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汇复现的语篇功能及对英汉语篇等值翻译的效应研究

2017-03-28刘怡春尚亚莉

昌吉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等值连贯语篇

刘怡春 尚亚莉

(1.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2.宁夏医科大学外国语教学部 宁夏 银川 750004)

词汇复现的语篇功能及对英汉语篇等值翻译的效应研究

刘怡春1尚亚莉2

(1.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2.宁夏医科大学外国语教学部 宁夏 银川 750004)

作为一种词汇衔接方式,词汇复现表示出词汇在语篇中的语义逻辑关系,有助于语篇的连贯发展。文章运用功能语言学的衔接理论探讨了各种词汇复现手段的语篇功能,对比分析了词汇复现在英汉语篇中的异同;应用翻译学的等值理论,分析了词汇复现对于实现英汉语篇的等值翻译的效应。

词汇复现;语篇功能;等值翻译;效应

引言

词汇是语篇建构的基本要素,也是传统意义上翻译的一个基本单位,如果隔断语篇中词汇项之间的语义联系,语篇的连贯性和语篇翻译的等值性将会弱化。在语篇语义联系中,衔接是研究语篇完整性、意义性的重要手段。尽管衔接只是一个语义概念,但却不要忽视它在整个语篇中关键的意义联系。显而易见词汇衔接是指语篇中有重复词汇、同义词汇同时出现,包括出现有语义联系的词汇,词汇的相对集中最终保证语篇主题和语义保持统一。[1]作为语篇建构的一种重要机制,词汇衔接对于语篇组织、语篇连贯的合理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功能语言学认为词汇衔接包括两个部分复现(reiteration)和同现(colloca⁃tion),其中,复现又包括重复(repetition)、同义(syn⁃onym)和反义(antonym)、下义(hyponym)和概括词(general word)。[2]词汇不仅是语篇构建过程的重要要素,同时也是语际翻译过程的关键内容。那么英语语篇中词汇衔接的应用特征是什么?英语语篇中的词汇衔接在语篇的翻译中会产生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理清将对语篇的理解、翻译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词汇复现之语篇功能

(一)重复

作为一种重要的衔接手段,词汇重复不仅指语篇中同一词的重复使用,而且指同一词项在语篇中的多重形式。语篇中重复衔接的正确使用可以在语篇中发挥语义衔接作用,通过同一词项及其不同形态的不断使用,给读者深刻的印象,从而进一步深化了语篇主题。例如:

例1:Forests are one of the main elements of our natural heritage.The decline of Europe’s forests over the last decade and a half has led to an increas⁃ing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erious im⁃balances which threaten them.European countri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ncerned by major threats to European forests,threats which know no frontiers other than those of geography or climate:air pollution,soil deterioration,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forest fires and sometimes even the misman⁃agement of our woodland and forest heritage.

在这个语篇中,名词forest出现了五次,名词heritage出现了两次,同时,与名词Europe同形的形容词European也出现了两次,与动词threaten同形的名词threat也出现了两次,与副词increas⁃ingly同形的形容词increasing也出现了两次,这种重现进一步加强了语篇的意境和主题,表达更加流畅,语篇语义更加紧凑。

(二)同义词和反义词

众所周知,只要在语篇结构上各词之间存在某种相联系的关系,如有相同的意义,相近的含义或者相反的语义关系等,我们就把这种语义关系概括为同义词和反义词关系。有别于重复,这些词汇构成了语篇中的补充、相对和互补关系,反映了语篇语义表达的差异性和矛盾性,它们的有效使用,可以简化理解的深度,直截了当地明确主题,通过对比实现对语篇主题的理解和阐释。例如:

例2:Our sense of fairness is the expectation of equity——the assumption that all things are equal and that justice will always prevail.

在这个语篇中,近义名词fairness和equity的应用,突出语言的表达,体现语篇的整体性和一体性,在一个完整的语义里客观表现,可以规避因重复词汇带了的累赘,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例3:The wins and losses that once seemed so important will fade away.

在这个语篇中,通过使用一对语义对立的反义名词wins和losses,生动鲜明地表现了语篇主题,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了时代的变化。

(三)上下义词

由于环境或者个体的不同,在有些语篇里,经常会将某些词项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导致了某些词汇在其意义、特指、分类等方面词意的表达更加宽泛。如cold,arthritis,high blood pres⁃sure,stroke,cancer等都属于disease语义范围内,从语义角度,我们说这些词就是disease的下义词,disease就是这些词的上义词。语篇中上义词和下义词交互使用可以有效避免重复,有利于构建语篇语义网络关系,使之形成一个纷繁复杂的语篇语义系统,有助于实现语篇深层结构的连贯;此外,这些词的使用还能够使增强语义、使语篇形式多样、结构有序、语言表达充分。例如:

例4:Other diseases of old age—dementia,stroke,arteriosclerosis and emphysema are also trou⁃bling fewer and fewer people.

在这个语篇中,diseases与dementia,stroke,arteriosclerosis and emphysema形成了有序的上下词义网络系统,整个语义层次错落有致。语义表达逻辑性强,增强了语篇语义的连贯性,达到了灵活性和完整性的有机统一。

(四)同现

同现也称搭配,相关学者如哈桑等认为,同现在语义体现和翻译中常常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衔接手段来使用。“搭配”是指语篇中短语或句子中词与词的组合关系,同时涵盖上下句或上下段落间词组的同现,这些词组间同时存在形式不同的共现模式和语义关系。[3]例如:

例5:IQ helps bridge the gap and resolve the tremendous uncertainty about how much of what we’re seeing is natural capriciousness and how much is the consequence of human activity.

