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岸英代父省亲慰乡愁

2017-03-28梁贤之

党史纵览 2017年4期
关键词:毛岸英韶山乡亲们

梁贤之

1950年5月上旬,毛泽东收到在家乡的堂兄毛泽连寄来的一封信,阅后心里焦虑不安,牵动了乡愁。原来,毛泽连在信上说,这年春天,湘潭县遭遇到严重干旱,韶山冲里不少农田开裂,没有水灌田,春耕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许多农民家里没有粮食吃,蔬菜也不多,日子难熬。

毛泽东夜不能寐,迫切地希望了解家乡的实际情况。他决定先让儿子毛岸英代父省亲,回韶山了解实际情况并看望乡亲,于是促成了毛岸英的韶山之行。

毛岸英动身之前,毛泽东对儿子省亲有诸多要求:先要跟他学习几天韶山土语。不然一口普通话老百姓听不懂。那时湘潭去韶山冲没有公路,只有骑马,毛泽东吩咐毛岸英在离家30里路的银田寺就得下马走路回去,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故乡的爱恋和对乡亲们的敬重。还有,到韶山下车伊始,不能在群众面前指手画脚,必须向群众学习,甘当小学生,要与他们同吃同住,不能有任何特殊等等。

毛岸英谨遵父命,在银田寺下了马。当地刚刚下过一场透雨,道路泥泞,他穿着草鞋步行,高卷的裤腿上沾满了层层泥花。天黑时分,毛岸英在湘潭县副县长毛特夫的陪同下到了韶山冲,闻讯赶来的乡亲们举着火把来看他,大家纷纷问道:“你爸爸怎么不回来,我们好想看看他呵!”

毛岸英一边握着乡亲们的手,一边回答:“各位阿公、阿婆、伯伯、叔叔,我爸爸工作太忙,抽不开身,他也很想念大家。我这次回来就是代表他看望父老乡亲。”

毛岸英不负父亲的重托,他在韶山参加村委会议,了解前段村党支部如何组织群众生产自救;看望烈属,走访群众,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收集到许多资料。在毛泽连的陪同下,他还看望了本族长辈以及住在杨林的另一位堂叔毛泽荣,还翻山越岭,到湘乡县唐家圫探望各位表伯、表伯母,征求他们的意見。

毛岸英在韶山虽然时间很短,但圆满完成了父亲交给他的各项任务,这也使毛泽东得到了不少安慰,排遣了堆积在心中的乡愁。

猜你喜欢

毛岸英韶山乡亲们
《猎人海力布》五问
毛泽东何时题写了“韶山学校”
民眾赴韶山紀念毛澤東誕辰125周年
访韶山
理发
理发
老张回家记
毛岸英修改《国际歌》
赤子情怀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的34天