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就是我的家倾情照亮学生娃
——记江津区清溪沟小学好教师罗祥梅

2017-03-28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清溪江津学校

校园就是我的家倾情照亮学生娃
——记江津区清溪沟小学好教师罗祥梅

在江津南部山区的清溪沟学校,有这样一位教师,她没有可歌可泣的壮举,却用大爱做小事、用真心换真情。她就是江津区“十做十不做”好教师罗祥梅。从教14年,她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一直保持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的真心,用真诚和爱心浇灌着每一颗幼苗茁壮成长。

起早贪黑为孩子,是老师更是妈妈

2003年9月,大学本科毕业的罗祥梅,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来到了江津南部山区的清溪沟小学。这所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居多,而罗老师任教的四年级更是有90%以上的学生寄宿在校,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学校里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是罗祥梅首先想到的问题。

十多年来,罗祥梅一直担任班主任,除了给学生们上课,每天早晚还得负责照顾孩子们的起居生活。学生生病了,得联系家长,及时送诊;孩子们该洗头了,她带着大家一起洗头;还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洗衣服、叠被子、整理寝室内务等,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罗妈妈”。

有一次,罗祥梅正在值夜班,班里的学生周俊杰半夜肚子疼得厉害。罗老师顾不上天黑立即带着周俊杰到一公里外的诊所就医,医生诊断是肠炎,得立即输液。可家长却因路途遥远一时也赶不过来,只得委托罗老师代为照顾。整整一晚上,罗老师就守候在周俊杰的病床前,一刻也不敢闭眼,直到第二天天亮家长赶到,罗祥梅赶紧收拾了一下回到班里上课。

山区的留守儿童多,老师不仅要教孩子们知识,还要像父母一样照顾他们的生活,罗祥梅把这两个角色扮演得淋漓尽致,深得学生们的爱戴,也受到家长的欢迎和同事的赞誉。

认真学习勤钻研,无私奉献结硕果

“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几年来,罗祥梅先后多次参加江津区教师培训,聆听专家报告,探索教学新模式。每一节课,她在上课前都充分备课,保证40分钟上课质量,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懂、学会。由于清溪沟学校地处南部山区,孩子们的见识十分有限,为此,罗祥梅经常自制出多种教学用具来丰富课堂教学。在教孩子们认识动物时,几乎没有孩子去过动物园,怎么办?罗祥梅便自制动物图谱,在课堂上边讲解边给孩子们展示,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在罗祥梅的办公室,还摆着自制的拼音教学卡片、生词教学卡等。课后,她坚持反思教学过程,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来充实、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校的每一次培训罗祥梅都不会错过,虚心学习,同时还争取去其他地方进行培训。每一次的培训,她都很珍惜,并在交流会上积极发言探讨教学经验。正是由于她的不断努力,她所主研的多个江津区级科研课题已结题,撰写的经验论文在江津区多次获得一、二等奖,指导的学生也多次获得演讲、征文等各类比赛奖项。

多重角色集一身,任劳任怨保后勤

每逢清溪沟赶场,天微亮,很多老师都还在睡梦中时,罗老师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她负责着全校师生的柴米油盐,首先她要步行到一公里外的清溪沟农贸市场,采购新鲜蔬菜,时不时地和菜农们讨价还价,认真的把每一笔支出都记录清楚,直到把她带去的几个菜筐子都装满了,她才微微的松了口气。等她把采购的蔬菜送回学校食堂时,其他老师早已吃过早餐,饭菜也凉了,她只得匆匆吃点早饭,因为学生们还等着她上早读课。

“这些年,罗老师一直是我们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主力。从开学初的办公用品采购,到学生课本的领取、分发、教学设备维修等等,都是她想在前,做在前。”清溪沟小学校长廖玉龙告诉记者,“学校的公开课、期末考试以及各种教学教研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她的功劳,老师们都开玩笑的称她为‘罗干事’”。

日复一日的坚守,罗祥梅为清溪沟的孩子播下知识的种子。一路走来,她也委屈过,但她始终没有抱怨,在忙碌中进取,在困难中坚强,始终践行为人之道,从师之道,把校园当成家园,坚守着三尺讲台辛勤耕耘、爱生如子、默默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山区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猜你喜欢

清溪江津学校
江津区科协全新打造《科普江津》栏目
一山一水皆诗情——重庆市江津区蔡家真开展诗教工作纪实
《清溪雅集》
清溪河
碧玉清溪织彩绸
三峡库区县域土地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内文第 52 ~ 58 页)图版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学校推介
清溪少女绣楼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