在这个语篇中,bridge the gap,resolve the tre⁃mendous uncertainty等词汇经过同现的方式构成了两组“搭配”,这些“搭配”使得语义的联系更加紧凑,语义之间的结构更加缜密,语篇语义连贯更加自如,形成了鲜明、有序的语义组合。

二、词汇复现与英汉语篇等值翻译

词汇复现在语篇构建过程中,作为一种有机的联系语句与语义的重要方式,是目前各专家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词汇复现在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发挥了润滑油的作用,也是英汉互译中需要细心观察和注意的。在翻译理论中,“对等”是近些年来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雅克布森、奈达、卡特福德等西方翻译理论家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翻译的对等概念。语篇的等值翻译涉及各式各样的语言和文化因素,因而语篇的等值翻译只能是相对的。卡特福德根据弗斯和韩礼德的语言学模式,提出了语篇对等的概念。他认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源语)的语篇材料去替代另外一种语言(目的语)的语篇材料。[4]由于汉语词汇和英语词汇在复现方面的极大相似性,这就使得英汉语篇等值翻译成为可能。例如:

例6a:A good leader,an effective leader,is one who has respect.Respect is something you have to have in order to get.A leader who has respect for other people at all levels of an organization,for the work they do,and for their abilities,aspirations and needs,will find that respect is returned.And all con⁃cerned will be motivated to work together.

例6b:好的领导者,卓有成效的领导者,善于对人关怀尊重。要得人尊重必须尊重别人。领导者对本组织各级人员都表示尊重,对他们的工作、能力、愿望与要求表示关怀,他就会发现人家也尊重他关怀他。这样,所有有关人员就都会激励起来共同努力。

在这个语篇中,源语语篇中出现了同词复现“leader,respect,work”分别出现了三遍、四遍和两遍,为了保持语篇语义的一致性和语篇的连贯,目的语语篇也大体使用同词复现“领导者、尊重”,不同的是,源语语篇中的“work”,在目的语语篇中根据具体语境分别译为“工作”和“努力”,从而保证了语篇语义场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实现了语篇的等效翻译。又如:

例7a:Leaders provide answers as well as direc⁃tion,offer strength as well as dedication,and speak from experience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s they face and the people they work with.

例7b:领导者不仅给予方向性指导,也对问题和要求给予具体回答,不仅示以献身精神而且给予力量。他们说话既根据经验,也根据对问题的认识和对同事的了解。

在这个语篇中,源语语篇使用了四组搭配provide answers as well as direction,offer strength as well as dedication,speak from experience as well as understanding,work with.体现了英语语篇语义的简洁性、词汇运用的灵活性,从而使整个语篇语义紧凑,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在目的语语篇中,译者巧妙地保留了源语语篇的搭配,既突出了源语语篇说理的逻辑性,也较为全面真实地再现了源语语篇的风格。

再如:

例8a:光明藏在黑暗的下面。诗人是光明的嗜好者,也是黑暗的嗜好者。诗人对于一切,不取躲避的态度。诗的自身便是最高的勇敢。诗人读别人的作品,只是要从别人中看见自己,不含有下级的研究的意味,研究的懒惰者偷窃的勾当。

例8b:Light hides underneath the dark.The po⁃et has preference for the dark as well as for light.The poet dodges nothing in the world.Poetry itself is the highest form of heroism.The poet reads others’works,in order to see himself in better light.It is not that he is in any sense an inferior researcher or a shameful plagiarist.

在这个语篇中,源语语篇使用了两组语义鲜明的反义词和同词重现,此外,反义词同时又是同词重现,体现了语篇语义的逻辑性和诙谐趣味性,使语篇语义连贯、流畅自如,很有韵味,读者对此充满了好奇感和新鲜感。为达到语义的目的,译者通过关联语义的反义词和同词重现等词汇衔接方式,同时又省去了一个同词重现,这主要是因为汉语中经常使用同词复现来强调语篇中各成分间的语篇和语义之间的某种联系[5];而在英语语言的表达中,在不影响语篇表达语义之间的关联时,建议不要有太多的修辞,过多的修辞有时候会给语义的表达带来画蛇添足的感觉,简单明了表达语言,有效实现语篇中各种关联,这样才是较为完整地再现了源语语篇的风格,实现了语篇的等值翻译。

综上所述,词汇复现作为语篇衔接和连贯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英语和汉语语篇中都起着重要的语篇连贯作用。[6]通过以上语篇个案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英汉语篇中词汇复现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这就使译者在英汉语篇翻译实践中,进行基于语篇词汇复现的语际转换和实现语篇的连贯以及语篇的等值翻译成为可能。

结语

在英汉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在正确理解源语语篇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篇在衔接方式上的不同,遵循目的语的语篇衔接规范,源语语篇的衔接关系异曲同工地复制出来。[7]总的来说,等值翻译对于译者来说,不仅要考虑词汇复现模式的可用性,还要考虑其差异性,只有熟练掌握了英汉之后的可互换性和固化性,才可以真正实现目的语和源语衔接和对等,以实现由源语到目的语的等值互换。

[1]Halliday M A 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112.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278.

[3]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88.

[4]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20.

[5]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6]徐翰林,编译.最富哲理的美文[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7]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59.

H059

A

1671-6469(2017)-06-0053-04

2017-06-02

刘怡春(1979-),男,回族,陕西西安人,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英语教育、英语翻译。

尚亚莉(1971-),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宁夏医科大学外国语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等值连贯语篇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异步电动机等值负载研究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电网单点等值下等效谐波参数计算
基于戴维南等值模型的静稳极限在线监视
汉语国俗语义在维吾尔语中的等值再现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主述位理论对英语写作连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