。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期”。

▲1954年《关于在武装冲突的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及其《议定书》通过16年之后,国际社会通过了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以扩大对文化财产的保护,遏制跨国非法贩卖文化财产活动增多势头。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遗产日的一大部分。克罗地亚将举办第21届国际蕾丝文化节。蕾丝风格的织品起源很古老,但真正的蕾丝花边直到15世纪末才真正出现,起初被用于装饰教会祭坛,因此成为修道院中的手工艺而开始发展,之后传入民间。传入法国后,在洛可可风格的影响下,蕾丝工艺在技术和样式方面都进入全盛期,随后传播到世界。

▲欧洲文化遗产日是欧洲委员会和欧盟委员会的一项联合行动,箴言是欧洲:共同的遗产。该年度计划给民众提供了可以参观一些平时并不对公众开放的建筑、国家古迹的机会,旨在增加国家古迹在建筑和环境方面的可接近性和保护性。

▲“多样的声音,同样的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的创办者及首任主编桑迪·克夫勒在 1988 年曾表示:“在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出版的所有期刊中,就读者数量和受众广度而言,《信使》一直是稳居榜首的。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依然存在性别不平等现象,这一事实困扰着Marcela Uliana da Silva。作为努力解决南美洲所面临的某些最棘手的生物多样性问题的动物基因组专家,她致力于与尽可能广泛的受众分享其工作,以鼓励少女投身科学领域。“对于科学界妇女而言,重要的是展示自己的工作,并与人交流,特别是与小女孩交流,以便挑战陈旧观念。”

▲非法贩运文物破坏了文明和身份认同的标志。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国,非法贩卖文物成为恐怖分子的经济来源,极大地威胁了和平与安全。

▲怎样才能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共享数字化学习内容?获取受版权保护的教育资源开放版权许可的最普遍途径是对资源添加“创新共享许可”(CC) (link is external)。这些许可都是标准化的、免费使用的开放版权许可。

▲大规模难民流离失所严重破坏了成千上万儿童的早期识字能力。教育专家海伦·阿巴兹强烈主张给儿童打早期文盲“疫苗”,而且必须在儿童年满18岁之前。海伦·阿巴兹的工作为低年级阶段掌握阅读成为国际社会重要优先项目做出了贡献。

▲“和平尚必须奠基于人类理性与道德上之团结。” 当今世界正面临许多挑战:新的分裂势力已经出现,并传播仇恨和不宽容的信息;恐怖主义助长暴力,而暴力极端主义试

图毒害弱势群体和青年人的思想;在最贫困和最不发达的地方,与气候有关的自然灾害令现有的脆弱性雪上加霜,被迫流离失所的队伍不断扩大,暴力风险日益加剧。

(以上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

▲世界银行刚刚发表的《2018年世界发展报告:学习以实现教育的承诺》指出,中、低收入国家有亿万青少年学生面临在成年后丧失机会和低工资的前景,原因是中小学未能给予他们获得人生成功的教育。报告称,如果学不到知识,教育就无法实现消除极端贫困并为人人创造共同机会与繁荣的承诺。数百万儿童在入学数年后仍不会读写或基本的算术,这一学习危机正在扩大而不是缩小社会差距,这不仅是浪费发展机遇,也是对全世界儿童和青少年的巨大不公。如今有7.5 亿成年人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识字技能。信息通信技术为应对这一挑战创造了机会。数字化工具可以帮助扩大学习机会,提高学习质量。它们有能力实现全覆盖,改善对扫盲进展的监测,便利于技能评估,并使技能培养系统的管理和治理更加高效。

▲联合国纽约总部9月20日举行了“投资未来:为了所有人的教育”(Financing the Future: Education for All)高级别活动,旨在加强全球融资、弥补教育差距提供强有力的呼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联合国全球教育特使、英国前首相布朗(Gordon Brown),联合国和平使者马拉拉等各界人士出席了活动并发表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区域的学龄人口增长速度目前位居全球首位;面对与日俱增的巨大教育需求,当地人力资源有限的问题日益突出。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承诺,“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如期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各国增加合格教师的师资来源并提高教师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发挥教育变革推动者的作用。然而,全球师资短缺形势目前非常紧迫。据联合国统计,为了到2030年前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具体目标,需要增加2440万名教师。同时,要确保所有男女童完成免费、公平和优质的中学教育,并取得相关和有效的学习成果,需要增加4440万名中学教师。

(以上来源于联合国官方微博)

猜你喜欢

联合国技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劳动技能up up!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联合国提议2015年召开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