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策略

2017-03-28刁兆山

传播力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价值观核心

文/刁兆山

新媒体时代,随着传播方式、传播理念、传播内容等方面的不断革新,传播和应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舆论引导,创新传播方式,传统的媒体传播已经无法适用于新时期的理念和内涵,譬如固守主流媒体地位自居,照本宣科,不注重方式方法,在传播过程中无法满足群众互动的需求和期待,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不良舆论信息频发,网民的心理诉求、接受心态、舆论话题往往纷繁多变,更需要媒体行业必须主动出击,抢占舆论高低,设置议程,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方法更加贴近生活化、贴近群众化进行传播。

那么,新闻媒体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培育和弘扬共同的价值观,达成社会共识呢?

一、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网站、设立媒体“APP”,开设微博、博客等形式,积极融入新媒体阵营,力争扩大关注群体,成为引领社会舆论的主力军,积极利用传统媒体新闻信息的权威性、公正性树立党在社群中的主导地位和形象。采编人员要革新传播思路,在媒体部门的宣传平台的设计方面,搭建媒体与网民的交流论坛,及时让群众发声,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及时关注所辖部门的民生民意,倾听基层声音,了解实际情况,同时也借助平台不断展现媒体部门的职能战果,向群众提供更加有参考性的信息。借助新媒体平台,宣传媒体机关的职能作用、创新做法、工作成果,为广大群众更好的了解媒体工作,学习媒体精神,

二、组织策划一系列群众参与性强的活动

新闻媒体要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阶段性工作,适时组织策划一系列群众参与性强的活动,如:“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推荐评选表彰活动,“寻找最美少年”“微电影展播”“我要上春晚”活动等,通过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推荐、投票、评论,在互动中润物无声地渗透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三、经常组织微信直播活动

传统广播、电视、报纸的新闻报道缺乏现场感、与群众的粘合度明显下降,如今倍受广大青年人群喜爱的微信直播迅速蹿红。因此,新闻媒体要顺应新媒体的特性,把会议报道、活动报道等现场感强、群众参与性强、关注度高的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在满足广大网民的参与意识的同时,履行媒体的责任担当,从而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优化新闻信息采编流程

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生产流程是自上而下、填鸭式的宣传方式居多,新媒体环境则是一个自下而上、互动参与、自由讨论的空间。鉴于这样的新情况,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转变观念,积极融入新媒体空间,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根据宣传工作时度效,适时安排新闻的采访核实,扩大宣传效果,与广大网民形成积极互动的格局,从而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果。另外,要少用大而空的概念,多用日常生活话语,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打动人民群众的心扉,引起人们的共鸣。百姓的日常生活,如养儿育女的操劳、油盐酱醋的安排,看似不起眼,实则隐藏着文化的源泉,具有价值观的真正内涵。

五、树立人人是媒体形象的意识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转变观念,不能把新媒体空间当做个人空间,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要积极介入新媒体,有意识地、主动地设置一些讨论议题,如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的进步等,提振民族自信心。要利用自媒体宣传身边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通过点滴小事件折射人性的光芒。媒体从业人员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一名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1]周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潘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机制论[D].苏州大学,2011年.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